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广利

指利今、利后。华严经疏卷一谓:(一)佛陀在世时,当机之众,闻法悟道,获得大利益,此称利今。(二)佛陀示寂之后,一切众生亦得闻经受法,修行悟道,获得大利益,此称利后。 p238 ..

二始

指小乘与大乘之始,为天台宗之说法。(一)佛陀在鹿野苑说阿含经,此乃小乘教之始。(二)佛陀在寂灭道场说华严经,此则为大乘教之始。 p200 ..

二足尊

佛陀之尊号。谓于人中之最尊最贵者。又二足譬福、智二者,以佛圆满福、智之二足,故称二足尊。禅苑清规卷九沙弥受戒文(卍续一一一·四六三上):“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

二足

(一)人有两足,故谓人为二足。 (二)福与智。六度之中,般若称为“智足”;施、戒、忍、进、禅等五度,称为“福足”。佛陀圆满福、智二足,为人中之尊,故敬称为两足尊。 p198 ..

二乘

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一)指大乘与小乘。佛陀一代所说之教法可大别为大、小二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北本大..

九辙

九种轨辙之意。即僧睿判释法华经时所立之九科。据法华传记卷二僧睿传载,僧睿为鸠摩罗什之门人,罗什尝命僧睿开讲法华经,僧睿乃将全经分为九辙,即:(一)昏圣相扣辙,即序品。(二)涉教归真辙,..

九会

(一)指金刚界之九会曼陀罗。(参阅“金刚界曼荼罗”3547) (二)九会说,乃指佛陀说华严经之会座而言。新译华严经谓共七处九会;但旧译华严则谓有七处八会。 p151 ..

九品觉王

“觉王”即佛陀。“九品”为净土世界之九种品位。阿弥陀佛为净土世界之教主,故称九品觉王。 p142

一期纵横

天台宗之判教语。天台宗将佛陀一代之说法判为五时四教。一期,指佛说法度生之时间;纵横,指五时四教。五时乃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时等,以其说法有次第,故谓之纵;四教为化法之藏..

一唾消世界火

乃佛藏经中所列之譬喻,系譬喻佛陀说无生无灭法以令人信解,其事甚为希有。诸经论列举之譬喻有若干事例,“一唾消世界火”即其中之一。佛藏经卷上(大一五·七八三上):“譬如有人嚼咽须弥,能..

一音教

佛陀以一种语言演说一切法之意。又作一圆音教、一音说法。谓佛唯以一音说法,然众生随其根性之别,而有大小、空有、顿渐等教义之异解,故又称一音异解。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大二七·四一○上)..

一名无量义

于一名词中,具有无量无边之义理。反之,一件事物有无量无边之名称,则称一义无量名。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迦叶菩萨品(大一二·五六三下):“于一名法说无量名,于一义中说无量名。”此谓佛陀能..

一心归命

乃专注一心,归向佛陀教法之谓。天亲之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下):“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p26 ..

一化

(一)指佛陀一代之教化或一时之教化。观经妙宗钞有“一时一化”之语。(二)同一化益之意。法华文句记卷七中(大三四·二八五中):“若会已后,同沾一化;民无二主,国无二王。” p21 ..

一念随喜

谓听闻佛法之时,生起信仰、欢喜之一念。或谓一心尊仰佛陀而皈依之。[法华经法师品] p51

一味

梵语 eka-rasa,或 vimukty-eka-rasatā。指所有一切事(诸现象)理(本质)均平等无差别。通常指佛陀之教法而言。宝性论卷三(大三一·八三五下):“于如来法身无漏界中,一味一义,不相舍离..

广律四部译传次第

子题:十诵律、四分律、僧祇律、五分律、弗若多罗、多罗、鸠摩罗什、罗什、昙摩流支、流支、卑摩罗叉、佛陀耶舍、耶舍、赤髭毗婆沙、竺佛念、道含、笔受、法显、佛陀跋陀罗、跋陀戒本疏·解今题..

三宝名义

子题:佛、佛陀、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法、达磨、昙无、昙摩、僧、僧伽、和合众、宝有六义戒本疏·释皈敬偈:“且夫三宝三缘不同。初名义者,自可如常,不学不知,故须略引。(一、释..

五戒示相教诫

子题:在家人五戒、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行事钞·导俗化方篇:“智论,戒师应语言:‘汝优婆塞听,是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为优婆塞说五戒法相,汝当听受。尽形寿不杀生,..

少林寺

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天竺僧人佛陀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