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功归己

(术语)天台所立观行五品位中,第三说法品之位,行者说法教化人,则其功德归己,内心之观解益明云。文句记六上曰:实病既愈,权疾亦痊,岂一代化功全任实行。止观七下曰:更加说法,转其内解导..

心无畏故

(杂语)大日经曰:心无畏故,能究竟净菩提心。行者观心月,泰然无所畏惧,谓之心无畏。以心无畏之故,得净究竟圆明之菩提心也。

心眼

(术语)观念之心,能照了诸法,故曰心眼。观无量寿经曰: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往生要集中本曰:行者以心眼见于己身,亦在于彼光明照中。..

内心大莲华

(术语)称行者之肉团心也。大日经二曰:内心大莲华,八叶及须蕊。

止观行者

(杂名)修天台止观法之行者也。止观之行法有四种,称为四种三昧。

六无畏

(名数)真言行者于地前三劫所得之利益也。

方便行信

(术语)谓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第二十方便之愿所誓要门,真门,行者之行与信也。第十九愿要门之行曰:修诸功德。信曰:至心发愿欲生。真门之行曰:植诸德本。信曰:至心回向欲生。..

不思议缘起

(术语)曼荼罗之法,以三密之方便为缘,行者之观心为因,而现普门海会诸佛之境界。曾非思议之境,故云不思议缘起。

不坏句

(术语)称阿之一字。以此为金刚不坏之体性故也。大日经二曰:行者谛思惟,当得不坏句。

五瓶灌顶

(修法)以五瓶之水灌顶,谓五智如来之智慧,注于行者之头上也。

五佛灌顶

指密教仪式中,以五瓶香水象征佛智,洒灌在行者头上,此有受职与结缘两种。 p1095

五方便念佛门

凡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五方便门,尾题作五方便念佛观门。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系阐说念佛五门及其入方便之次第等。初说行者念佛时从浅入深之次第,即凝心禅、制心禅、体真禅、方便随缘..

黧奴白牯

禅林用语。黧奴,又作狸奴、狸奴,猫类。白牯,白牛。均系无知之动物。禅宗多用以比喻根机卑劣、不解佛法之人。景德传灯录卷十池州甘贽行者(大五一·二七九中):“于南泉设粥云:‘请和尚念诵..

惊觉

谓惊动觉醒。有二义,一谓诸佛令众生于不觉与昏眠中觉醒,一谓劝请诸佛从定而起,以救护众生。大日经疏卷九载,诸佛惊觉众生,因一切众生皆在无明中昏睡不觉,故如来以诚言感动之,使得醒悟。金..

不思议缘起

指密教曼荼罗法。行者以三密方便为缘,以观心为因,而现普门海会诸佛之境界,为非思议之境。 p981

劝进

与“劝化”同义。谓劝诱策进,即劝化使入佛道。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下):“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善导之观经序分义(大三七·二六○上):“言劝进行者,此明苦法..

乞食四分

据宝云经卷八载,佛制乞食之法,一日之中,必以七家为限,为无多贪之故。又比丘须将乞得之食物分作四分,故称乞食四分。四分即:(一)一分奉同梵行者,同梵行者,即同修净行之人。凡乞食时,必有..

女犯

指僧对女子犯“不邪淫戒”条。御传钞卷上(大八三·七五○下):“行者宿报设女犯,我成玉女身被犯,一生之间能庄严,临终引导生极乐。” p918 ..

下地粗苦障

又作下地粗苦障。乃“上地静妙离”之对称。属无间道之三行相。指行者在三界九地,以有漏智断修惑时,厌下地欣上地所作之观法。即观下地之粗、苦、障等三烦恼而厌之;观上地之静、妙、离等三解脱..

三缘

又作摄取三缘。乃指亲缘、近缘、增上缘,即念佛之行者被阿弥陀佛光明所摄之缘由,共有三种。此语系出自善导之观经疏定善义卷三。(一)亲缘,行者口称名号,身礼敬佛,心默念佛,而佛闻其称名,见..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