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杨维中:试论巨赞法师对吕澂先生心性问题学说的质疑
https://www.tfoyin.com/show/51018.html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吕澄先生连续发表论文论述了其对中国佛教心性论问题的看法,巨赞法师则以高度的敏感性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以教界的立场对其所论提出若干质疑,吕澄先生也作出了部分回应。本文以最初发表于《现代佛学》1962年第5期的《探讨中国佛学有关心性问..
佛学中的五欲
https://www.tfoyin.com/show/51004.html财欲是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金钱虽然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追求金钱的欲望太重那么就会变成做什么事情都要向金钱看齐,最终会变得嗜钱如命,成为金钱的奴隶。这样就没有生命的内涵可言。色欲就是对美色喜爱和占有,很多人认为这样快乐的源泉,其实这些人是没有看到..
李向平:人间佛教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
https://www.tfoyin.com/show/51000.html中国佛教在经过了宋明之后千余年的衰微后,而在现代中国呈现了复兴的气象。佛教改革、佛学研究以及佛教文化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佛教界在太虚和尚改革佛教的号召下,内铸佛学真义,外融新学思潮,契理契机,应机说法,初步建立了富有时代文化特点的人间佛教新模式。..
降龙罗汉的由来
https://www.tfoyin.com/show/50795.html通过修行佛学法门时我们可以知道十八罗汉,而且每个罗汉都有他们的故事和意义。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选择供奉的罗汉是哪一尊,因为选对罗汉进行修行和供奉,能让我们的修行事半功倍。那么本文就来讲讲十八罗汉其中之一的降龙罗汉的由来是什么。 阿罗汉的简称..
佛学的行善方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50753.html1、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发别人智慧或良知(在网上发善文即是一例)、担任义工、照顾病老、鼓励安慰别人、铺桥造路、维护环保,甚至时时心存慈悲、面带笑容,去孝顺父母,去善待一切众生(包括人与动物),则这些都要比单纯的捐款更具功德。2、..
杨维中:中国佛学 五、学派并兴(三)《成实论》与成实学派
https://www.tfoyin.com/show/50723.html(三)《成实论》与成实学派成实学派是指在南北朝形成的以研习、弘传《成实论》为主的佛教思想流派,其间由于教义、人物、法统、地域的关系,这个学派被称为“成宗”、“成论宗”、“假名宗”、“成论师”、“成实论师”等。在整个南北朝时期,成实学派势力很大,与般若三论学..
杨维中:中国佛学 五、学派并兴(四)《俱舍论》与俱舍学派
https://www.tfoyin.com/show/50721.html(四)《俱舍论》与俱舍学派俱舍学派是指在南北朝梁陈形成一直延续到唐初的以研习、弘传《俱舍论》为主的佛教思想流派。相对于成实宗学派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学派则被称为小乘有宗,其学者被称为俱舍师。原来中国佛教学者研究阿毗达磨的毗昙师,都以《杂阿毗昙心论》为主要..
杨维中:中国佛学 五、学派并兴(二)《毗昙》与毗昙学派
https://www.tfoyin.com/show/50720.html(二)《毗昙》与毗昙学派毗昙学派是在南北朝形成的以研习、弘传“一切有部”《毗昙》类经典为主的佛教思想流派,其学者史籍中称为“毗昙师”。毗昙即“阿毗昙”,唐代译本作“阿毗达磨”,一般指部派佛教“三藏”中的“论藏”以及论藏中所含的义理。阿毗昙(略称“毗昙”),意..
杨维中:中国佛学 五、学派并兴
https://www.tfoyin.com/show/50719.html五、学派并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思想等等差别,形成南朝佛教重义学、北朝佛教重信仰修行的特点,而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以专弘某一经或某一论的佛教学派的形成,学派佛教的兴盛是隋唐佛教鼎盛得以成立的最..
杨维中:中国佛学 五、学派并兴(一)《涅槃经》与涅槃学派
https://www.tfoyin.com/show/50718.html(一)《涅槃经》与涅槃学派涅槃学派是指在南北朝形成的以研习、弘传《大涅槃经》为主的佛教思想流派,其研习者史籍中称之为涅槃师。相传在昙无谶译出《大涅槃经》前,东汉支娄迦谶就译有《梵般泥洹经》二卷,三国魏安法贤译有《大般涅槃经》二卷,吴支谦译有《大般泥洹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