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魏德东:请将宗教文物交回到宗教场所手中
https://www.tfoyin.com/show/33967.html1987年,在中国陕西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美轮美奂的琉璃器,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我在欣赏这些域外文物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就是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
吕有祥:树立中国佛教形象之浅见
https://www.tfoyin.com/show/33964.html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文化的繁荣,以及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在广大佛教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佛教出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诸如:在宗教场所方面,众多寺庙得以整修、复建或扩建,以庄严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也使僧人的生活和宗教活动设..
净土法门法语:名号只有四个字,为什么教你念六个字
https://www.tfoyin.com/show/33928.html「经中之持名法门,普被三根,齐收凡圣」,这个经里教给我们的方法。持名,名就是四个字,阿弥陀佛。南无不是佛的名号,南无是印度话,是尊敬的意思、归命的意思,有皈依、归命,有赞叹的意思。像国外一些宗教念阿门,伊斯兰教念阿敏,佛教南无,意思都很接近,都是属..
吕建福:佛教是觉悟之教
https://www.tfoyin.com/show/33916.html一、什么是佛教(1)说起佛教说起佛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宗教,想到的是印度传到中国的宗教。在一般人脑海里,马上会浮现起晨钟暮鼓的寺院、夕阳烟影里的宝塔、香烟缭绕的大雄宝殿、泥塑金身的佛菩萨像及信徒顶礼膜拜、烧香叩头的情景。然而,当问起佛教是怎么回事时,大多不知所以。依稀知道佛..
刘元春:信愿行:完美人生之路——重读《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
https://www.tfoyin.com/show/33901.html信愿行:完美人生之路——重读《宗要:信愿持名》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刘元春在当代着名佛学家黄念祖老居士往生十五周年之际,重读他的着作,心中无限感慨!二十多年前,聆听老人家谆谆教诲的情景,宛然眼前。当时,我在古柏繁茂、丁香花开的法源寺里求学,黄老..
刘元春:佛教社会慈善面临哪些困境?
https://www.tfoyin.com/show/33900.html佛教社会慈善面临哪些困境?刘元春社会公众对佛教社会慈善的期望值很高,这是佛教慈善的社会宗教神圣性、道德普世性决定的。因此,佛教社会慈善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评判,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目前,佛教社会慈善还面临着两大困境:首先,观念瓶颈难以突破。长期以来,人们还习惯于把“..
麻天祥:宗教的象征与无限
https://www.tfoyin.com/show/33886.html宗教的象征与无限麻天祥随着实验科学的进步,人类不仅意识到,而且也证明了,存在并非只在有限于人的认知系统,同样如实地居于人类知识之外,这就是无限——超越有限世界的世界、超越有限时间的时间。与之相应的无限观念则是宗教赖以生发的思想基础。据此而言,宗教是借助心力,超越有限,实现对无限的..
林国良:略谈宗教需要与宗教感情
https://www.tfoyin.com/show/33882.html一早年看外国文学作品时,经常看到作者说:宗教需要是人类普遍的需要,宗教感情是人类普遍的感情。当时很不理解,也很不以为然。对于我们这样在无神论氛围中长大的一代人来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有这种需要,有这种感情。然而,时至今日,在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经历和阅历后,笔者觉得,上述..
精神的东方与无韵的西方
https://www.tfoyin.com/show/33875.html精神的东方儒释道三家是中国艺术的三大精神支柱。这种影响固然可以解释为哲学对艺术的渗透,而根底却在于它们本来就是审美的人生哲学。儒、释、道三家合流都在正心的基础上,开始对心灵与精神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艺术中,便淡化了宗教的色彩;成为一种收束心性的自我修养方式,一种自然适意的..
李向平:信仰共同体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https://www.tfoyin.com/show/33866.html信仰共同体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李向平中国人讲的信仰,不完全是对宗教的信仰,还有文化的信仰,甚至还有其他的信仰,比如说道德信仰,民族信仰,政治信仰。当然,这个信仰的概念,明确的来说也是近代以后才有的。其次,是这里讲的信仰共同体,是不同于初级社会群体的信仰形式,同时也不同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