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愿船

(譬喻)佛之本愿譬如船也。净土传曰:菩萨乘大愿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者,无不得生。往生要集中本曰: 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

大愿

(术语)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

大导师

(术语)佛菩萨之德号。以其能导众生使超生死之险难也。无量义经曰:处处为众作大导师,能为生盲而作眼目。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一切大导师。..

大慈大悲

(术语)佛菩萨广大之慈悲也。与乐为慈。拔苦为悲。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中略)菩萨大慈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法华经..

大慈悲

(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大勤勇

(术语)称大日如来师子奋迅之大精进力也。大日经二曰:我昔坐道场,降伏四魔。以大勤勇声,除众生怖畏。是时梵天等,心喜共称说,由此诸世间号名大勤勇。..

大圆觉

(术语)广大圆满之觉,言佛智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修二障。又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下种

(术语)台宗所立种熟脱三时之第一时。于久远之昔闻谈而下一乘之种子也。文句一上曰:众生久远蒙佛善巧令种佛道因缘。六十华严经十(明法品)曰: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此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

下化众生

(术语)菩萨起四弘誓愿,上求菩提,下济众生也。完具此上求下化之二者,名为大菩提心。往生要集上末曰:总言之愿作佛心,亦名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心,别谓之四弘誓愿。九品义曰:菩提心者,觉悟义..

上求菩提

(术语)对于下化众生而云上求菩提。向上而求菩提,向下而化众生也。上求菩提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是为菩提心,菩萨之万行不出此二者。止观一上曰: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发菩提心。..

上求本来

(杂语)与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同。本来为众生之真性,即佛性菩提也。

大摄受

(术语)佛之德号。谓佛以大慈悲摄受一切众生也。赞阿弥陀偈曰:稽首清净大摄受。

大众生弥卢

(明王)谓不动尊也。见底哩三昧耶不动念诵法。梵Meru。

大悲代受苦

(术语)言菩萨之大悲心代众生受地狱之苦也。请观音经曰:众生若闻名,离苦得解脱,亦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智度论四十九曰:佛自说,本愿大心为众生故,所谓为一一人故于无量劫代受地狱苦,乃..

大悲者

(菩萨)指大悲菩萨而云。即观音菩萨也。请观音经曰:一切佛兴世安乐众生故,异口各各身端坐金刚座,口出五色光莲华叶形舌,赞叹大悲者调御师子法。..

大悲心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论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大海印

(譬喻)大海之水面印现森罗万像。以譬菩萨之三昧含藏一切诸法,是名海印三昧。大集经十五曰:喻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道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萨亦复如是,得大海印三..

大乘二种成佛

(术语)于大乘之法,立一切众生悉皆成佛上,有二种之别。生得成佛者。言众生之心性清净。自可成佛也。修得成佛者。言遇教化。始修佛道。而得成佛也。..

大乘

(术语)Manāyāna,梵语摩诃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此中有一..

大哉解脱服

(术语)赞叹袈裟德之偈文。出于善见论。度人而授袈裟时诵之。法苑珠林二十二曰:然后和尚为着袈裟,当正着时依善见论复说偈赞云: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