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常凯
https://www.tfoyin.com/dict/5451.html(1916~)福建晋江人,俗姓洪。法名禅即,以号行世。年十一,礼泉州崇福寺元镇法师出家。民国二十年(1931)受具足戒于泉州开元寺。先后就学于厦门万石佛学研究社、宁波七塔寺报恩佛学院、泉州松社。师不仅深究佛理,尤长医学,以医济世。后弘法于新加坡,并于当地创办..
常觉
https://www.tfoyin.com/dict/5435.html(1927~)福建泉州人。幼年皈投崇福寺出家,于厦门南普陀养正院亲近当代律学泰斗弘一律师。后至杭州武陵佛学院受教于会觉和尚,及南普陀大觉讲舍亲炙印顺导师,并随侍数十年,淡泊名利,得印公真髓。师精熟唯识,雅好文史,曾主编海潮音杂志数年,并先后执教于太虚佛学..
康有为
https://www.tfoyin.com/dict/5428.html(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夏、更生,号长素。氏精于孔学,对佛学之奥旨亦多体会,其著作中,每多佛学思想,尤以“大同书”一书,可说完全脱胎于佛教之十法界观。 p4535 ..
张少齐
https://www.tfoyin.com/dict/5409.html(1907~)江苏如皋人。早年曾入泰州佛学研究社、金陵佛学院等研究佛学。后曾在泰州光孝佛学院、南京毗卢佛学院等讲授佛学,并弘法于各地。民国三十一年在南京毗卢寺创设贫民医疗所,对当地贫民嘉惠甚多。来台后,除弘法外,并热心于佛教文化之推动。先后创办觉世旬刊社..
张廷荣
https://www.tfoyin.com/dict/5405.html(1920~)湖北当阳人。中央警官学校毕业。曾任警官学校教官、佛光山丛林大学教授。氏除佛学外,又擅长书法、易学。于儒学、佛学浸淫甚久。为人热忱,喜接引青年后辈。多年来,讲学、著述甚勤。著有唯识法相学要义导言篇、清初四大师生命之学、中国哲学及其教学新论、近..
佛教 与哲学
https://www.tfoyin.com/show/5400.html第五课 佛教与哲学哲学是人类思惟的呈现,「哲学」在西方称为「爱智」之学,意谓对智慧真理的追求。佛教的教理也是体证真理的方法,尤其佛教的教理内容深广微妙,无所不摄。在宗教的世界里,佛教的离苦得乐之道是最真实究竟的;在学术的领域里,佛学是宇宙人生最圆满透彻的思想哲理。佛教与哲学都是对于自然..
索达吉堪布
https://www.tfoyin.com/weibo/5281.html人生在世,还是要尽量行一些善,为未来多做点准备。日本“商圣”稻盛和夫,是佛学造诣很深的大企业家,他曾说:“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
社会团体篇
https://www.tfoyin.com/show/5112.html社会团体篇一、国际佛光会二、佛学讲座三、座谈会四、社教弘法活动五、社会服务类人是群居的动物,在互动频繁的社会中,现代人都有机会参加很多社团,在职业方面,不管士农工商、文教政经,都有他的社团,例如各种工会、商会等;在兴趣方面,如参加美工、艺术、烹饪、茶艺等社团;在信仰方面,也有各种教会、..
百岁日本佛学大师–松原泰道的精神养生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5041.html文字来自网络松原泰道说:我的人生是从50岁开始的。以我的经验来说,五六十岁是人生的转折点,由此人生可分为二:50岁前,是打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往往为立足社会、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基本上是为别人活着;50岁以后,经济基础已经奠定,职责也已完成,这才到了实..
千部论主-圣者龙树
https://www.tfoyin.com/show/5040.html文章来自网络。龙树是大乘佛学的创始人,生于约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印度的婆罗门种姓,传说其父姓龙,母生他于树下,故名龙树。龙树天资特别聪明,在孩提的时候,听到婆罗门诵读经典,数遍之后,他即能背诵。到二十岁以后,对天文、地理、数学,以及婆罗门和各道的经文,几乎都读遍了,而且理解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