站内搜索
马未都:在这些虔诚者面前我们显得委琐而渺小
https://www.tfoyin.com/show/33748.html马未都:在这些虔诚者面前我们显得委琐而渺小 马未都:在这些虔诚者面前我们显得委琐而渺小西藏之行隐约渴望能遇见磕长头的虔诚者,这对常人来说是个不可思议的行为。第三天路上,当汽车拐过一道山梁时,众人惊呼:磕长头的!在晨霭湿润的空气中,远处两位宗教虔诚者,一前..
吴汝钧: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
https://www.tfoyin.com/show/33715.html一、大乘佛教的兴起大乘佛教是印度佛教内部的一个重要的宗教运动,对佛教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它在印度的兴起的历史,并不明朗。现代学者多以为它的兴起,大抵是在纪元前一世纪至纪元后一世纪。若追寻其渊源,则可更推前至佛灭后一世纪。在那个时期,佛教分裂为十八个或更多个学..
缅甸佛教文化走进美国 芝加哥将修建一座“仰光大金塔”
https://www.tfoyin.com/show/33710.html迪德古海外宗教组织消息,12月内将在美国芝加哥迪德古德玛维哈惹寺庙供奉建设一座外形与仰光大金塔相似的小佛塔。仰光大金塔据了解,外形与仰光大金塔相似的小佛塔是在缅甸建造的,今年已提前运往美国。主塔和周围的部分小塔以及塔伞将由高僧大师前往美国时一起运..
魏道儒: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
https://www.tfoyin.com/show/33706.html内容提要 :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是长期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贡献,佛教才能从一个地方宗教发展成为亚洲宗教,进而发展成为世界宗教;当代世界佛教才能具有这样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貌;我们今天才能对佛教历史文化具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加强研究中..
曹越:五蕴与空性的关系
https://www.tfoyin.com/show/33699.html问:什么是五蕴?五蕴与空性是什么关系?答:无论从宗教、哲学,还是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世界无非由物质与精神两种元素构成。一切物质现象,佛家称之为色法;一切精神现象,佛家概括为心法。众生为物质现象所迷,称为色蕴:为精神现象所迷,则细分为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合称五蕴。蕴是积聚的..
净土法门法语:佛家是讲和平,永远没有对立
https://www.tfoyin.com/show/33674.html1 佛家是讲和平的,佛法跟国土、跟族群、跟宗教、跟一切众生,永远是和睦而没有对立的。在这个世间,我们希望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不要搞对立,不要搞竞争,为什么?因为竞争到最后一定是战争,战争一定走向毁灭。2 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放弃..
净土法门法语:如何引导基督教的朋友、亲人来学佛?
https://www.tfoyin.com/show/33659.html你有度基督教徒的这个心,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完全好。与所有宗教往来,不要有想把他变成佛教徒这样的心,因为争信徒就不能和睦相处,就免不了战争。我们如何与基督教徒相处?我们对他尊重、敬爱、信赖、帮助,希望他是真正的基督教徒,希望他将来真正升到天国,亲近..
王季同:佛法省要
https://www.tfoyin.com/show/33631.html序阅诸家圣贤立言不下百家,有如日星之弥天,其主旨无非利生。然流行之有通塞,盛化之有广狭,全在义之浅深,益之大小,又有如湖海阔窄之不同耳。顷季同王居士发菩提心,述佛法省要,标名为唯一真理宗教,世界和平保障。意盖谓于今疮痍满目,皆因众生不识真理,迷妄为真,酿成恶业。今欲免脱劫难,非洞..
徐文明:简论佛教的灵魂观
https://www.tfoyin.com/show/33564.html灵魂说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一种原始信仰,亦是后来各种宗教的核心观念,虽然它一直受到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质疑和批判,至今依然十分活跃,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佛教也对灵魂有自己独特而有趣的解释,由于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所面临的环境和对手不同,在灵魂说上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体现..
南怀瑾: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
https://www.tfoyin.com/show/33499.html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中国佛教发展史略第一节 释迦牟尼的家世一、薄王业而不为的大丈夫前述一个宗教的成长,必然有它的义化背景,但开创这个宗教的教主,以他个人的历史,与所建立的宗教,关系更为密切。所以研究一个宗教之先,必须要了解教主的生平,这足不可忽略的事。无论哪个宗教,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