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诸王子出家得度

第三十节 诸王子出家得度

第三十节 诸王子出家得度佛陀在故乡迦毘罗卫国,随缘方便的说几次佛法,这些菩提种子,逐渐的在人内心中发芽,跟随净饭大王左右的人,以及释迦族中佛陀的王弟等,都想披剃出家。净饭大王的心中,是欢喜抑是悲哀,自己也不知道。他也想信仰佛陀,他知道他是不能反对佛陀的。净饭大王是师子颊王的长子,..
第三十二节 最初的比丘尼

第三十二节 最初的比丘尼

第三十二节 最初的比丘尼佛陀暂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带领约有五百人之多的释迦种族中的女人,到尼拘陀树林中拜访佛陀,并以两件新织的衣服供奉给佛陀。佛陀接受下来以后,对她说道:『我来替你施僧,以此布施功德,你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果报。』『不!佛陀!』摩诃波阇..
第三十七节 玉耶女的悔改

第三十七节 玉耶女的悔改

第三十七节 玉耶女的悔改用黄金铺地建立祇园精舍的须达长者,他的第七个最小的儿子,迎娶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玉耶为妻,玉耶生长得姿容秀美,身材楚楚动人,她自恃自己的美丽,对公婆固然是没有孝顺服侍,就是对丈夫或亲朋也看不在眼中,有时眉目言谈之间,还有轻慢侮辱的意思。须达长者讨娶这一门媳..
第三十五节 毘舍佉大心布施

第三十五节 毘舍佉大心布施

第三十五节 毘舍佉大心布施佛陀在祇园精舍教化的时候,一天,当佛陀托钵经过街道,有一对夫妇供养佛陀一钵饭,佛陀说:『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种百收万,你们以此一钵饭的布施功德,将获得无量的福报。』佛陀说后,正想离开,但那对夫妇怀疑的问道:『佛陀!我们凡愚的人真不了解,仅仅一钵饭的布施,..
第三十三节 制戒的因缘

第三十三节 制戒的因缘

第三十三节 制戒的因缘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子,一律要求他们都具备圣贤的条件,这是错误的想法。佛弟子终究是佛弟子,他们并不是佛陀,自有种种贤愚不肖的分别。佛陀的教化越广,信奉皈依的人越多,尤以僧团中的份子复杂,自是意料中的事情。当佛陀在毘舍离国狝猴河边..
第三十六节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

第三十六节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

第三十六节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佛陀的弟子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安份守己的好人固多,兴风作浪的人也不能说没有。当初奉净饭大王的命令,侍奉佛陀在做太子时的优陀夷,他出家后的名字叫做迦留陀夷,当佛陀立志要出家时,迦留陀夷曾用种种欲情的美词劝谏过佛陀。佛陀成道以后,再奉净饭大王的命令,迎请..
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佛陀传道初期,常随众的比丘弟子,光是度了三迦叶及舍利弗和目犍连以后,就有千余人之多,随后又有很多的求道者加入僧团,这么多的比丘住在一起,常有些意见的争执,这自是免不了的事。皈依佛陀做弟子,要求一下就变成清净的理想的圣者,这是错误的想法。十个指头有长短..
第三十八节 善生长者归佛化

第三十八节 善生长者归佛化

第三十八节 善生长者归佛化佛陀有一次从憍萨弥罗国顺着恒河的流水,进入摩竭陀国的罗阅祇城内。这时城内有一位富家的公子,早上起来就来到郊外园中,先湿了衣服,然后湿了头发,恭敬合十,先向东方礼拜,然后再向南西北方,以及上方下方顶礼。佛陀有一天在托钵行化的途中,无意中见到这礼拜六方的男子..
第四十五节 十大比丘弟子

第四十五节 十大比丘弟子

第四十五节 十大比丘弟子佛陀的弟子,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的弟子,千千万万,其数之多,很难用数目去统计,就是出家的弟子,光是证得阿罗汉果的常随众的比丘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之多,其他分散在各地的以及后来出家证果的尚不算在内,在这些弟子中,更有最特出的所谓十大比丘弟子。十大弟子,各有..
第四十七节 最后的弟子及遗教

第四十七节 最后的弟子及遗教

第四十七节 最后的弟子及遗教伟大的佛陀,应身的年龄到了八十岁的时候,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的地方,许多比丘也都来聚会在这里,佛陀就对大家说道:诸比丘!今天在这里和你们相遇很好,我告诉你们,自从我成道证得正觉以来,爱护比丘及一切弟子,教化大众,赐福给大众,把欢喜布施给人,以慈悲对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