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悲与大悲

小悲与大悲

师正在诵读一本书的时候,走进一个孩子。“师父,您在读什么书呀?”孩子说。“在读大悲咒。”法师微笑着说,继续诵他的咒。孩子就在房子四周的书中翻着,找了半天。法师忍不住问:“孩子,你在找什么呀?”“我在找小悲咒。”孩子天真他说:“师父是大人,诵读大悲咒;我是小孩,当然要读小悲咒了。”..
躲避别人恶意纠缠的处世秘诀

躲避别人恶意纠缠的处世秘诀

寒山问拾得:“此外还有什么处世的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拾得就告诉他:“我曾经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来,偈子是这样说的: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这..
没有上锁的门

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
佛珠开花

佛珠开花

从前,有一个小沙弥,是一个得道僧人的徒弟。小沙弥聪明伶俐,悟性极高。老僧人很喜欢他,决定把一生的修为都传给他。有一天,小沙弥到山下去化缘,山下热闹繁华,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初涉人世的小沙弥,最终,他沉湎进了俗世。很多年以后,昔日的小沙弥早已变成了一个浪子。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法号叫普安。因为他是一位圣僧,所以凡是他所到的地方,大家都办素斋来供养他。有一天,这位圣僧来到了大万村。村子里有位名叫田遗生的穷人,他家实在很穷,住的房子只有四面墙壁,连遮雨的屋顶都毁损不堪。田遗生有四个女儿,每个女儿都穿得破破烂..
神奇的诵经声

神奇的诵经声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怠。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出户,只是一心诵读般若波罗蜜经。他那朗朗清脆的读经声,从窗户、门口、壁缝传出来,在山间回响着,似鸟语花香,如淙淙清泉,遍布整个山麓。却说这山中,每天清晨和黄昏,都有一个七岁的..
桥下皈依的小偷

桥下皈依的小偷

东藏江孜河畔住着一位喇嘛,虔诚的信徒供养了他许多东西,但因他已抛弃所有世俗的牵绊,对这些供养物也只是随意放置。有一天,一个小偷到他的佛堂偷了些宗教仪式用品,喇嘛直觉到邪恶之气,很警觉地,当场逮到小偷。知道这小偷的恶业深重,喇嘛决定替他消除紧缠的罪业。捉住小偷的脖子,喇嘛用一本经书..
金刚经持验录

金刚经持验录

金刚经持验录 许添诚集 金刚经持验录序 释尊应世,拯迷救苦,说法八万四千,度人三根普被,一言以蔽之:「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也。修学佛法的最高意义,即在了生脱死,圆证菩提。以小乘无学位而言,不到无漏慧不为功;以大乘三菩提而言,不达般若..
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林清玄 一位朋友从国外赶回来参加父亲的丧礼,因为他来得太迟,家产已经被兄弟分光了。朋友对我说:“在我还没有回家以前,我的兄弟把家产都分光了,他们什么也没有留给我,分给我的只是我们惟一的妈妈。”朋友说着说着,就在黑暗的房子里哭泣起来,朋友在国外事业有成,所以他不是为财产哭泣,而是为..
李警官往生西方极乐纪实

李警官往生西方极乐纪实

我友李警官,今年41年,系广西上林县公安局法律界权威,为人精明能干,非常热心帮助人。自2002年接触佛法后,因工作繁忙,念佛时间较少,但总怀慈悲之心放生、劝人念佛。2006年11月24日,身体不适,于县人民医院查出是肝癌晚期。警官于住院期间心不悲戚,时常念佛,12月22日晚8点39分往生极乐,为使人..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