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良:“五重唯识”观辨析

林国良:“五重唯识”观辨析

【摘要】五重唯识观以有为、无为一切法为所观境,以慧心所为能观体;以三自性理论为观法之总纲,以五法理论和心识结构理论(三分或四分说)为观法之具体展开,破遍计所执性,层层遣依他起性,最..
麻天祥:慧思住光山年表考析

麻天祥:慧思住光山年表考析

慧思住光山年表考析麻天祥慧思在光山的资料大体上出自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七《慧思传》、苏轼关于大苏山之诗叙,以及山顶存留的石刻。而慧思的自述应当说是最可信的证据。慧思在《南岳思大禅师..
黄国达:灭苦之道

黄国达:灭苦之道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开启了生命的觉醒与解脱之门,而当时佛陀是在领悟了离苦行、乐行两边的中道法,以智慧观察十二因缘,破无明、断爱取,而息灭生死的大苦。由十二因缘的观察,可以明白:苦的..
林国良:略谈宗教需要与宗教感情

林国良:略谈宗教需要与宗教感情

一早年看外国文学作品时,经常看到作者说:宗教需要是人类普遍的需要,宗教感情是人类普遍的感情。当时很不理解,也很不以为然。对于我们这样在无神论氛围中长大的一代人来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
第三卷 决疑论 中阴异同类

第三卷 决疑论 中阴异同类

中阴异同类(七问七答)问:经上说的中阴身是什么?答:就是人死去之后的神识,如《大般涅槃经》所说。经文大意说:临命终时,亲属围绕哭泣,其人惊慌恐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一生所作的善恶业力,全都显..
净土法门法语:有福报让给一切大众去享这就叫学佛

净土法门法语:有福报让给一切大众去享这就叫学佛

1我们学佛,应当要学释迦牟尼佛。佛一生布施智慧,这是法布施,布施智慧里面也包括了财布施,为什么?财里面有内财,有外财;身外之物是外财,我们身体劳力是内财,用自己的身体劳力,完全是义..
佛学文化——做人十不要

佛学文化——做人十不要

1、不要自视清高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谦卑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修养。摆正自己的位置,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2、不要盲目承诺言必信行必果,种下行动就会收..
阿姜查尊者:修行一定要有因果的观念,在自己身上下工夫的人,一定可以获得解脱

阿姜查尊者:修行一定要有因果的观念,在自己身上下工夫的人,一定可以获得解脱

人的本性似乎乐于犯错,虽然我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结果,但是却沈迷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喜欢扭曲的结果,但是我们却喜欢错误的行为模式。这绝非正见。事情不会突然出现,事出一定有因,不可能有果..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想学、真正想修,佛菩萨一定照顾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想学、真正想修,佛菩萨一定照顾

1我们请善知识,用什么方法请?是不是我们对他很礼遇,对他供养很丰富,让他生活过得很自在,是不是这些?不是的。真正的善知识,绝对不会计较供养、不会计较享受。2你看李老师在台中四十年,他..
金刚经感悟偈

金刚经感悟偈

金刚经感悟偈 最近一年的时间,末学都在背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虽然还没有从头到尾的背完,但是也受益匪浅。书读千遍其意自现,我们反复背诵,不断思考经文的义理,自然会不断有一些感悟和..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