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接

引导接取。又作引摄。其义有三:(一)指佛力摄取救济众生,令生佛国。 (二)又作迎接。谓佛菩萨来迎,引导佛子往生净土。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一中):“弥陀如来之本愿故,与诸菩萨、百千比..

幻垢

有情众生之身心为六大假和合而成,无实如幻,有漏而不净,故称幻垢。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四下):“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p1391 ..

幻门

幻化之法门。据法华玄义释签卷四之一(科本)所载,菩萨以幻化之法门破除众生之幻惑,以幻大悲利益幻含识,自他功毕,而于幻涅槃得无所得。 p1391 ..

火

指木火箸。又作火栝。菩萨誓愿度尽一切众生,倘众生不尽,誓不成佛。若众生未度尽,而自先成佛者,即如以木火箸取薪,烧薪未尽,而火箸已燃尽。故以火[木*忝]譬喻之。[往生论注卷下、寂照堂谷..

天台四释

天台宗智顗大师解释法华经所用之四种方法。又作天台四大释例、四大释例、四种消释、四种消文。即:(一)因缘释,又称感应释。就佛与众生之关系因缘而作解释。谓教法系由感应道交而兴起,以四种悉..

化应身四句

佛为救度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之身,变现为佛形者,称为应身;变现为异形者,称为化身。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列举出四种化应身,而有化应身四句。即:(一)化身非应,谓佛为救度众生而随类变现龙、鬼等..

化缘

(一)指教化之因缘。以众生有受教之因缘,故佛、菩萨即现世说法,待因缘尽,佛、菩萨则入灭。[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 (二)指化益之机缘。能接受佛、菩萨教化利益之众生根机,成为说法之因缘,故..

化仪

谓佛陀化导众生之形式方法。教化众生之经典内容,称为化法。化法有如药味,化仪有如药材,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方可奏效。天台智顗立顿、渐、秘密、不定等四教为化仪四教,藏、通、别、圆四教为化..

化现

指化现形像。即佛、菩萨为救度众生,变化成种种形像,示现于此一世间。(参阅“权化”6891) p1327

化色

佛菩萨为方便教化各类众生,遂以神通力变作种种之形体,称为化色。 p1324

化他寿

“自证寿”之对称。西方无量寿佛之无量寿,可以无限地度化众生,故称化他寿。(参阅“自证寿”2536) p1323

化他

教化他人。“自行”之对称。为“利他”之同义语。谓佛菩萨等教化众生,使之离恶向善。(参阅“自行”2521) p1323

(一)梵语sādhya。指教导众生,使其转化改变。即普通所谓之教化、劝化(劝入正道)、化导、化益(利益教化)、化度(教化济度)等。教化他人者,称为“能化”;被教化者,称为“所化”;佛陀则..

分段轮回

指三界众生之生死轮回。分段,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三界众生各以果报之不同,生生世世,各现其身形寿命之差别相,沉浮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中而流转不息。(参阅“分..

分段生死

二种生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生死。为“变异生死”之对称。分段,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盖三界众生所感生死之果报各有类别、形貌、寿量等之限度与差异,故称分段生死。又作分段..

分身摄化

谓佛菩萨等变化成各种身,依众生之根机而广行化导。又作分身遣化。佛为摄取十方有缘之众生,起大慈悲,以方便示现种种身,是即分身如来。又如观世音菩萨分三十三身,地藏菩萨现六道身等,皆以慈..

分身

指分身化现,或指其化身。诸佛、菩萨由于慈悲,用种种方便法门,化身至各处教化众生;故分身乃是为教化、摄取众生而起,称为分身摄化。[法华玄义卷七] p1319 ..

六难

指修梵行、向菩提道者之六种难处。即:(一)佛世难遇,谓诸佛不常出世,众生悬远难遇;纵使诸佛出世,若众生不修胜因,不行众善,亦不得遇。(二)正法难闻,谓虽值诸佛出世,然因机缘之违逆、身体..

六无减

得道开悟之后,永不退减之六种功德。为般若经所说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六种。即:(一)欲无减,欲度脱众生之欲心永不退减。(二)精进无减,为度众生勤而不倦之精进心永不退减。(三)念无减,忆念三世诸..

六恶

指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等六者。即:(一)恶时,指五浊中之劫浊,即恶众生、恶见等四浊起时。(二)恶世界,即娑婆世界。(三)恶众生,即众生浊,谓由见浊,烦恼浊而起..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