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凡夫学道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45553.html道宣律师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律师(中国律宗的开山祖师)..
楼宇烈:佛教里的和谐
https://www.tfoyin.com/show/45525.html佛教里的和谐楼宇烈佛教里面和的思想,可以说是佛教跟儒道两家,乃至与诸子百家思想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共性之一。所以,也可以说在整个的中国文化里面,关于和的思想理论是一个共性的东西。当然,它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它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和这个概念含义是非常丰富的, ..
楼宇烈:佛教与中国“和”文化
https://www.tfoyin.com/show/45523.html佛教与中国和文化传承千年东方智慧,践行佛陀经世教诲,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和文化如何理解?他体现的是怎样的佛家道义?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畅谈《佛教与中国和文化》。 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于3月28..
楼宇烈: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
https://www.tfoyin.com/show/45522.html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大量史料揭示了佛学在近代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广泛影响,认为探讨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是一个极重要的课题。第二部分从把佛学与西学相附和,强调佛学的哲理性,提倡佛学应务救世的实际作用,以及唯识学的复兴和发展..
楼宇烈:大乘佛教和小乘传教的区别以及在中国流行的情况
https://www.tfoyin.com/show/45521.html大乘佛教和小乘传教的区别以及在中国流行的情况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
楼宇烈:杨仁山先生小传
https://www.tfoyin.com/show/45517.html杨仁山先生小传杨文会,字仁山,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死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清末著名的佛教居士。中国佛教发展到清代,已日趋式微,高僧难得,学理无新。乾嘉时期,一部分理学家,如彭绍升(尺木、际清)、罗有高(台山)、汪缙(大绅)..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六、佛学鸟瞰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57.html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观音赞》佛学鸟瞰亲爱的朋友们:各位大概都知道China是亚洲的一个国家。你们中间有多少人知道这China的汉字是那两个?是中国。从字面上来讲,中就是中央或中心,国就是国家或帝国。因此,中国便是中心的国家。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认..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八、学佛缘由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54.html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法句经》学佛缘由第一讲五十年来寻答案亲爱的朋友们:我出生在中国以美丽城市之一见称的杭州,这里不但景色绮秀,也有不少历史性的佛教胜迹。虽然生长在一个佛教的家庭里,我所进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基督教教会所办的。从进初中..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九、心密三代祖师略传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42.html十九、心密三代祖师略传无相密心中心法初祖大愚阿阇黎略传大愚阿阇黎,武汉李氏子,俗名叔倍,参政于军阀割据时代,曾任湖北省参议会议长,其子李荣熙居士,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祖目睹当时诸军阀称王争霸,抢夺地盘,互相残杀,置国家危亡、生灵荼炭于不顾,愤而弃..
佛教祖庭及其在当代的使命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17.html佛教祖庭及其在当代的使命◎ 杨曾文隋唐以后各地著名的祖庭在我国古代佛教八大宗派中,智顗创立的天台宗最早。智顗逝世后,弟子得到隋朝晋王杨广(后即位为炀帝)的大力支持,在天台山建成国清寺。国清寺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祖庭,在南宋后期虽曾被列为朝廷管辖五山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