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什么

放下什么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放下!放下!

放下!放下!

过去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有一次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到深谷里去。此人眼看生命危在旦夕,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生命,但是人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慈祥地看着自己,此人如见救星般..
放开烦恼

放开烦恼

一天,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走着走着,突然,师父就像着了魔似的抱着一棵树,口中还大喊着:徒儿!赶紧来救我啊!徒儿说: 师父!我要怎么救你?他说:赶紧把我拉开啊!我一直抱着这棵树,相当苦啊!徒弟就拼命的拉他,但总是拉不开。最后,师父自己把手放下来,说:你这个笨徒弟啊!只要我放开手就好了嘛!..
恐汝落凡圣

恐汝落凡圣

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学人上来,请师一点。师曰:不点。曰:为什么不点?师曰:恐汝落凡圣。曰:乞师至理。师曰:侍者!点茶来。
憨山大师——盘山遇僧

憨山大师——盘山遇僧

明万历改元癸酉正月,憨山大师行脚至五台山,首先求取《清凉传》一书阅读。依书中所载胜迹游到北台,经一僧人介绍,此地有一憨山,奇秀无比。大师一见心中欣喜,从此取憨山为号。下五台山后,憨山大师行脚至盘山。登上千像峰顶,见一石洞内有一灰头土面的老僧入定。憨山大师上前作礼,僧无反应,问话也不回答。大..
惹尘埃

惹尘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成汤解网(图文)

成汤解网(图文)

商朝开国始祖成汤,是位仁德的贤君,为人处事,上体天心,下顺民意。有一天出游野外,看见猎人四面张布猎网,并向天祷告说:从天空飞降,从地下出现,或从四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网里。成汤见此情景,感叹地说:猎人这样网罗捕捉,不只手段残酷,而且鸟兽势将绝种,违逆上天好生之德。因此命除三面猎网,只留一面,改..
无字公案

无字公案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就请示道:「什么叫禅?」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一旦会了禅之后,就不用怕死了。」于是在云水僧的指示下,王田前往参访南隐禅师。王田医师找到南隐禅..
恶魔的帮手

恶魔的帮手

当世上发现了铁的时候,大树们就忧虑着未来的命运"可怕!""既生树何生斧,是谁发明了这种恶魔的凶器?""如果不是树提供了斧柄,光是这块铁怎能伤害得了你们?"佛禅:噩运形成的缘起,往往是因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身。..
悟道心切

悟道心切

杨岐方会禅师,江西袁州人,原姓冷。少年时代就很机警聪明,在湖南潭州道吾山出家,阅读经典,有过目不忘之誉。他追随慈明禅师很长一段时间,自愿负责监院工作,虽然十年岁月,但未能有所省悟。每次请求参问,慈明禅师总是回答他道:你的工作繁重,以后再说吧!后来,有一天,又去参问,慈明禅师说道:监院以后的儿孙满..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