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莲师心要建言》对赤松德真的忠告
国王问道:「拥有行持的平等味」是什么意思呢?
上师回复说:
「行持」在这里指的是,不间断地处于禅修之中;尽管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正在禅修的对境,我们也不要分心散乱。无论是行走、移动、躺卧或是坐下时,你都要像溪河川流不息一般,在一切情境中将此牢记于心。
「平等味」意指去接纳你所看见的、或是任何五根欲乐所展现出的一切,同时认出 你的固有本性,远离任何贪着或攀执;你对任何事物既不取受、也不排拒,就好比到了珍贵黄金岛上一般,这就称为「拥有行持的平等味」。
摘自《莲师心要建言》对赤松德真的忠告
国王问道:「拥有行持的平等味」是什么意思呢?
上师回复说:
「行持」在这里指的是,不间断地处于禅修之中;尽管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正在禅修的对境,我们也不要分心散乱。无论是行走、移动、躺卧或是坐下时,你都要像溪河川流不息一般,在一切情境中将此牢记于心。
「平等味」意指去接纳你所看见的、或是任何五根欲乐所展现出的一切,同时认出 你的固有本性,远离任何贪着或攀执;你对任何事物既不取受、也不排拒,就好比到了珍贵黄金岛上一般,这就称为「拥有行持的平等味」。
小时候我们拼命想长大,长大后才发现还是童年最无瑕;读书时我们做梦都想工作,工作后才明白还是寒窗时光最留恋;单身时羡慕别人出双入对,结婚后才懂得单身的自由也是一种无比的幸福我们是一路向前走,走过了也就错过了,唯有珍惜即时的拥有,生命的记忆里才会少一些悔与恨。..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可以说是能让人丰衣足食。生活中有这么多令人幸福的东西,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幸福。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颗知足的心。有了贪恋,就永远不满足,就会感到欠缺。因此,一颗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悦、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幸福。..
当我们面带笑容,看在对方眼中,那朵微笑是发光的;当我们口出赞叹,听在对方心底,那句赞美是发光的;当我们伸手扶持,感受在对方身上,那温暖的一握是发光的;当我们静心倾听,在对方的感觉里,那对耳朵是发光的。因为发心,凡夫众生也可以有一个发光的人生。..
年轻时那个容易知足的自己,总有花不完的勇气,每时每刻都值得比起剪刀手去庆祝。反而长大后,这份勇气慢慢丢掉了。许多以前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小事,现在却成了生活中过不去的坎。当趣味塞满生活的角落,你我也无暇去孤独。如果可以,不妨找回年轻时面对生活的那份勇气,深刻且知足地感受每天的小日子,..
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流年似水,人生苦短。世上很多人,固执地为了追求自己得不到或已经失去的东西,而放弃了眼前唾手可得的幸福,这是多么不值得啊?没有经历过要失去身体的某部分,甚至有可能要失去生命的大病,就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只有在病中,才会深刻感受到: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源泉。珍惜现在健康..
◎ 贤 宗1.专注当下的能力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缺陷不足并不可怕,懂得对自己时时进行反思、修正与升华才更为重要。我们打坐时,可以静下心来,对自己性格上的短长进行反思:我是常常对人不耐烦呢,还是常能笑脸迎人呢?不耐烦是性格上的缺陷,而诚恳耐心是性格上的一种圆满..
拥有一颗快乐的心◎ 镜 空快乐是一种心态,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因为缺少一种快乐的心态,缺少发现快乐的眼光。其实,人生处处有快乐,只要我们有一种快乐的心态,只要善于发现,哪怕从一件小事中也能得到快乐。别让自寻的烦恼,束缚了自己的心灵佛陀格言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重活一世,得到大武侠系统,里面拥有前世武侠世界中所有的武功哈喽又见面啦,小翻又来推书啦!最近小翻发现很多好看而又紧张刺激的武侠小说,每本都是小翻精心挑选的,希望正在看这篇推荐的小哥哥小姐姐觉得有用的话就帮小编的文章点个赞吧!今天推荐的这些武侠小说可谓是小说里面的巅峰之作了,话不多..
【远离引贪净相】 p1258瑜伽十七卷十三页云:云何远离引贪净相?谓如有一,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已;便摄诸根、而不随念。
指禅门之诸语录。即记录禅门宗师开示说法之作。 p6481
鞞沙门,梵名 Vai?ravana,巴利名Vessavana。又作毗舍罗婆拏天、毗舍罗门天、毗沙门天、[革*毗]室罗懑囊天、吠室啰末拏天。意译为多闻天、遍闻天、普闻天、种种闻天。又称俱吠啰天(梵Kubera, Kuvera)。四天王之一,十二天之一。住于须弥山之北面,守护阎浮提之北方。主司财宝富贵,又为护持佛法之善..
(术语)不生不灭之本际也。以名人人本有之自性清净心。大日经疏一曰: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同七曰:为不生际是万法之本。(中略)若见本不生际者,即是如实知自心。如实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
【非二边论】 p0715 显扬五卷一页云:非二边论者:