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先后

报恩经云。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于三宝中。何不以法为初。佛言。法虽是佛师。而非佛不弘。所谓道由人弘。是故佛先。法后也。右法宝讫。..

佛留福荫末世弟子

佛藏经云。出家者。当一心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有所须者。如来白毫相光功德。百千万亿分中。留一分供诸末世。弟子亦不能穷尽○菩萨本行经云。佛自摩竭国。往毗舍离两国。人及诸天龙神共献佛..

律有二种。一竹盖。二叶盖。寄归传云。西域僧有持竹盖。或持伞者。梁高僧惠韶。遇有请。则自携枝笠也。今僧戴竹笠。棕笠乃竹盖之遗制。但去柄尔。今又加油绢于上。即唐马周。制在席帽以御雨故。..

服制

释氏之丧服。读涅槃经。并诸律。并无其制。今準增辉记。引礼云。服有三。一正服。二义服。三降服。白虎通曰。弟子于师。有君臣父子朋友之道故。生则尊敬而亲之。死则哀痛之。恩深义重。故为降服..

若今唱曲子之类也。律云。有五过一使自心贪。二令他起着。三独处多起觉观。四常为贪欲覆心。五令诸年少闻常起爱欲反道故。

福田

彦悰法师福田论云。夫福田者何也。三宝之谓也。功成妙智道登圆觉。佛也。玄理幽微。正教精诚。法也。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僧也。皆是四生导首。六趣舟航。..

供养佛

宝积经。广博仙人问。佛灭度后。云何种植。获福报耶佛言。诸如来者。皆是法身。若在世。或灭后。所有供养。福无有异。又问。福为积聚耶。佛言。譬如甘蔗未压之时。汁不可见。彼于一节二节之中。..

府库

齐高僧僧范。善解群书。号府库。

供养三宝

大方广不思议境界经云。供养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菩提。令诸众生皆获安乐。供养法者。增长智慧证法自在。能了知诸法实性。供养僧者。增长无量福德资粮。致成佛道。..

父母拜

南山钞十二卷。法苑二十二卷。皆云。剃发了。礼绕三宝。拜谢大众。及二师已。然后在末座坐。父母诸亲。皆为作礼拜。贺悦其道意。此亦如儒礼冠义曰。冠者。礼之始也。凡冠日。见母母拜。见兄兄拜..

恭敬

四分律云。汝等比丘。于我法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毗尼母云。佛言吾去世后当依波罗提木叉行法。当各各谦卑。除去憍慢○戒本云。若比丘不恭敬。犯波逸提罪○地持论云。若见年长福德胜..

赴请

(宣律师云。下之赴上曰赴。上之赴下曰讣)。今之赴请仪式。行香定座之事。皆道安法师布置也。南山钞。有赴请设则篇。文多不录。大凡若到施主家视之。或未安佛像及圣僧座。应告安置之。诸比丘各..

钩纽

僧祇云。纽绁集要云。前面为钩。背上名纽。先无此物。因佛制尼师坛。安左臂衣下。则肩上无镇衣。不整齐。乞食时被风吹落。佛遂许安钩纽。佛制一切金银宝物。不得安钩纽上。惟许牙骨香木之属。..

副僧录

即昭宗乾宁中改首座为副僧录。即觉晖为始也。

骨人

智度论云。更与骨人。令坐禅者观之。即今尽作枯骨帧子。是也。

覆墓

殡后三日。再往墓所。谓之覆墓。杜氏云。不载礼经但以孝子自迁奉后追慕所亲。又虑坟墓未完复往省之。今释子往亦无咎。盖检校之至也。..

伽蓝立庙

四分云。伽蓝中立神屋○传云。中国僧寺。立鬼庙(增辉记云。即鬼子母庙也)次立伽蓝神庙(护伽蓝神有十八。或是今土地庙也)次立宾头卢庙(即今堂中圣僧也。始因道安法师梦一胡僧。头白眉长悟安..

观佛

护国经。佛。问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观如来。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

国师

僧史略云。西域昔有尼犍子。学通三藏。兼达五明。举国归依。乃彰斯号。此土则比齐高僧法常演毗尼涅槃。通禅法。齐主崇为国师。此为始也。唐神秀自则天召入。历四朝号国师。慧忠肃代二朝入内说禅..

护戒事业

方等经云。不得祭祀鬼神。不得轻于鬼神。不得毁坏神庙。假使有人祭祀。亦不得轻于彼人。亦不得与彼往来(文多不载)。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