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梦参老和尚:真正想要修行,就不要太贪睡
在世间修行的时候有三种:第一种是修定心,第二种是读诵,第三种是营福。这个修定的行者就是修行的人、行道的人。定,就是静虑、寂静。在修因的时候,就是修寂静、修静虑、修观,而后成就的时候,达到三摩地。三摩地,前面讲了很多;等持,翻寂静。修定行的人应该做些资粮的工作,修的时候,你才容易证..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 何为随缘
随缘随缘意思就是说随顺著因缘,任何事不勉强。随缘,要能随顺缘,也要能随逆缘。如果只能随顺善缘,不如我意的缘我就变了脸,那叫随什么缘?如果能随顺逆缘,则逆缘也能化为顺缘,恶缘也能化为善缘。随缘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同流合污,在修持上要中心有主,不随境转,在生活上要随顺因缘,一切不勉强..

宣化上人:想要学好要先从孝顺父母开始
我小时候最欢喜吃好东西,谁要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无论在家里、在外边,若不给我吃,那怎么样也是不行的!等到十一、二岁的时候,自己 才省觉:“我这个人怎么这样顽皮,这样不守规矩?这样做人没有什么意思,何况我对自己的父母也不孝顺。”我知道以前所行所作都是不对 的,于是从十二岁那一年,改过自..

每天10件事 健康一辈子
1.吃一顿营养的早餐早餐是激活一天脑力的燃料,不能不吃。许多研究都指出,吃一顿优质的早餐可以让人在早晨思考敏锐,反应灵活,并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研究也发现,有吃早餐习惯的人比较不容易发胖,记忆力也比较好。2.每日吃蔬果多吃蔬菜水果的人,可以减轻癌症与心脏病的风险。建议你,把蔬果放在..

宣化上人:人在世上都是找假的,给你们讲真法反而没多少人听
人在世上都是找假的,不找真的。都是愿意被人欺骗。你和他讲真的,他反不信。例如有人专讲发财教,扬言来听其法,则会发财,那来人不知有多少。但你讲真法,反而没人听,因为不能发财。讲假骗人就发财。如何发财?简直有说不出的妙:所有来听发财法的人,先拿一百块钱,后观想这一百块变成百万、千万、..

闭关每天精进拜佛,心想事成
闭关每天精进拜佛,心想事成净界法师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我们加以解释。在我成佛以后,他方国土的菩萨众,他能够受持我的名号,包括礼拜、赞叹、观想,另一方面,他能够以欢喜的菩提心来修习六度的菩萨行,这有什么结果呢?具..

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广 钦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如果人人愿意吃苦,则人人都可成佛,可到西方,莲花化生,我们出家人这件衣服就是西方衣。如果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气,所以应福慧双修。每个人要把以前所带的业障消除掉,方法是:拜佛、念佛、发心做常住工作、不计较..

世间对佛教的误解害了多少人
神佛不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对于劝善的宗教皆能广为接纳。流传至今,凡持香礼拜者,皆误以为佛教,实则,诸多民间信仰之神祇,如:城隍爷、土地公、三太子、妈祖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神佛二者,其本质、愿力迥异,应当究明。神为六道轮回的众生,属于鬼道之有福德者。或以生前对国家、人类贡献..

关于业你知道多少
深信业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内容,其中包括见和行两方面。见就是缘起因果,行就是止恶行善。佛法非常重视正见。所谓见,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什么是生命延续的规律?什么是世界形成的规律?世界和我们又是什么关系?对于这些问题,佛法的解释就是缘起、因果。说到因果,很多人往往关注外在因果,..

六瓣金刚菩提子价格多少钱
六瓣金刚菩提子价格多少钱,金刚菩提子在盘之前,请选择竹制的牙签或棕毛的刷子进行清理,避免金属物件对菩提本身造成的刮伤。那么六瓣金刚菩提子价格多少钱呢?6瓣金刚菩提子手串是很多的挚爱,我们所说的是高品相和细纹,外观比较美观的,20mm以内大小的价格约在100元-200元之间,6瓣的寓意也比较好,..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 寺院不开山门来历
山门殿寺院不开山门来历 一、山门殿山门:山门有两种解释;(1)指寺院大门,因寺院大多建立山林之中,故叫山门。(2)指寺院全体,如山门清净绝非虞,《早课回向》,宴坐山门《梁高僧支遁传》永镇山门《宋佛印禅师语》。这些词名中山门的解释,都指寺院全体而言。三门:为什么一寺要设三门。三门的来源,..

生起这两个念头最快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福主要指我们外在所依存的环境;慧就是我们内心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对人生宇宙的认知。整个佛法的体系可以说成是讲修福和修慧的方法。今天这个世界充满着竞争,人跟人的竞争在哪里?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就是福慧的竞争。无论我们的长相、出身、学历..

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
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要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并有助于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宇宙中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来帮助你实现目标和梦想的,要么为了考验你,要么为了成就你,心存感恩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生活,就是朝起暮落的辗转;人生,就是月缺月..

放生仪轨知多少
⒈ 皈依、发心(三遍):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⒉ 发四无量心(一遍):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⒊ 供养偈(一遍)并观想将此众生供养于诸佛菩萨:诸..

佛教知识知多少?何因何果何报?
我们要了解这个果报,由业,业遇缘以后出生的果报。我们知道,没有解脱的话,有现法果、等流果、异熟果,还有增上果、与他增上果,这个五种;还有我们解脱,离开烦恼系缚,有一个离系果,那是圣者。(一) 现法果什么是现法果?一般也称为士用果。对于唯识,法师们可能有学习到《瑜伽师地论》,那上面..

