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结束语
https://www.tfoyin.com/show/6437.html结束语本书以浅显的语言来淡一淡我对佛教的一些体会。真是大海一滴、虚空一尘。正如先师圆瑛大师遗著《楞严经讲义》的自序后面说聊籍管窥之见,而论性天,但凭蠡测之才,而探义海。因此本篇《佛法概要》,只能作为佛学院同学们和有志佛学者的入门方便。学佛从何处下手,怎样才能成佛呢?这是佛教理论所要回答的内..
高观如
https://www.tfoyin.com/dict/6399.html(?~1979)生年、籍贯、事迹等均不详。编著有佛学讲义、入佛指南等书,并有印度宗教史等译作,均为重要之佛学入门书。 p4365
如何皈依佛门
https://www.tfoyin.com/show/6317.html如何皈依佛门首先我们要明了三皈的真实意义。学佛,我们对于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当的理解,真正发心,或者说是发愿向释迦牟尼佛学习,这才发心来求受皈依。求受皈依就是求释迦牟尼佛收我做学生,从今之后,我们愿意做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教诲,纠正我们在生活当中许许多多错误的行..
三皈五戒开示
https://www.tfoyin.com/show/6266.html三皈五戒开示一、皈依三宝我们信佛学佛,正式成为佛弟子,要举行皈依三宝仪式。皈是回归,依是依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叫做皈依。等于过去我们生命没有依靠,从现在开始有依靠了。依靠什么呢?依靠三宝!什么叫三宝?佛、法、僧就是三宝。佛,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他是佛的代表。在他圆寂以后,佛像是佛..
高永霄
https://www.tfoyin.com/dict/6226.html(1924~)广东三水人。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华仁书院,曾任三轮、世佛、法相、明珠佛学班讲师、香港菩提学会佛学研究班讲师。为世界佛教徒友谊会港澳分会之推动者。所撰学术论文及弘法文字,散见于香港佛教等刊物。 p4355 ..
中国之佛学
https://www.tfoyin.com/show/6158.html第二章 佛学之史略 第二节 中国之佛学一、经律论之翻译佛教传入中国时间,有种种异说。为一般所公认有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和水平七年(公元64年)。但在此之前,即前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有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的记载(《三国志、魏志卷三十裴松之注)。最初有迎叶摩腾、..
三界六道及九地
https://www.tfoyin.com/show/6091.html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一节 三界六道及九地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过于追究,诸般多随世俗而说,倘若细究则有碍于修道。宇宙者,指空间(宇)和时间(宙)。佛典中称为法界,法是诸法,界是分界。又回莫如,因同..
印度佛学略
https://www.tfoyin.com/show/6048.html第二章 佛学之史略 第一节 印度佛学略史一、结集三藏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殖教,佛之遗教,由诸圣弟子所闻特结漠之法藏。然此法藏之结集,传说非一。第一次结集,原因是:佛世时,无文字电录,依口头传诵,恐日久无凭而失传。或恐外道邪说输入。另种原因,佛刚灭度,有难调比法跋难防,欢喜而..
陈健民
https://www.tfoyin.com/dict/6008.html(1906~1987)湖南长沙攸县人。民国十八年(1929)皈依太虚大师。研习净土诸经及藏密红教、白教、黄教等诸派密乘。又蒙诺那呼图克图传授无上密法,并侍佛爷闭关黄龙寺。二十四年,任教于重庆汉藏教理院、世界佛学苑等。二十八年赴西康学法闭关。抗战胜利后,隐居印度葛..
四劫
https://www.tfoyin.com/show/5975.html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三节 四劫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环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泽云时分、大时、长时。此大时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计算,时极少为刹那,时极长为劫。从人寿无量岁,每百年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又从十岁每百年增至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即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二十个小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