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佛学常识:学佛只要“众善奉行”就行了吗?什么是出离心?
https://www.tfoyin.com/show/8986.html学佛只要众善奉行就够了吗?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学佛,号香山居士。他敬仰鸟窠禅师,几次想要登门求教佛法,不得其门而入。有一天终于如愿以偿,鸟窠禅师接见他。白居易一见禅师就提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何谓三藏十二部,九千卷经文的宗要,请禅师道一句? 禅..
佛学常识:念头乱、烦恼多该怎么让心安定下来?
https://www.tfoyin.com/show/8985.html信众说,碰到好多事,心定不下来,脑海念头乱,烦恼太多,压不住,各种念头总是会跳出来,也有用心改变,不去想,但是一遇到事又出现,不知道怎么办了,该如何做呢?《金刚经善现启请分》云: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
佛学常识:广行法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
https://www.tfoyin.com/show/8984.html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音译。翻译成我们中文,阿,是无的意思;耨多罗,是上的意思;三,是正的意思;藐,是等的意思;菩提,是觉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如果分开讲,无上,就是最高最上的意思;正等,就是没有邪见偏见..
佛学常识:本源法师:佛教的权实是什么意思?
https://www.tfoyin.com/show/8983.html何为权实?权是方便、权宜之意,为一时需要所设之方便;实是究竟、了义之意,指永久不变之究竟真实功德。实教乃佛菩萨自证的真实功德,为究竟根本教。权教是为度化众生而设的方便教法,当到达真实功德,则废除权教。天台宗认为佛在讲《法华经》之前,所说的声闻、缘觉、菩萨..
佛学常识:如何施食_施食的十个简易方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8982.html佛教法门八万四千,众生皆可随缘修行。但是,有些法门,有一些要求,初学者很难具备,故难以去行持。施食法门则不然,非常简便易行,下手极其容易,一切行人都可以去修。乃至旅途中,不管坐在车上、飞机上,都可以顺手随便的去念诵咒语施食。这个法门,极其简便易行,我们再来梳..
佛学入门须知:木雕佛像是在什么朝代兴起的?
https://www.tfoyin.com/show/8981.html据《礼记曲礼》所载,在商代的王室中已设六工,开始有木工一词。即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木工是兼工雕刻的。木雕佛像是随着佛教兴起和中国木雕雕刻有机结合发展起来的,木雕佛像成为古代精美的艺术品和古代文化传承。木雕到商周,已出现施漆..
佛学常识:遇到违缘障碍怎么办?修行施食法门远离障碍
https://www.tfoyin.com/show/8980.html在修行和弘法利生过程中,很容易遇到种种违缘,这将严重障碍我们的闻思修行,妨碍解脱。比如,对善知识生邪见、观善知识的过失、与金刚道友闹矛盾、疾病多发、缺乏修行资具、家人反对、工作繁忙以至于没有时间修行、家庭不和睦、工作不顺利、生意不顺利、住宅风水不..
佛学常识:佛陀示现涅槃的原因_佛为什么不住世而要入涅槃
https://www.tfoyin.com/show/8979.html其实,释尊示现涅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机尽缘灭,一是机怠示灭。就第一个原因来说,什么叫机尽缘灭呢?机是各个众生的根机,缘是指各个众生和佛的关系。众生与佛有缘的,就会遇佛得度;如果是与佛无缘的,纵使遇到佛,佛想度他也度不到。这并不是佛不愿度他..
佛学常识:修行的难关有哪些_修行的难关有九个
https://www.tfoyin.com/show/8978.html人生不易,在生活中我们总要历经很多重重难关,而佛陀曾经也向弟子们开示过修行的难关。本篇文章就为大家略述一二,看看自己能闯过几关。第一关:贫穷时也能布施第一关是说当我们处于贫穷时,是否还能生起慈悲心去布施众生?很多人出于对财富的执著,一听到布施,便以为是..
佛学常识:文殊菩萨为什么是七佛之师_文殊菩萨被称为七佛之师的原因
https://www.tfoyin.com/show/8977.html文殊菩萨为啥被称为七佛之师?我们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七佛之师、诸佛之母。称他七佛之师是因为文殊菩萨为释迦牟尼佛前面的过去七位佛都做过老师,过去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燃灯佛。称他为诸佛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