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禅: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无论是古代的经书还是史书,都强调这一点。可以说这也是一种矛盾,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安乐,却不知安乐只能让我们退化。而忧患,忧劳,..

一日禅:觉知每一念 莫向外求

一切都要靠自己,靠自觉,佛向自心求,一切都要返求诸己,不要向外驰求。外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自己的方寸之地才是宝藏,只有打开自己这个宝藏才会有受用。打开自己这个宝藏,就有取之不尽、..

一日禅:随遇而安

即使有恩于人,也不要期望别人的赞誉与回报;即使命运多舛,也不要熄灭希望之灯;即使遭人顶撞,也不要小肚鸡肠、记挂于心;即使略有成就,也不要就此满足、自我陶醉;即使蒙受不白之冤,也不要..
达摩难陀长老:第十二品 自己品

达摩难陀长老:第十二品 自己品

第十二品 自己品没有子息的王子贪婪的比库比库尼的儿子死得不是时候的信徒僧团不和的故事嫉妒的比库受妓女保护的信徒精进的比库没有子息的王子人若知道自爱,就应该妥善保护自己,在人生的三个阶..
身为大乘佛教徒,应以大士道的发心而皈依

身为大乘佛教徒,应以大士道的发心而皈依

身为大乘佛教徒,应以大士道的发心而皈依大士道皈依的动机不是为了自己一人的利益,而是愿遍虚空的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证得究竟佛果。这是大乘显宗和密宗修行者的皈依。身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应以..
杂阿含经 第十六卷

杂阿含经 第十六卷

杂阿含经 第十六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杂因诵第三品之四(四○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思惟世间而思惟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往诣食堂。敷..
达摩难陀长老:佛陀在哪里?

达摩难陀长老:佛陀在哪里?

人们常问:佛陀到底去了哪里,或是他现在在何方?如果你还未体验过精神上的生活,你就很难找到这问题的答案。因为世俗的生活经验,无法让我们真正地了解 佛陀\这个概念。一些传教士告诉佛教徒:佛陀不..
大安法师:不念佛的时候能否达到不起杂念

大安法师:不念佛的时候能否达到不起杂念

问: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不念时还有杂念。这是工夫不到家,那么继续念佛,能否达到不念时也不起杂念呢?大安法师答:你怎么知道你念佛的时候就没有杂念呢?你念佛的时候还是有杂念的,我们是心意..
食物里的一级“血管清道夫”

食物里的一级“血管清道夫”

食物里的一级“血管清道夫”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及时被“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
佛本行集经 第三十七卷

佛本行集经 第三十七卷

佛本行集经 第三十七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富楼那出家品第四十尔时憍萨罗聚落。去迦毗罗婆苏都城邑。其间不远。有一村陌。彼村有一大婆罗门。为净饭王作于国师。其家巨富。多饶财宝。乃至屋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