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9月11日至12日,第四届中美加佛教论坛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心向和平·共创未来”为主题,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佛教三大语系代表、专家学者、各界嘉宾及当地善信居士300余人亲临盛会、共沐法雨。美国佛教联合会会⻓明予法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代表美国佛教界致辞。凤凰网佛教文化摘录明予法师致辞如下:

美国佛教联合会会⻓明予法师在第四届中美加佛教论坛开幕上致辞

⾦秋结硕果,丹桂颂年丰。在这秋⾼⽓爽的美好时节,我们相聚在此,举办第四届中美加佛教论坛。在此,我谨代表美国佛教联合会同仁,对各位代表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百多年前,前辈们远赴重洋,筚路蓝缕,不懈努⼒,让佛教在北美⽣根发芽,为美加的众⽣开辟了⼀⽅净⼟。今天,三国佛教界在纽约举办论坛,也昭示着佛教徒对于和平的珍惜,对于秉承佛陀慈悲济世的情怀,为和平和众⽣的福祉⽽努⼒的愿⼒。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世界⽂明与⽂化的发展,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度重构。⼈⼯智能、⼤数据等技术迅速更新迭代,整个⼈类的知识传递、⽣产⽅式乃⾄价值观念受到极⼤冲击。各个国家、各个⺠族、各个⽂化都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均主动或被迫突破旧有的⽂明体系,并开始寻找和探索新时代的⽂明模式。

回顾⼈类⽂明的发展,可以了解到,⽂明的精髓与精华,是通过⽆数⼈的共同实践、努⼒才得以鲜活、明确地穿越于时空中,传递到受众的⼼中。正是⽆数个体尤其是圣贤⼈⼠在精神领域实践与突破的深度、层次,最终决定着⽂明的⾼度。因此,⽂明的程度与⼈⼼的发展紧密相关。这在科技⽂明⾼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类在⻜速的物质发展中膨胀⾃我,彰显⼒量,却舍弃了内在的觉悟和觉醒的⼒量,造成了内⼼与外在世界的失衡。很多不和平的现象之所以发⽣,原因正在于此:过多地关注对外在的征服,⽽忽略了⾝⼼本是⼀体,⾃他本是⼀体,忽略了培养内⼼的超越性⼒量,⽽导致与外在的对⽴冲突不断加深。

佛教有着丰富的对精神世界阐释和千年来的和平实践,可以帮助解决科技时代的精神危机,促进不同⽂明的和平与和谐,并提供⼼灵提升的路径、构筑和平与和谐发展的未来。在三个⽅⾯,佛教尤其能提供贡献,促进世界的和平:

1、⼼灵回归与内在超越

经历了近代启蒙运动之后,科技舍弃了对宗教的依附,得到了极⼤发展的同时,也因为不涉及道德判断,始终⽆法形成⼀个完整的⽂明形态。道德和价值判断,正是佛教等传统宗教涉及的重点。科技和物质世界的极⼤发展,并不能掩盖和弥补⼼灵世界的极度匮乏,也不能直接解决观念和⽂化上的局限与冲突。⽽意义缺失、道德维度缺乏,最终也会让科技发展⾯临极⼤的安全隐患。站在东⻄⽅⽂明汇合的时代节点上,信仰世界与科技世界的结合,需要作⽤于⼈的⼼灵层⾯,服务于⼈的精神世界,⽽并⾮是为科学加上⼀层道德说教,或者强⽤科学理论来解释宗教的观点。因为⼼灵层⾯的提升,才是⽂明转变的关键,也是信仰在⼈间的真正实践。

只要为我执所束缚,就会释放内⼼的贪嗔痴,追逐⾃我利益的最⼤化,因⽽带来⽆尽的苦难与纷争。即便出于理性,也是基于有限的经验世界,着眼于个体和局部的利益,极可能做出有偏颇的判断,甚⾄成为烦恼的⼯具。

只有回归⼼灵,培养内在的超越⼒量,才能终结⽆尽的痛苦,摆脱接连不断的冲突⽭盾。中国汉传佛教强调,⼼本⾝具备巨⼤的潜能,转凡成圣、转染成净的关键也都在于⼼。中国汉传佛教以⼼灵的超越与德⾏的提升来弥合科技⽂明与信仰世界的巨⼤差距,让觉悟在⽣活的当下发⽣,引导⼈们在⽣活点滴中体悟⼼灵的⼒量,真正意识到⾝⼼不⼆、⾃他平等,彼 此相依共存。

