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目 录
https://www.tfoyin.com/show/5933.html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目录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Theravda-ssane bhvan mukha)玛欣德尊者 编译Translated & EditedbyMahinda Bhikkhu (China)江西佛学院印行? Mahinda 20081只要不增删、修改本书的任何内容,及不以合订本、会编本之类的形式流通,则任何单位及个人皆可无须经过编译者的同意而复制、翻印、流通本书。2..
三千大千世界
https://www.tfoyin.com/show/5921.html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下从地狱,上至色界诸天,一日月周遍流光所照方 处名一世界。即以须弥山为中心,九山八海的小世界。一千日月,一千六欲天,一千初禅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含容小千中千大千三种千,合称三千大千世界,..
皈依戒与居士五戒
https://www.tfoyin.com/show/5819.html有不少对佛学感兴趣的人,因为担心自己守不了居士五戒,而停步于皈依的大门外。也有相当多已经皈依的师兄,至今没有搞明白皈依戒和居士五戒的区别,常常将二者混淆以至于问题迭生,不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运用佛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般舟三昧经》中,记载了佛陀这样的言论:当持五戒,自归于三,何..
自我圆融
https://www.tfoyin.com/show/5761.html自我圆融若有诸菩萨,不厌生死苦;具足普贤行,一切莫能坏。《六十华严经卷四十六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三》此偈是说,如果有人发了要学做菩萨的心愿,便不该厌离生死之苦,应当学习普贤菩萨那样,一边常随佛学,一边恒顺众生。不论有多艰难的逆境困扰,也不会让他退失救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这是描述菩萨行者的信愿..
惠光
https://www.tfoyin.com/dict/5730.html(1888~1967)湖南湘潭人,俗姓李。法名圣如,别号复定。十一岁于湖南长沙铁炉寺依妙华和尚出家,十三岁习禅,十九岁于湖南开福寺受具足戒。先后于长沙开福、湖北武昌、武院、北平中华、七塔报恩、观宗等佛学院求学十四年,于贤、台、性、相、律、净、密、禅等各宗皆有..
略述五戒十善与精神文明
https://www.tfoyin.com/show/5703.html略述五戒十善与精神文明梦参闽南佛学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就与中国社会紧密地相结合。如初传时期,与神仙方术黄老之学相联系。因此,世间上不论那一派学说,那一种宗教,都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佛教所提倡的五戒十善,对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净..
佛教徒应读专书
https://www.tfoyin.com/show/5691.html第二十一课 佛教徒应读专书现代佛教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带动学佛风潮,佛教徒如何从浩瀚庞大的佛书中,有系统、有组织、有条理地了解佛法的全貌?今推荐有心研究佛学者一系列应读专书,以为指南。首先可阅读《太虚大师全书》,此套书计六十四册,内分佛法总学、五乘共学、三乘共学、大乘通学、法性空慧学..
译经事业
https://www.tfoyin.com/show/5567.html第十三课译经事业佛教发源于印度,东传中国,大放异彩,主要得力于经典的汉译。由于佛典的翻译流传,带动佛学的研究风潮,开创出中国八大宗派蓬勃发展的新风貌,并且丰富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内涵,为中国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也说明中国在哲学思想上,早已有了深厚的基础,才有发展的条件。中国的译经事业起源于..
所有的古老文献都值得学习
https://www.tfoyin.com/show/5556.html81.问:请教佛陀当年是如何看待《湿婆经》的。佛陀开悟后讲了49年,为何不直接宣讲对《湿婆经》的理解, 《湿婆经》适合现代佛学院的学习研究吗?答:你知道佛陀反对所有的吠陀经典,包括《湿婆经》。所有印度教的、婆罗门教的……佛陀之前的宗教,他统统反对。一个达到永恒的人注定会这样。..
道场行事
https://www.tfoyin.com/show/5513.html第三课 道场行事道场是修学佛道的所在,负有接引信众学佛的使命;在此前提之下,僧团必先健全,始能发挥弘法度众的功能。是以道场日常行事中,除了举办法会、庆典,其它如禅七、佛七、朝山、讲座,乃至现代的佛学会考、短期出家、夏令营、讲习会等各种活动,提供信徒闻法共修以外,更有许多重要的寺务行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