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

(一)即唐代江西道一禅师,俗姓马,故称马祖,又称马师、马大师。[景德传灯录卷六](参阅“马祖道一”4347)(二)梵名 A?vajit。译为马胜,乃佛陀最先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增一阿含经卷三](参..

马师

(一)即唐代江西道一禅师,俗姓马,故称马祖,又称马师、马大师。[景德传灯录卷六](参阅“马祖道一”4347)(二)梵名 A?vajit。译为马胜,乃佛陀最先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增一阿含经卷三](参..
佛陀最初发菩提心的因缘

佛陀最初发菩提心的因缘

《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记载:喜王菩萨问佛陀:“您最初是以什么因缘发菩提心的?”佛陀说:“往昔,我因为恶业而转生到马车地狱,在地狱中和同伴拉马车。同伴因为力量弱,拉不动马车。狱卒用铁叉..

勒那阇耶

为佛陀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之名。勒那阇耶曾舍身救助五人,令免没入海中。据贤愚经卷十勒那阇耶品所载,此五人,即佛陀成道后最先化度之五比丘。勒那阇耶品亦即佛陀叙说与五比丘之宿世因缘。 p4391..

勒那阇耶

为佛陀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之名。勒那阇耶曾舍身救助五人,令免没入海中。据贤愚经卷十勒那阇耶品所载,此五人,即佛陀成道后最先化度之五比丘。勒那阇耶品亦即佛陀叙说与五比丘之宿世因缘。 p4391..

勒那跋弥

梵名 Ratnavarman。意译宝铠。系佛陀过去世为迦良那伽梨(意译善事)太子时之父王。据贤愚经卷九善事太子入海品所载,提婆达多常欲加害佛陀,佛陀却常怀慈愍心,阿难疑而发问,佛陀遂为说此本生..

勒那跋弥

梵名 Ratnavarman。意译宝铠。系佛陀过去世为迦良那伽梨(意译善事)太子时之父王。据贤愚经卷九善事太子入海品所载,提婆达多常欲加害佛陀,佛陀却常怀慈愍心,阿难疑而发问,佛陀遂为说此本生..

勒叉那

梵名Laksana,巴利名 Lakkhana。意译护也。为佛陀弟子之一。勒叉那比丘曾与目犍连共往王舍城,乞食途中,目犍连忽然微笑,勒叉那深觉疑惑,后目犍连遂于佛前回答,系因当时见他道众生受种种苦,..

勒叉那

梵名Laksana,巴利名 Lakkhana。意译护也。为佛陀弟子之一。勒叉那比丘曾与目犍连共往王舍城,乞食途中,目犍连忽然微笑,勒叉那深觉疑惑,后目犍连遂于佛前回答,系因当时见他道众生受种种苦,..

草座

又作茅座。法会时,于佛前长老所用座具之一。乃依佛陀成道时敷吉祥草之典故而来,后世所用之草座,模仿吉祥草之形状,垂丝于四周,纵约四十公分,横约二十公分,两片相联而为褥座,收时则叠,其..

草座

又作茅座。法会时,于佛前长老所用座具之一。乃依佛陀成道时敷吉祥草之典故而来,后世所用之草座,模仿吉祥草之形状,垂丝于四周,纵约四十公分,横约二十公分,两片相联而为褥座,收时则叠,其..

草木

譬喻受佛陀教法之一切众生,犹如受雨水滋润之草木。(参阅“三草二木”603) p4312

草木

譬喻受佛陀教法之一切众生,犹如受雨水滋润之草木。(参阅“三草二木”603) p4312

般阇罗国

般阇罗,梵名Pacāla,巴利名同。又作般遮罗国、般阇荼国、般遮耶国、般沙罗国。为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中印度,隔着恒河,与居楼国(梵 Kuru)相望。般阇罗,意译作五执、五不动,本为地..

般阇罗国

般阇罗,梵名Pacāla,巴利名同。又作般遮罗国、般阇荼国、般遮耶国、般沙罗国。为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中印度,隔着恒河,与居楼国(梵 Kuru)相望。般阇罗,意译作五执、五不动,本为地..

般若经典

阐说般若波罗蜜深理的经典之总称。旧译为般若波罗蜜经,新译为般若波罗蜜多经。有数十部,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般若心经、金刚经等均属之。 关于般若经典之弘通,在印度方面,..

般若经典

阐说般若波罗蜜深理的经典之总称。旧译为般若波罗蜜经,新译为般若波罗蜜多经。有数十部,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般若心经、金刚经等均属之。 关于般若经典之弘通,在印度方面,..

般若时

天台宗所立五时之第四。佛陀宣说方等经后之二十二年间,即说诸部般若经之时期,故依经名而立名。(参阅“五时八教”1132) p4307

般若时

天台宗所立五时之第四。佛陀宣说方等经后之二十二年间,即说诸部般若经之时期,故依经名而立名。(参阅“五时八教”1132) p4307

象征

世界诸宗教皆有其象征性之器物或符号,以表达其中心思想,佛教使用之象征物颇多,然最早以空座、足迹、法轮等来象征佛陀。由中印度山琦(梵 Sānchī)与巴赫特(梵 Bhārhut)之浮雕中,可知早..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