⽽悟性开发中所体会的精神的富⾜会带来科技⽂明难以提供的万物⼀体的幸福感,这也算是未来的⽂明需要努⼒的⽅向:回归于⼈与⽣命本⾝,着眼于⾝⼼统⼀、⼈与⾃然的和谐以及东⻄⽅⽂明的整体发展,以⼼灵觉悟为核⼼价值导向。⼈⼼相通,才能真正实现和平与和谐,⽽⼈⼼的相通,则源⾃⼈⼼觉悟与精神的提升。

2、缘起性空,超越对⽴

⼤乘佛教以超越对⽴的缘起性空观和⽆缘⼤慈、同体⼤悲的济世情怀,对世界的苦难有深切的认识,并产⽣了极为彻底的和平实践。从佛陀本⼈开始,历代的⾼僧⼤德、佛教徒就为了世界和区域的和平⽽不懈努⼒。佛陀曾于路中静坐,七次劝阻琉璃王对释迦族的征伐。道安⼤师也曾经极⼒劝阻苻坚不要发动对东晋的淝⽔之战。近代太虚⼤师也曾远赴重洋,在欧美演讲,并对⽇本佛教徒写信,痛斥战争的残酷。

中国佛教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与倡导仁义礼智的儒家、提倡道法⾃然的道家⽂化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了博⼤精深的中华⽂明,使得仁爱、和平、慈悲等理念深⼊中华⺠族的⾎脉,热爱和平,珍惜⽣命成为中华⺠众的内在本能。⽽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发展中,佛教在南亚、东亚,也都充当着维系区域和平的重要⼒量。当今时代,以佛教为代表的东⽅⽂明也应该成为构建世界和平的重要⼒量。⽆论是国家的对⽴、⺠族之间的对⽴、乃⾄信仰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对⽴,科技⽂明与⼼灵世界的对⽴,都会带来冲突、⽭盾,引发旷⽇持久的痛苦与伤害。解决这些对⽴的关键,在于⼈⼼的安顿,对于⽣命的价值和意义的重新认识。

3、以⼼灵觉悟为导向的新的⽂明模式

纵观⼈类发展的每⼀次时代变⾰和技术进步,不难发觉,时代的发展伴随着不同地域之间的宗教与⽂化的相互交融与⾃我更新。宗教与⽂化的互通互鉴与涤荡更新,也会成为区域和平与稳定的基⽯。虽然当今国际政治秩序的基础主要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博弈,但实际上国际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受到了各个国家不同的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这其中,宗教起着⾮常深刻的作⽤。只有尊重不同的⽂化,求同存异,提炼共同的理念,凝聚共识,才能丰富和扩展⾃⾝的⽂明体系,并促进⼈类整体的发展与提升。⽽佛教着重于对⼼灵觉悟的实践和验证,⽽⾮简单对超⾃然的神性的崇拜,因此能够圆融⽆碍地与不同地⽅的⻛俗、⽂化深度结 合,相互促进,促进⽂化的⾃我涤荡与更新。

在中华⽂明的发展历程中,儒释道三家相融相济,开出了博⼤精深的中华⽂化,这对于当今各个宗教的发展与⽂明对话提供了诸多启示。不同宗教之间,是有能⼒超越外在的对⽴与⽭盾,并能圆融各种不同的⽂化的,从⽽对现代⽂明的反思、重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缘起的⻆度看待世界,中美加三国,都置⾝于科技极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来⾃亚洲的佛教,在⼀个世纪以来,从移⺠佛教,到逐步为北美的多元⽂化融合和新时代的⼼灵建设贡献⼒量。⽽⻄⽅⽂明也为中国⼈⺠尤其年轻⼀代所熟知。在东⻄⽅⽂明深⼊互通的基础上,三国佛教界更有责任促进东⻄⽅⽂明交汇互鉴,携⼿⾯对时代的问题,为⼈类⽂化在时代激荡中的深层整合、为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尽⼒。⽽中国佛教凝聚着千年传承的悲⼼愿⼒,以⼼灵觉悟和德⾏提升为基点,以济度众⽣为旨归,其包容平等、慈悲圆融的智慧,必将增进东⻄⽅⽂明的交流互融,推动⼼灵的觉醒,促进⼈类真正的和平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