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钵

佛住王舍城行诸房。见一比丘枕手卧。知而问曰。汝安乐否。答我所枕手。失钵堕地乃破故不乐。佛言听蓄铁钵○钵律有制。听三品量文多不录。..

瓦钵

佛住孙婆白土村。尔时。系婆天神白佛。过去佛皆受用此处瓦钵。佛乃听比丘受瓦钵。

钞云。袜亦是衣○四分律云。寒听着袜(古今注云。自三代及秦皆着角袜。以带结至踝。洎魏文乃。更其样释名曰。袜未也。在脚未也。崔驷铭曰。建子之月。助养和气)○五分律云。外道问衣。比丘不知..

威仪

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

问讯

尔雅云。讯言也○善见云。比丘到佛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否○僧祇律云。礼拜不得如哑羊。当相问讯○地持论云。当安慰舒颜。先语平视。和色正念。在前问讯○僧史略云。如比丘相见云不审。谓..

五观

(观去声。凡吃粥食。先须端想。诵之讫方食。盖自警也)。一计工多少。量彼来处(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及成。用工甚多。一钵之饭。作夫流汗。食少汗多○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

为病人念诵

华严经第十五贤首菩萨品偈云。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没者令随忆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称十念者即是念十声阿弥陀佛(观经云。临终..

卧法

宝云经云。欲卧。身向右边累足。以法衣覆身。正念正知。起明了想。但为长养诸根大种故○瑜伽论问曰。何缘右胁而卧。答与师子王法相似一切兽中。勇捍坚猛。最为第一。苾刍亦尔。发勤精进。勇捍坚..

五戒

谓戒有五也。一不杀。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在家人受。则云邪淫。若出家人受。则云离非梵行缘。一切都断故)。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前四是性戒。后一是遮戒)○法苑珠林八十八云。夫世俗所尚。仁..

畏慎

杂阿含经云。佛告诸比丘。当恭敬住。当常系心。常畏慎。所以者何。若比丘不恭敬。不系心。不畏慎。而欲令威仪足者。无有是处。不备威仪。欲令学法。满者。无有是处。学法不满。欲令五分法身具足..

无常

摄大乘论云。有三种。一念念坏灭无常。二和合离散无常。三毕竟如是无常○唯识疏释。无常有二义。一有生灭体是无常。二无他常故名无常。..

五篇名

一波罗夷(比丘四尼八)二僧伽婆尸沙(比丘十三。尼十七)三波逸提(比丘一百二十。尼二百八)四提舍尼(比丘四尼八)五突吉罗(比丘并尼各一百)六不定七灭诤。..

问出家苦乐

中阿含经云。生闻梵志问佛言。在家出家。以何为苦。佛言在家者。以不自在为苦。谓钱宝谷畜奴婢不增长。因此忧愁。不自在故。苦也。出家者。以自在故苦。谓随顺贪欲嗔恚愚癡。不守禁戒。因此愁戚..

无常院

西域传云。只桓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为凡人内心贪着房舍衣钵道具生恋着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彼常故(今称延寿堂涅槃堂者皆后人随情爱名之也)。..

五趣生死轮

根本毗奈耶律第三十四卷云。佛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园中。时大目乾连。于时中往五道。慈愍观察。至捺洛迦(地狱也。此云无喜乐)见诸有情受种种苦。于四众中。普皆宣告阿难陀言。非一切时处尝有..

问但制七支

优婆塞戒经云。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因根本故。说诸比丘犯有二种。一身犯二口犯故。但制七支也(七支者。谓三身业四口业也)○弥勒问经论云。造作名业○对法论云。身口七支业即自体名业意三业..

无常钟验

唐高僧传云。京大庄严寺释智兴次当打钟。寺僧有兄随炀帝驾幸杨州。在道死。一夕托梦与妻子曰。吾达彭城病亡。以今月初。蒙禅定寺僧智兴打钟声振。地府受苦者皆解脱。吾亦预此。汝可将绢十疋奉兴..

五身

菩萨璎珞经云。一如如智法身。二功德法身。三自法身。四变化法身。五虚空法身。

问坟冢间精神有无

灌顶经云。阿难白佛言。若人命终。造立坟冢。是人精魄在中否。佛言。亦在亦不在。何以故。若人生时不造善根。不识三宝。无善受福。无恶受殃。无善知识。为其修福。是其精魄在坟中。未有生处故。..

无钱决货

法苑云论衡曰。手中无钱之市决货。货主必不与也。夫胸中无学。亦犹手中无钱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