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多罗树

(植物)多罗树TāLa者,多罗叶之树,高木也,故譬物之高,辄曰七多罗树,言比多罗树高七倍也。法华经药王品曰: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智度论二曰:千阿罗汉,闻是语已,升虚空高..

七地沈空难

(杂语)在十地中之第七地远行地,以深入无相观,无菩提可求。无众生可度。沈于无相空寂之理,而不能修行,此沈空之难也。菩萨故意起菩提有情实有之执入八地不动地。而证佛果也。..

七佛

(名数)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于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

七佛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记过去七佛教化之相。比增一阿含不善品稍详。

七佛说偈

(杂语)景德传灯录一,谓过去之七佛各举得法之偈,谓之七佛之说偈。此七佛之说偈不知出何经典,是宝林传著者慧炬之捏造也。释门正统四痛斥之。..

七佛药师

(名数)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

七佛药师法

(修法)日本睿山四大法之一。视七佛为一体而供养之法也。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场观,想地结上金刚墙之内有宝楼阁,阁中有八叶莲华,莲华台上有月轮,轮中有 字,反成佛顶印,印变成药师如来,遍..

七佛八菩萨

(名数)七佛者:维卫佛、式佛、随弃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八菩萨者: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后大势至菩萨、及..

七佛通戒偈

(术语)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毗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

七佛赞呗伽陀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赞过去七佛及弥勒并有回向结赞,皆梵语也。

七佛药师五坛修法

(修法)七佛药师法与五坛之修法也。五坛之修法者,设五坛场。中坛祀大圣不动明王,南方祀军荼利明王,北方祀金刚夜叉明王,东方祀降三世明王,西方祀大威德明王,祈祷之修法也。..

七戒经

(经名)七佛之略戒经也。附于四分律戒本之后。戒本后偈曰:七佛为世尊,灭除诸结使,说此七戒经,诸缚得解脱。

七知

(名数)在涅槃会上,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具足梵行也。一、知法,知十二部经能诠之法。二、知义,知经中一切文字语言所诠之义理。三、知时,知可修寂静,精进,舍定,供养佛师,布施,忍辱,般若..

七治

(术语)七羯磨之治罚法,谓之七治。行事钞上二曰:此七治法,实为良药,持于正法谪罚恶人,佛法再兴福流长世。

七宗

(名数)律,法相,三论,华严,天台,真言,禅之七宗也。是于八宗中除俱舍成实加禅宗者。元亨释书诸宗志举此七宗。

七使

(名数)一、欲爱,欲界之贪欲也。二、恚,瞋恚也。三、有爱,色界无色界之贪欲也。四、慢,慢烦恼也。五、无明,痴惑也。六、见,五邪见也。七、疑,疑四谛之理也。见辅行六。..

七金山

(杂语)围绕须弥山之七重金山也。

七步蛇

(动物)有毒蛇,人为所螫,行七步必死,故曰七步蛇。婆沙论四十六曰:为七步毒蛇所螫,大种力故能行七步,毒势力故不至第八。

七事随身

(名数)常持者。三衣,钵,香合,拂子,尼师檀,纸被,浴具也。见诸乘法数。

七事断灭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言人死后皆断灭七事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