李炳南:你每天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者,每天务必要有一定的功课,每天念佛或一千或三千,或一万或十万,皆不拘束,以决定不缺为准。净宗九祖蕅益大师曾说:「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改变。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所以应把..

放生过程知多少
放生过程知多少一般说来,按现行《放生仪规》,放生全过程可分为洒净颂偈、说三皈依、放生发愿三个程序:(一)洒净颂偈放生仪式开始前,于放生处设香案,备净水杨枝,中供观世音菩萨像。放生仪式开始,众等即以慈眼视诸众生,念其沉沦,深生哀悯,复念三宝有大威力,能救拔之。法师手执水盂,默念想云:..

不花钱、增长福慧的放生方式
一、吃素并劝人吃素是不用花钱的放生生命你能发心吃长素,等于不用花一毛钱,就放了百千万条的生命。同时还积极的宣传吃素的好处。使更多的人也发心吃素。那你就等于放生了无量无边的生命,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生命。真是不用花钱的放生啊。二、放生鱼子是不用花钱的放生佛经上说,鱼子不经过盐水浸泡盐渍..

每天笑容满面的方法
我这些修学的方法都是老师教的。最初章嘉大师教的,很得受用,老人没有欺骗我们。我跟章嘉大师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他老人家好像是六十五岁,祖父辈的,看到我们这些年轻人,很爱护、很慈祥,他怎么会骗我?所以我对於老人的教诲深信不疑,依教奉行。彻底放下,没事,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没有..

浴佛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
浴佛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图片来源:上海静安寺)浴佛节的来历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的重大节日。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宣言,随即从..

每天念经感得金刚神速来显灵救护!
久埋不死口生莲花:宋朝时候,周兴在扬州府衙门当差。他从小就每天诵一部金刚经,无论公事繁忙,或天气寒热,都不间断。淳熙元年,朝中有一个大官做寿,太守莫濠差周兴带了一千多贯钱到京里去送寿礼。周兴到瓜州渡在郁三旅店投宿,郁三和兄郁二,见他带了很多钱,就将他谋死,埋在离店五里路旁。周兴去..

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 善 导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声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菩萨清净大海众竟。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沦六道苦不可具云。今日遇善知识。得闻弥陀本愿名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本弘誓愿摄受。弟子不识弥陀佛身相光明。愿佛慈悲示现弟子身相..

长期只吃肉和只吃素哪个好?每天吃肉不超过这个量,才正好
长期只吃肉和只吃素哪个好?每天吃肉不超过这个量,才正好小时候不爱吃肉,所以没长高;长大后爱吃肉了,结果长胖了。每个人的口味有所区别,不管是天生如此还是后天养成,不同的人的饮食习惯也是有所不同的。而只吃肉的人和只吃素的人,通常被归为两类。有的人吃起肉来根本停不下来,每天都要吃很多的..
诸欲自相
【诸欲自相】 p1345瑜伽三十三卷三页云:云何寻思诸欲自相?谓正寻思此为烦恼欲,此为事欲。此复三种。谓顺乐受处,顺苦受处,顺不苦不乐受处。顺乐受处,是贪欲依处,是想心倒依处。顺苦受处,是瞋恚依处,是忿恨依处。顺不苦不乐受处,是愚痴依处,是覆恼诳谄无惭无愧依处,是见倒依处。即正寻思如是..
烦恼因六种
【烦恼因六种】 p1193瑜伽八卷四页云:烦恼因者:谓六种因。一、由所依故,二、由所缘故,三、由亲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数习故,六、由作意故。由此六因,起诸烦恼。所依故者:谓由随眠、起诸烦恼。所缘故者:谓顺烦恼境种现前。亲近故者:谓由随学不善丈夫。邪教故者:谓由闻非正法。数习故者:..
业差别有十三种
【业差别有十三种】 p1220显扬十九卷四页云:此业差别、复有十三种。一、身业,二、语业,三、意业,四、律仪所摄业,五、不律仪所摄业,六、俱非所摄业,七、福业,八、非福业,九、不动业,十、黑黑异熟业,十一、白白异熟业,十二、黑白黑白异熟业,十三、非黑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厌及如理胜
【厌及如理胜】 p1276集异门论二卷十四页云:复有二法、谓厌如理胜者:厌云何?答:谓依四种顺厌处法而生于厌。如理胜云何?答:谓正思惟引生圣道。余如四顺厌处法中说。
谛智有六种作业及相
【谛智有六种作业及相】 p1377瑜伽九十五卷十三页云:复次应知谛智,略有六种作业及相。谓此谛智,是能永灭众苦前行;如日将出,先现明相。正尽苦者:谓初见谛所断众苦。作苦边者:谓阿罗汉所断众苦。又此谛智,是能对治大无明暗;如日光明,能破世间所有大暗。又如有一,已证谛智,永断三结。从此无间..
轻举想
【轻举想】 p1290瑜伽三十三卷十六页云:轻举想者:谓由此想,于身发起轻举胜解。如妒罗绵,或如叠絮,或似风轮。发起如是轻胜解已;由胜解作意,于彼彼处,飘转其身。谓从床上,飘置几上;复从几上,飘置床上。如是从床,飘置草座,复从草座,飘置于床。..
弊下
【弊下】 p1343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无所用故;说名弊下。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