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第二十三节 五部龙藏镇普陀
https://www.tfoyin.com/show/2421.html第二十三节 五部龙藏镇普陀煮云法师著佛家最贵重、最需要的,就是三藏十二部的经典。因为佛教异于他教,佛教是学问的宗教,拥有九千余卷的《大藏经》,可以来供教徒们研究。即使是社会上,不管他是哪一界,不论他是信教不信教,可是每个人都晓得佛教的经典众多,教义崇高,其他的宗教是不能望..
佛光茶
https://www.tfoyin.com/show/2392.html佛光茶丁素梅师姐家住台中,原本没有宗教信仰,三年前的一个盛夏,她带着游览的心情来到佛光山,当她沿路参观,步出大雄宝殿时,已是汗流浃背,行至东禅楼下,正是口干舌燥的时候,一位小姐亲切地和她说:「请进来客堂,喝杯『佛光茶』吧!」一进门,茶香四溢,只见游客们惬意地喝茶聊天,角落那里坐着一个知客法..
高僧亦宜修净土
https://www.tfoyin.com/book/2391.html【原文】隋相州释玄景,宗教倶通,道风遐播。大业二年六月,将欲示寂,沐浴端坐,两目上视。忽自言曰,吾欲生兜率内院,见弥勒菩萨。云何乃作夜摩天王。众问之。曰,非尔所知也。顷之又云,天上甚忙,宾客甚多。遂坐而逝。嗟乎。师修行时,固发心见弥勒。到此不能见弥勒,而转作天王者也。自世俗观之,其..
新华严经论卷第三
https://www.tfoyin.com/fojing/2378.html新华严经论卷第三长者李通玄撰第二明依宗教别者。夫大觉出兴。称真智而自在。法身无际。等群品以同躯。任器现形应根施教。如空谷响应击成音。谷响无心亦无处所。但以随缘而能普应。如来设教亦复如是。称自根缘得自心之法。随增广而成熟之。亦无常宗而成立教。对病施药。..
索达吉堪布
https://www.tfoyin.com/weibo/2322.html平等、仁爱、包容,并不是某个宗教提倡的,而是人人都具有的潜力。可是这些若没有从小培养,就很难在人生中体现出来。所以,教育不能离开人类内在的基本价值观。
第六章 神通第一
https://www.tfoyin.com/show/2240.html第六章 神通第一在早期西方学者的眼中,许多人视佛教为基督教教条主义之外,另一个理性的选择,基本上,佛教是无宗教传统包袱的心理伦理学的实用法则。在他们的理解中,佛教的超理智面是非必要的,而在藏经与注释中,奇迹与异事是如此醒目,若不是遭到忽视,就总是被解释成是后来所添补。佛教的超自然力..
智冠
https://www.tfoyin.com/dict/2204.html(1932~)韩国僧。庆尚南道协川郡人,俗姓李。十五岁,拜海印寺金子润法师为师;二十二岁,于通度寺受具足戒。勤勉好学,进入庆南大学宗教系就读,更于东国大学研究所深造。三十九岁,任海印寺住持;四十五岁,获得东国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后,曾任东国大学正觉院住持..
丧葬仪规
https://www.tfoyin.com/dict/2149.html指对死者施以宗教性处理之仪式。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安葬遗体乃人类独有之行为,距今二、三万年之墓葬即为明证,此源于人类独具之宗教意识。如远古墓穴出土之陪葬饰品,显示当时已有灵魂及死后生活之观念。根据考古和对残存原始社会之考查及典籍考证,可推知,无论..
教主
https://www.tfoyin.com/dict/2100.html一般指创教者、主持宗教教团者。佛教系由释迦牟尼佛所创说,故释迦牟尼佛为佛教教主,普通敬称为“大恩教主”。又指教化之主,即宣说经教之主尊。后世各宗派,由于对佛身各持不同见解,故亦产生不同之佛身观,而有各种教主之说。天台宗之维摩经略疏卷一谓(大三八·五七..
第四十九节 三种方法 赎生放生
https://www.tfoyin.com/show/2098.html第四十九节 三种方法 赎生放生大悲圣者,他是充满了慈悲喜舍的愿心。其他的宗教徒也在那里煞有介事的高喊著博爱平等的口号。他们所谓博爱者,充其量也不过是「神爱世人」。其实他所爱的仅仅是六道众生之中的一道,人道而已。可是在人道之内,还有一个很大的限制和规定,那就是「信仰者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