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住持

伏睹圣朝颁赐大宋传灯录云。禅门住持规式。自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怀海创置也。略云。以禅宗自少室至曹溪已来多居律寺。虽住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有规度。常尔介怀。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仪..

草堂

始因罗什法师得名。先是长安自汉废到秦兴三百余年。朝市旷绝。虽数伽蓝归向者少。姚兴世鸠摩罗什(此云童寿)。于大寺中构一堂。以草苦盖于中译经因此名之也。..

病僧得数数食

僧祇云。佛问病比丘。比丘答我病不损先得数数食。时身得安乐。世尊制戒故我病不损。佛言听病比丘数数食。

长跪

即两膝齐着地。亦先下右膝为礼○神足无极经云。月天子即从座起更整衣服。前下右膝。叉手长跪○毗奈耶云。尼女体弱。互跪要倒。佛听长跪。..

察间谍

(间字去声。谓被中间言语斗乱)根本毗奈耶云。朋友不得因他语便相弃舍。若闻他语当善观察(谓征其辞察有罪也)。

波罗提木叉

华言别解脱言解脱者。即戒所感果也。记云。道戒名解脱者。即七支。无表思也。由断惑得名故。若事戒名解脱者。即僧尼受戒随对杀等事不作别别无因别别无果。故名别别解脱○毗尼母云。波罗提木叉者..

长老

长阿含经云。有三长老。谓耆年长老(年腊多者)。法长老(了达法性内有智德)。作长老(假号之者)○譬喻经偈云。所谓长老者。未必剃须发。虽复年齿长。不免于恶行。若有见谛法。无害于群萌。舍..

阿毗昙论云。阿名禅。答谓以断结正观。名禅。

梵云钵多罗。此云应器。今略云钵也。又呼钵盂。即华梵兼名也。钵者乃是三根人。资身要急之物。佛听用二种。注之如左。

长老巡寮

今禅居常式也。僧祇律云。世尊以五事故五日一按行僧房。一恐弟子着有为事。二恐着俗论。三恐着睡眠。四为看病僧。五令少年比丘见佛威仪亦生欢喜故(言寮者。唐韵云同官曰寮今禅居意取多人同居共..

禅带

此坐禅资具也。经云。用韦为之(熟皮曰韦)广一尺。长八尺。头有钩。从后转向前。拘两膝令不动。故为乍习坐禅易倦。用此检身助力故。名善助。用罢屏处藏之。..

钵袋

律云。听作钵袋青色(今呼钵囊也)。

长食

(长字平声)摩得勒伽云。白衣舍。早起作食熟。未食先。留出家人分。是名长食○优婆塞戒经云。若有人能曰曰立要。先施僧食。然后自食如其不违。即是微妙智慧因缘。如是施主施中最上。亦得名为上..

抽坐具

南方以抽坐具为礼。律检无文。按僧史略云。近以开坐具便为礼者。得以论之。昔梵僧到此。皆展尼师坛。就上作礼。后世避烦。尊者方见开尼师坛即止之。便通叙暄凉。又展之犹再拜也。尊者又止之。由..

成就威仪四法

十住断结经云。一不染三有。知之为苦。二我与彼人。苦乐俱然。三常行忍辱。四在上不慢。在下不耻。

出家人统姓

开元录云。秦晋已前。出家者多随师姓。后弥天沙门道安云。凡剃发染衣。绍释迦种。即无殊姓。宜悉称释氏。时皆未然。洎译出阿含经云。佛告比丘。四大河水入海。无复本名。同名为海。四姓之子。于..

城门上天王

僧史略云。唐天宝元年壬子。西蕃五国来寇安西二月十一日。奏请兵解援发师万里累月方到近臣奏且诏不空三藏入内持念玄宗秉香炉不空诵仁王护国陀罗尼。方二七遍帝忽见神人可五百员带甲荷戈在殿前。..

出家三法

什云。出家凡有三法。一持戒。二禅定。三智慧。持戒能折伏烦恼。令其势微。禅定能遮烦恼。如右山断流。智慧能灭烦恼。毕竟无余○道安法师大戒序云。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

持盖

律云。跋难陀比丘持大盖行(似今凉伞也)诸居士遥见谓是官人。皆避道。及近元是比丘。乃讥谦之。佛乃制戒。不应持大盖。若天雨即听(字平声即开许也)。..

出家五法

五德福田经云。一者发心出家。怀佩道故。二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委弃身命。遵崇道故。四永割亲爱。无适真故。五志求大乘为度人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