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9月11日至12日,第四届中美加佛教论坛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心向和平·共创未来”为主题,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佛教三大语系代表、专家学者、各界嘉宾及当地善信居士300余人亲临盛会、共沐法雨。加拿大国际佛教联合会会长、加拿大中华寺住持照续法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代表加拿大佛教界致辞。凤凰网佛教文化摘录照续法师致辞如下:
加拿大国际佛教联合会会长、加拿大中华寺住持照续法师在第四届中美加佛教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第四届中美加佛教论坛开幕式
第四届中美加佛教论坛闭幕式
我谨代表加拿大佛教联合会及加拿大佛教界全体同仁,向出席第四届中美加三国佛教论坛的诸位大德法师、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与崇高的敬意。此次论坛由中、美、加三国佛教界联合举办,是我们共同努力与精诚合作的结晶,也是三国佛教界在新时代深化交流、携手弘法的重要里程。今天,我们齐聚于此,怀着共同的愿力与期许,探讨如何将佛法的智慧与慈悲落实于当代社会,推动世界和平与人类和谐。
中美加三国佛教论坛自创立以来,一直是促进三地佛教界交流互鉴、增进情谊的重要平台。从第一届至今,论坛围绕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佛法在多元社会中的弘扬与融合,展开了真诚而深入的交流。通过互访与对话,三国佛教界不断加深了解,汇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智慧与经验,为未来在更广阔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契机。
二十年前,在加拿大的一个清晨,我和几位同修,在一间还带着泥土味的小屋里,第一次为未来的“中华寺”点上酥油灯。 灯光很小,只有手掌般的微亮,却照得每个人的眼睛都很明亮。我们知道,这盏灯不是为了照亮屋子,而是为了照亮愿力——让佛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点亮人心中的和平与安宁。
和平,其实就像那盏小灯。
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宏图,而是从一个人的心念开始,从一份小小的慈悲、一句温和的话语、一桩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事,逐渐扩散,温暖他人,润泽社会。
佛法告诉我们:心净则土净,心和则世和。
当一个人内心平和时,他的眼中会有温柔的光;当一个社区拥有更多这样的光,社会就会少一些对立与冲突;当这种光延展到不同的文化与国家,世界和平就不再只是理想,而是可以触摸的现实。
佛教的人文精神,始终以慈悲、智慧、平等、包容为核心。
慈悲,使我们不忍他人受苦;智慧,让我们能以柔和的方式化解矛盾;平等,让我们不以身份、种族、财富来衡量生命的价值;包容,使不同文化、信仰与生活方式都能在同一片天空下和谐共处。
这些年,中、美、加三地佛教界,跨越万里,不断交流:
在中国,佛教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深厚教义传承;在美国,佛教以多元和创新的姿态与现代社会展开对话;在加拿大,佛教秉持清净、包容与服务精神,积极融入社区,关怀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三地虽相隔万里,却因佛心而同源,因愿力而同行。
虽然我们所处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不同,但佛法让我们在同一颗心里相遇。
每一次论坛,都是在不同的土地上点灯;
每一次交流,都是把灯光彼此相连;
当这无数的灯汇聚起来,就能照亮更远的地方,温暖更多的众生。
和平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有具体的形状——
它可能是一位父母耐心倾听孩子的困惑;
它可能是一位邻里在冲突中主动让一步的微笑;
它可能是一位陌生人在地铁上伸手扶起摔倒的老人。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就是社会和平的种子。佛教要做的,就是帮助更多人把这些种子种在心里,并让它生根发芽。
当下的世界,正经历着社会撕裂、文化冲突、心理危机、生态恶化等挑战。我们更需要佛法这样的精神力量——让人们在纷扰中找到安定,在对立中找到共鸣,在困境中找到方向。
因此,“心向和平,共创未来, Peace in our hearts, Future in our hands”,并不是一声口号,而是每一位佛弟子在生活中都能践行的修持。
和平从心开始,从家开始,从社区开始,最后延展到国家与世界。
正如佛陀所说:“诸佛所以兴出世,唯说众生心。” 只要我们肯净化自心,就已经在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愿本届论坛,能让我们彼此的灯光更加明亮,让佛教的人文精神在三地生根开花;
愿我们带着慈悲的心、平等的眼、智慧的手,去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愿我们都成为和平的行者,让光从此刻、此地、此心,延展到无尽的未来。
让我们以一颗同愿之心,把一盏盏小灯,汇聚成照亮十方的光明——
心向和平,共创未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