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龙门石窟佛雕
https://www.tfoyin.com/show/34203.html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13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10万余尊,窟龛2300多个。我国四大石窟之一。营造时间前后达400多年。工程浩大,令人叹为观止。在2100多个窟中,有佛像..
郑伟宏:因明——佛家逻辑的特定术语
https://www.tfoyin.com/show/34172.html因明——佛家逻辑的特定术语郑伟宏1、因明与内明因明是梵文Hetuvidya(醯都费陀)的意译。醯都(Hetu)是因,费陀(Vidya)是明。因指理由、原因或知识。印度所谓明,即中国所谓学:学说、学问。因明是印度古代五明(五种学问)之一。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叙了他在印度求学时的教育情况:“..
尼
https://www.tfoyin.com/dict/34165.html(杂名)出家之女子也。梵语曰比丘尼。比丘之语,通于男女。尼之音,示女性。僧史略曰:汉明帝既听刘峻等出家,又听洛阳妇女阿潘等出家。案此为中国有尼之始也。善见论曰:尼者女也。文句二之上曰:尼者,天竺女人通名也。..
自媒体平台的佛教文化传播
https://www.tfoyin.com/show/34140.html客观认识中国当代佛教文化的传播趋势,尤其是其借助自媒体平台的传播状况以及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并有效地规范和促进其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升与弘扬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自媒体平台佛教文化传播的现状当前,自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深远的强势媒体。佛教作为人类..
历史:佛教服装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https://www.tfoyin.com/show/34122.html佛教的服装文化同佛教的教义一样,传入中国之后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及风情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由于流传的时间之久远,地域之广阔、民族之众多、及风俗民情的不同,地理气候的差异,使佛教服装在各个地区、民族形成各自不同的服装文化。因此,佛教僧人的服装无论从色彩、种..
周叔迦:唯识研究 第二十四章 禅、净土、密、律宗与唯识之比较
https://www.tfoyin.com/show/34112.html唯识研究周叔迦第二十四章 禅、净土、密、律宗与唯识之比较禅宗自达磨传来中国,便用楞伽经作唯一修行的规则。楞伽经是相宗的六根本经之一,所以达磨便是唯识宗中的实践者。禅宗所修的,便是加行位的四寻思、四如实智。到后来禅宗有曹洞宗、临济宗、云门宗..
佛法是经比赛斗法获胜后才允许传入中国的
https://www.tfoyin.com/show/34108.html汉明帝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至天竺国,得梵僧摩腾、竺法兰及佛经、图像还。帝问:‘法王出世,何以教不及此?’腾曰:‘天竺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出世,皆在于此,余处略偏,佛故不出。然百千年后,皆有圣人传教往化。’时帝大悦。永平十四年正月朔旦,五岳诸山道士褚善..
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是谁?它的原型便是中国第一女皇
https://www.tfoyin.com/show/34101.html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是谁?它的原型便是中国第一女皇去洛阳旅行,龙门石窟自然是这座城市最值得一去的地方。不仅因为它的历史艺术价值,更反映这座千年古都的帝王之气。龙门石窟景区位于洛阳市郊,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与大同的云冈石窟,天水的..
黄智海: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六、赞佛偈
https://www.tfoyin.com/show/34096.html六、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这是赞阿弥陀佛的偈,总共八句,出在净土修证仪里头,是宋朝时候的择瑛法师做的。这四句,是赞阿弥陀佛的报身佛的。阿弥陀,是梵语,翻译中国文,称做无量寿,也称做无量光,是极乐世界的教主。我..
高僧故事:百岁高僧神通广大常劝暴君少造杀业
https://www.tfoyin.com/show/34092.html编者按:魏晋南北朝时,中国佛教高僧辈出,很多高僧从西域、印度来中土,他们讲经说法,教授弟子,翻译经典,为中国佛教的兴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这些来华高僧中,有一位大和尚,能够预知吉凶,看见千里之外之事,曾被两代君王奉为国师,大和尚的称呼由他而始;由于神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