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信仰,有的学者在进行深度研究之后,作出一种判断,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为什么呢?有一点是说,外国人的宗教,人家在体现信仰素质的时候,并不会讨论教主是否真有其人和教主所说的法是对是错。

他们和别人交流所信仰的宗教时,根本不在这些问题上面进行讨论,他们认为这些是不容分说的,没有讨论的余地。对他们而言,如果还要就教主存在与否这种问题进行讨论,简直就谈不上是信仰了。

相比较之下,想到我们佛教徒的信仰,实际上我们好多时候在商量信仰,讨论经教,不是真正的信仰。而且我们长久以来还形成一个弊病,就是重论典,轻经教。

我们觉得菩萨们造的那些大部头的论典讲得非常齐备,认为佛经反而不如论典重要,或者认为佛经不如论典讲得到位。另外就是重祖师、轻佛。这一点在禅宗方面特别突出。这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到现在仍然还存在着。

到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就更可悲了,很多居士同修的见地可能还到不了上面说的这个地步。我感觉有时候存在着重师兄、轻佛法的现象。很多同修来朝我提问的时候,都说我听一个师兄说怎样怎样,然后他就对佛法,或者说对于经典产生了质疑。

就是我们本来信这个法,一旦有一个凡夫俗子随便讲几句话,就可以动摇我们对正法的信心。这就是我们的信仰。这个信仰素质就很差了。按照在刚才讲的这个标准来看,这些人几乎是没有信仰的,甚至是完全没有信仰的。请大家扪心反思:对于阿弥陀佛,对于极乐世界,我们到底信了多少,信了几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芬陀利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