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众生

即以狗、鸟、毒蛇、野干、失收摩罗、猕猴等六种众生,比喻眼、耳等六根。据杂阿含经卷四十三载,佛陀以六众生比喻六根,并以坚柱比喻身念处,而谓此六众生系于坚柱上,虽各用其力欲向所乐之处,..

六神通

梵语sad abhijāh。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

六界聚

界,界分之义;聚,聚集之义。谓众生之身乃六大之聚集(假合)而各有分齐(限量)。据中阿含经卷二十一说处经载,佛命阿难当为诸年少比丘讲说众生之身为六大假合,使其舍诸欲而修梵行,即:(一)..

六念

(一)梵语 sad anusmrtayah,巴利语 cha anussati-tthānāni。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慈大悲无量功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能利益大地众生。(三)念僧..

六即佛

天台宗就佛而判立六即位,称为六即佛。据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卷上载,六即佛即:(一)理即佛,又作理佛,指一切众生。盖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之理,与诸如来无二无别,皆即是佛,故称理即佛。(二)名字..

六生喻

即以狗、鸟、毒蛇、野干、失收摩罗、猕猴等六种众生比喻六根。出于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俱舍论卷三十称之为六生喻经。(参阅“六众生”1292) p1255 ..

天鼓

指置于忉利天善法堂之大鼓。此鼓由天之业报生得,不击而能自出妙音,警醒放逸之天众,闻者皆生慎恶好善之心。此外,又称天人所持之鼓为天鼓。复因天鼓音声无主无作,无起无灭,能利益无量众生,..

天眼明

梵语cyuty-upapāda-jāna-sāksāt-kriya-vidyā。阿罗汉所得三明之一。又作生死智证明、死生智明、天眼智。即于一切众生之死时生时、善色恶色、上色下色,皆悉了知,并了知众生依身、口、意三..
高僧语录:谛闲大师说佛与众生觉性本来平等

高僧语录:谛闲大师说佛与众生觉性本来平等

高僧语录:谛闲大师说佛与众生觉性本来平等欲免轮回之苦果,须植菩提之正因。(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谛闲大师全集》: 诸佛众生,觉性本自平等;六凡四圣,迷悟乃有阶差。我人祗由无始不觉,..

内秘

谓内秘菩萨为自利利他之大行而外现小乘声闻自利之相。此因菩萨知众生畏于大智而乐闻小法,故作声闻、缘觉等二乘人,以方便化诸众生,如富楼那比丘、舍利弗等即是。法华玄义卷六(大三三·七五六..

内界

“外界”之对称。(一)众生之身心分内外二界,无形之心意为内界,有形之身体为外界。 (二)六界中地、水、火、风、空等五界为外界,第六之识界为内界。 p1236 ..

内外不二门

十不二门之一。天台宗荆溪湛然所立。谓依智妙及行妙之义,而论内外境之不二。外境,指众生、诸佛及依报;内境,指自己之心法。观内外二境,而使其相互融合,入于不二之妙,称为内外不二门。即托..

五观

(一)五种观法。即:(一)真观,谓观真谛之理而断见思惑之空观。(二)清净观,谓于既除见思惑之清净身,断尘沙惑之假观。(三)广大智慧观,谓断无明惑而得广大智慧之中观。(四)悲观,谓以上三观观察..

五蕴魔

四魔之一。又作蕴魔、五阴魔、五众魔、身魔。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使有情众生受种种障害,故称五蕴魔。(参阅“四魔”1854) p1213 ..

五蕴喻

据大庄严经卷十二载,众生皆由色、受、想、行、识五法积聚而成身,故佛为频婆娑罗王说世间诸法皆非坚实,而以喻说之,即:(一)色如聚沫喻,色指众生色身,沫即水沫。谓沫因风吹水成聚,虚有相状..

五愿

菩萨所起之五种愿心。即:(一)发心愿,谓初发无上大菩提心。(二)生愿,谓为利他,愿未来世生于善趣。(三)境界愿,谓为利他,求于未来世得知五无量境界(众生境无量、世界无量、法界无量、调伏界..

五类说法

将华严经一经说法之类别分为五种,称为五类说法。依华严经疏卷一载,即:(一)佛说,如阿僧祇品、随好品等为佛所亲说。(二)菩萨说,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为诸大菩萨所说。(三)声闻说,如入法..

五浊增时

五浊指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住劫中,自人寿二万岁为五浊之始,初则其浊轻微,其后随时代之变化,五浊渐增,至今日末法浇薄之世,五浊愈益炽烈,故称为五浊增时。 p1203 ..

五浊

梵语paca kasāyāh。又作五滓。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五浊即指:(一)劫浊(梵kalpa-kasāya),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

五种说法

又作如来五种说法。谓佛以言说、随宜、方便、法门、大悲等五力而说法。(一)言说力,谓如来虽以言音宣说三世、世出世、有罪无罪、有漏无漏等法,然其言说乃不坏法性,亦不著于不坏法性之妙说。(..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