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净慧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三)
https://www.tfoyin.com/show/35245.html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佛讲这部经不是在地球上讲的,而是在忉利天宫。地点不同就说明听经听法的对象不同,这个会上没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只有天龙八部、鬼神、天人、天王。这部经是佛为自己的母亲摩耶夫人而说。《大雄传》和《华严经..
难度
https://www.tfoyin.com/dict/35204.html度,济度、救济。即谓从迷之此岸欲至佛果彼岸,乃非常困难之事。又反覆于生死,难以脱出迷界,一如坠入深海,极难浮出,故比喻作“难度海”。准此,佛之教法则可比喻为渡海之船筏。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二六·四三下):“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六十华严经..
文超
https://www.tfoyin.com/dict/35091.html华严宗三祖法藏之弟子。生卒年及其生平均不详。其著作亦仅存“随闻要科自防遗忘集”(又称华严经义钞)、“华严关键”之部分,虽系断简,犹可自此窥得其独具之十观组织。 p1431
方便杀生
https://www.tfoyin.com/dict/35058.html指大菩萨所行利益众生之杀生。此等杀生无染浊之过失,反生无量福德,速得无上菩提。如菩萨了知某人必作无间等业,唯有杀之方能避免此恶,或知此人于舍命后必生善道;以此所为之杀生,即谓方便杀生。[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九] p1440 ..
济群法师:世界的差别,无非是心念的差别
https://www.tfoyin.com/show/35037.html世界的差别,无非是心念的差别从佛法观点来看,世间万象,种种差别,既不是由神决定,也不是由物质或精神派生,更不是偶然出现的。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华严经》有一著名偈颂,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原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无论..
曾国藩的师父做了曾国藩的儿子
https://www.tfoyin.com/show/35008.html摘自《体光老和尚开示录》 虚云和尚在云南之前,曾国藩做过云南王,曾国藩信佛,在云南拜了个师父,这师父天天看华严经,功夫用的很好,外号草鞋老公,他不穿其它鞋子,就穿草鞋。说这个皈依弟子对师父恭敬的太很了也不好,你收这么多的皈依弟子,你要没有得到佛法的实际呀,你避免不了被..
翻译四例
https://www.tfoyin.com/dict/34995.html指翻译佛经之四种原则。依翻译名义集卷六唐梵字体篇所举之四例,即:(一)翻字不翻音,如诸经中之咒语,字为汉字,音则为梵音。(二)翻音不翻字,如华严经中之“卍”字,字为梵体,音则以汉字之万字音翻之。(三)音字俱翻,如经文中之音与字二者皆以汉音、汉字翻之。(四)音..
藏尘
https://www.tfoyin.com/dict/34966.html乃显示华严经所说之佛身具有重重无尽之相而不可思议。全称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又称十莲华藏尘数、十华藏尘。即谓佛身中具有十莲华藏世界微尘数之佛大人相,仅有具普眼者能得见。天台宗则说此一现十华藏尘等相之佛,为四教中别教之教主;宋代天台宗僧四明知礼谓之为“..
佛教三部最高经典体现人生的三种极致智慧
https://www.tfoyin.com/show/34950.html三大经王说的都是改造自己这颗心好好照看你的心念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所以照看好自己的心就是良知凭良知做人行事立正念、行正道、做善事这就是人的本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佛家有言:..
薰修
https://www.tfoyin.com/dict/34942.html又作熏修。薰谓薰染,修谓修行。以德修身,如以香薰衣,故称为薰修。大乘智印经卷一(大一五·四七五中):“若诸有情亲近如来及大菩萨,熏修智慧,三业恭敬。”[观无量寿经、八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回向品”] p6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