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孙

弟子之弟子,称师孙。《敕修清规·尊宿迁化·祭次》有师孙。又见〈小师〉处。

《敕修清规·沙弥得度》云:“作梵阇梨,鸣大磬作梵。”又〈法器章〉云:“磬,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直殿者鸣之;唱衣时,维那鸣之;行者披剃时,作梵阇梨鸣之。”《祇..

耆旧

《敕修清规·日用轨范》云:“古云:衩袒登溷,草履游山,莫践法堂,回互耆旧。”《校定清规·参前特为新旧人汤》云:“请西堂或大耆旧一人相伴。”《备用清规·交代茶》云:“随令茶头请两班耆..

施食

涅槃经云。佛化旷野鬼神。为受五戒讫。白佛言。我及眷属。惟食腥血今佛戒我不杀。云何存济。佛言从今当敕声闻弟子随有修行处。悉令施汝饮食。于是制戒。从今比丘当常施旷野鬼神食。若有住处不能..

弟子事师

摄大乘论云。始终承奉不相离异名事○四分律云。弟子看和尚当具四心。一亲爱。二敬顺。三畏难。四尊重侍养承接。如臣子之事君父。如是展转相敬重赡视能令正法久住。增益广大○尸迦越经云。弟子事..

弟子

求法传云。梵云室洒。此云所教。旧云弟子○南山钞云。学在我后。名之弟。解从我生。名之子。即因学者以父兄事师。得称弟子。又云徒弟。谓门徒弟子略之也(司马彪曰徒弟子也)。..

度恶弟子

优婆塞戒经云。宁受恶戒一日中断无量命根。终不畜养弊恶弟子。不能调伏。何以故。是恶律仪殃齐(去声)自身。畜恶弟子。不能教诲。乃令无量人作恶。能谤无量善妙之法○菩萨善戒经云。度恶弟子。..

代礼

若此方俗之传拜也。十诵律云。弟子游方。和尚知彼有灵蹤圣像名德人。和尚令传礼于彼。其弟子得侧身受和尚礼。

指果

月上女问舍利弗。言佛弟子当住何处。答曰。当住涅槃夫比丘既落发披衣。梵云。室罗未尼。唐言。求寂灭洎受戒已名邬波三钵那唐言近圆。圆寂。皆涅槃故。释子死之所归即涅槃为果。..

度弟院

忠曰:“未详何义,盖对十方剎为言,则己所度之弟子令住持之,甲乙而传者。”又见〈称呼类·度弟〉处。义堂《日工集》云:“神崎某,以寺施与,余坚却之曰:‘凡今时以度弟院为资者,天下皆是也..

分座

《敕修清规》云:“前堂首座,表率丛林,人天眼目,分座说法,开凿后昆。”分座本迦叶缘。《中本起经》云:“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众说法,天龙鬼神、四辈弟子,严整具足。于时摩诃迦叶垂..

弟子

《维摩经孤山垂裕记》云:“所以称弟子者:言弟,则显师之谦;言子,则彰我之敬。谦敬俱陈,故言弟子。所以自称为弟子,师亦谓之为弟子,故知其名含谦敬也。”《维摩经慧远义记》云:“声闻学在..

禅鞠

《释氏要览》云:“禅鞠,毛毬也,有睡者,掷之令觉。”《十诵律·说,见〈禅镇〉处。《智度论》云:“菩萨供给坐禅者衣服、饮食、医药、法杖、禅鞠、禅镇,令得好师教诏,令得好弟子受化,与骨..

八犍度

[出八犍度论]梵语犍度。华言法聚。谓佛弟子迦旃延。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故名八犍度论。(梵语迦旃延。华言不定。佛十大弟子中之一也。)一杂犍度如经为声闻说四善根及四圣果有余无余涅槃..

内五法

[出难提释经]经云。佛于俱舍犁国坐夏将竟。难提以久不见佛。特往瞻礼。佛告难提云。汝若见我。若不见我。常当行内五法。然此五法。亦名内五事。皆称内者。以此五法。皆从心发故也。一舍不信意谓..

五人说经

[出大智度论]一佛说谓如来出现于世。为度众生。广说种种诸经。但自金口所宣者。是名佛说。二弟子说弟子即声闻缘觉菩萨等诸大弟子也。谓佛在世时。承佛加被。各运神通。随机演教。化度众生。是名..

三辈事佛

[出分别经]一为么弟子事佛经云。何谓魔弟子事佛。佛言。虽受佛戒。心乐邪业。不信正道。不知有罪恶之报。假名事佛。常与邪俱。是名魔弟子事佛。二为天人事佛经云。何谓天人事佛。佛言。受持五戒..

一时

[出各经之首]一时者。佛与第子说听和合之时也。是故诸经之首。皆言一时。法华文句云。闻持和合非异时。是也。(闻持者。弟子从佛闻法而受持也。)..

舍利弗尊者

舍利弗尊者,因入城遥见月上女出城。舍利弗心口思惟:此姊见佛,不知得忍不得忍否?我当问之。才近便问:「大姊往甚么处去?」女曰:「如舍利弗与么去。」弗曰:「我方入城,汝方出城,何言如我..

司空本净禅师

司空山本净禅师者,绛州人也。姓张氏。幼岁披缁于曹溪之室,受记隶司空山无相寺。唐天宝三年玄宗遣中使杨光庭入山,采常春藤,因造丈室。礼问曰:「弟子慕道斯久,愿和尚慈悲,略垂开示。」师曰..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