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度师

(术语)如言大导师。言佛菩萨为导众生度生死海者。智度论三十三曰:为世作大度师兴显佛法。

大法雨

(譬喻)大法能慈润枯渴之众,故以譬于雨。法华经序品曰: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同化城喻品曰:普雨大法雨,度无量众生。

大空曼荼罗

(术语)虚空无相寂灭,能现一切之相,曼荼罗之体亦无相寂灭,能成一切之事,故托于虚空之喻,而称为大空曼荼罗。义释十三曰:喻如虚空非众生数而众生所依。(中略)一切众生依正作业皆由此成,..

大忍法界

(界名)言娑婆世界也。璎珞本业经上曰:四非色众生皆以化生,下至五轮际。是为一佛刹,名为大忍法界。

大吉祥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苏珂嚩帝佛刹,为观自在菩萨说大吉祥菩萨所有之陀罗尼。使众生得大富贵。

大安慰

(术语)佛之异名。以佛于一切众生施安乐,使得法喜故也。赞弥陀佛偈曰: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光所至处得法喜,稽首顶礼大安慰。..

大有经

(经名)胜论六句义中之说大有句义者。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一切众生果报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诸佛应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无众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

大心海

(术语)谓佛智之广大也。赞阿弥陀偈曰:集佛法藏为众生,故我顶礼大心海。
五蕴的众生意义

五蕴的众生意义

众生意义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如植物、我们身体里的..

三聚圆戒

(术语)谓三聚戒一一具三聚戒而圆融无碍也。就杀生戒而云,则离杀生之恶,是摄律仪,为长慈悲心是摄善法,为保护众生是摄众生。八宗纲要上曰:此三聚亦圆融行故,三聚互摄。诸戒融通,如不杀生..

三种离菩提障

(名数)离菩提障之三种法门。即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自供养心是也。远离我心者,不由智慧门而求自乐,远离自己贪着之我心也。远离无安众生心者,由慈悲门拔一切众生之苦,远离不安众..

三种阐提

(名数)一、阐底迦,又云断善根阐提。谓乐欲生死而焚烧善根也。二、阿阐提迦,又云大悲阐提。谓菩萨之大悲,度尽众生方证觉果也。三、阿颠底迦,又云无性阐提。谓无毕竟涅槃之性也。..

三种相

(名数)因明列三种相:一、标相,如见烟知为火。二、形相,如长短方圆等之形状。三、体相,即体质。如火以热为体质。【又】智度论所说:一、假名相,世间一切事物及众生,由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
大安法师:众生无明长夜中的智慧火炬

大安法师:众生无明长夜中的智慧火炬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是近代中兴净土宗的一位了不起的祖师。晚清以后,随着国运的衰微,佛教也呈凋零之颓势。印光大师生于乱世,悲愿广大,挽狂澜于既倒,高扬儒佛共弘之幢,其一生所倡导的“敦伦尽..

大方广如来藏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举种种譬喻,说如来藏之义,如来藏者众生烦恼之中具如来法身之德也。

大七宝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失译。说七佛之陀罗尼,能除众生之畏怖。

三缘

(名数)净土门所立,说念佛有三缘之功力:一、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名,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谓众生之三业与佛之三业不相舍离也。二、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
大安法师:这么多佛菩萨,到底要教化众生;的什么?

大安法师:这么多佛菩萨,到底要教化众生;的什么?

佛要教化的众生是什么呢?是刚强众生。我们这些众生都是刚强啊,如生牛皮,骄慢,刚愎自用,自己愚痴透顶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佛要用种种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我等刚强众生。那要调伏刚强众生..
大安法师:然末法众生业障深重,对通途自力法门,难于明了悟证

大安法师:然末法众生业障深重,对通途自力法门,难于明了悟证

《净宗法语大观》※广开净土之要门故使大悲隐于西化,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依心起于胜行,门余八万四千。渐顿则各称所宜,随缘者则皆蒙解脱。然众生障重,取..

三轮

(术语)佛之身口意三业也。佛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又】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众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以佛之意业分别..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