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薤

法苑云。弘始三年。姚兴园中植葱。一日皆变为薤。占之。合有智人至果得罗什法师来。

辩鼎

道安号弥天释。学赡内外。符坚于蓝田获一大鼎。边有篆字。朝廷人不识乃问于安。安曰鲁襄公所铸。坚敕三馆有疑。皆问安师。

表白

僧史略云。亦曰唱导也。始则西域上座凡赴请。咒愿以悦檀越之心。舍利弗多辩才。曾作上座。赞导颇佳。白衣大欢喜。此为表白之推轮也○梁高僧传云。夫唱导所贵者。其事四焉。一声。二辩。三才。四..

钵盖

律云。有尘坌。钵听作钵盖。

禅鞠

毛毬也。有睡者。掷之令觉。

摽表道人

昙影姚兴礼重见其超拔群士每谓罗什曰。影法师真为此国风流摽表之道人矣。

禅僧行解

宗鑒录云。禅僧行解有十。一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二逢缘对境。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三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四因差别问难种种诘责能断..

钵支

律云。钵不正听作钵支。

摽领

僧睿。年二十二。博解经论禅观。能讲说。司徒姚崇重之。时姚兴犹未识。问崇曰睿。也如何(崇曰可谓)邺卫松柏。及兴相见语论。观之才器。兴曰乃是四海摽领。..

禅师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云。天子问文殊曰。何等比丘得名禅师。文殊曰。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名禅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后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不取。..

不正食

四分律云。佉阇尼。此云不正食○寄归传云。半者珂但尼。此云五嚼食。谓。根茎叶华果等。传云。若已食前五必不食后五若先食后五则前五随意啖之(今僧齐后不食果菜等是)。..

禅室

中阿含经云。佛入禅室燕坐。又有呼为禅斋。斋者肃静义也。如儒中静室谓之书斋。或官员判吏静治之处。谓之郡斋。

布萨

此律居常式也。此云共住又云净住○毗奈耶云。裒洒陀唐言长养净。谓除破戒垢长养清净故。意令半月半月忆所犯事对无犯人说露异改前愆。一则遮现在之更为。二则惩未来之慢法故○毗尼母论云。何名布..

别体三宝

此有二宗。初小乘说。丈六金身。是佛宝。四谛十二因缘生空教。是法宝四果缘觉是僧宝。次大乘说。三身如来是佛宝。二空教是法宝。三贤十圣是僧宝。..

禅杖

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

才剃发便授十戒

寄归传云。西国出家具有圣制。诸有发心出家者。师乃问诸难事。难事既无许之摄受。或经旬月。令其解息。师乃为授五戒。方名邬波索迦。此是创入佛法之基。七众所摄也。师次为办缦条僧脚崎下裙滤罗..

别姓有五

我佛释迦于三阿僧祇劫。修六度万行因。或实报或示化。各随物类。别名氏也。一瞿昙氏 梵语正云瞿答摩。又云瞿昙弥此云地最胜。谓除天外在地人类中最胜。故经云。昔佛于劫初作国王禅位。师瞿昙仙..

禅镇

木版为之。形量似笏。中作孔。施细串于耳下。头戴去额四指。坐禅人。若昏睡头倾则堕以自警。

惭愧

大云经云惭愧者众善之衣服○唯识论云。惭者。依自法力。崇重贤善。羞耻过恶为性。愧者。依世间力。轻拒暴恶。羞耻过恶为性○阿毗达磨论云。惭者谓于诸过恶。自羞为体。恶行止息。所依为业。愧者..

炳烛

说苑云。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对曰暮何不炳烛乎。臣闻。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