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陀罗尼

(名数)七种之陀罗尼也。为尊胜陀罗尼,宝箧印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光明真言陀罗尼,随求陀罗尼,众陀罗尼,十甘露陀罗尼。

七周行慈

(术语)五停心观中第二为慈悲观,是使多瞋之众生修慈悲而对治瞋毒也。而行之之境分为七种,以三乐与之。是曰七周行慈。周者周遍,于怨亲周遍平等也,又周遍而行之也。七境者,一、上品之亲,二..

七法不可避

(名数)一、生不可避,依善恶之业因苦乐之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生者不可避老。三、病不可避,生者不可避病。四、死不可避,生者不可避死。五、罪不可避,有罪业,则恶道之苦果不可避。六、..

七法财

(名数)财者,谓信等七种出世法财也。若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佛道之粮。二、进财,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世道,以为成佛之资。..

七星

(名数)北斗之七星也。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造般多罗道场,中央安置如意轮王菩萨,周围安置七星之像,及诃利低母,禳灾之法也。

七星如意轮观音

(菩萨)如意轮观音为本尊,七星为眷属故名。即如意轮王菩萨也。见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七垢

(名数)一欲垢,二见垢,三疑垢,四慢垢,五憍垢,六随眠垢,七悭垢。随眠者,烦恼之异名也。烦恼随逐于人,使人之心性昏昧,犹如睡眠,故云随眠。此七法能垢染心道故名为总垢。见瑜伽论十四。..

七毗尼

(术语)七灭诤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毗尼,用殄四诤。

七重行树

(杂名)极乐国土之宝树也,行列七重。故曰七重之行树。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七宝周匝围绕。..

七科道品

(杂名)三十七之助道品分七种,谓之七科道品。

七珍万宝

(杂名)七珍者,七种可珍重之宝也。与所谓七宝同。万宝者,指一切之财宝而言。

七逆

(名数)梵网经所说,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见梵网经下。辅行二曰:言五逆者: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出血。(中略)若大乘..

华严宗七祖

(名数)第一马鸣菩萨,第二龙树菩萨,第三支那之元祖帝心尊者杜顺,第四云华尊者智俨,第五贤首大师法藏,第六清凉大师澄观,第七圭峰大师宗密也。此七祖宋净源奉敕记之。见八宗纲要。..

禅宗七祖

(名数)传灯录谓初祖达磨至六祖慧能,以法及衣相传,自七祖以后不传衣。又,荷泽神会禅师于天宝四载入京,着显宗记,以订两宗,南能顿宗,北秀渐宗,师嗣六祖,禅宗推为七祖。杜甫诗曰:门求七..

七祖四师

(名数)华严宗之相承也。

七海

(名数)八海之中除咸海。寄归传四曰:殊因类七海而无穷。

七流

(名数)见思之二惑使众生漂流而流转,华严孔目章说七流:一、见谛所灭流,初果之人见真谛,而断欲界之见惑。二、修道所灭流,二果三果之人,修四谛之观,而断欲界之见惑。三、远离所灭流,第四..

七俱胝佛母尊

(菩萨)准提观音之异名也,胎藏界曼荼罗第二佛母院七尊中之一,俱胝者七亿也。释迦如来在给孤独园,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亿佛所说之准提陀罗尼,故约过去佛之所说,谓之七俱胝。约陀罗尼之主..

尊形

(图像)金刚智仪轨曰:其像作黄白色种种庄严其身,腰下著白衣,衣上有花文,身着轻罗绰袖之天衣,以绶带系腰,朝霞络身,其手腕以白螺为钏,其臂上之钏,七宝庄严,一一手上着指环,都十八臂,..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