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华众

(术语)往生极乐者,化生于清净之莲华,具七种净法,是曰净华众。愿生偈曰: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无上方便

阿弥陀佛发愿,以方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极乐净土;盖一切善巧方便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方便。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下(大四○·八四二中):“此中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

无上方便

阿弥陀佛发愿,以方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极乐净土;盖一切善巧方便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方便。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下(大四○·八四二中):“此中言方便者,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

净土宗

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之宗派。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净土乃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即清净功德所庄严之处所。又称莲宗,盖东晋慧远在庐山结白莲社,取义生西方净土者皆由莲花所化生,..

净土宗

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之宗派。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净土乃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即清净功德所庄严之处所。又称莲宗,盖东晋慧远在庐山结白莲社,取义生西方净土者皆由莲花所化生,..

鱼母

(譬喻)弥陀佛以念力住持极乐国土,譬之鱼母之念持其子也。净土论注上曰:住持者,如黄鹤持子安千龄更起,鱼母念持子迳泶不坏。

鱼母

(譬喻)弥陀佛以念力住持极乐国土,譬之鱼母之念持其子也。净土论注上曰:住持者,如黄鹤持子安千龄更起,鱼母念持子迳泶不坏。

念佛镜

念佛镜序无为子杨杰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则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转轮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

念佛镜

念佛镜序无为子杨杰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则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转轮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
第十九节 求证极乐的唯一途径

第十九节 求证极乐的唯一途径

第十九节 求证极乐的唯一途径不执着一事一物,也不被一事物所束缚无牵无挂,这就是求证极乐的唯一途径。/佛陀位于恒河旁的柯沙毗城南一百多里的地方,就是舍卫城。此城就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脚旁。..

最后十念

(术语)临命终时,念佛十遍也。此据观无量寿经所谓愚人临终十念,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罪生于极乐之说。

最后十念

(术语)临命终时,念佛十遍也。此据观无量寿经所谓愚人临终十念,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罪生于极乐之说。

智辩无穷愿

(术语)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三十。令极乐往生人得智辩无穷之德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智辩无穷愿

(术语)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三十。令极乐往生人得智辩无穷之德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无极之体

(术语)极乐净土众生之身体,达悟涅槃无极之理之身也。无量寿经曰: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无极之体

(术语)极乐净土众生之身体,达悟涅槃无极之理之身也。无量寿经曰: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无生宝国

(杂名)极乐无四六回生之生死,故云无生宝国。法事赞曰:无漏无生还即真。往生礼赞曰:无生宝国永为常。

无生宝国

(杂名)极乐无四六回生之生死,故云无生宝国。法事赞曰:无漏无生还即真。往生礼赞曰:无生宝国永为常。

无生之生

(术语)如化身示现于娑婆,众生往生于极乐,为离六道四生生之生,故云无生之生。

无生之生

(术语)如化身示现于娑婆,众生往生于极乐,为离六道四生生之生,故云无生之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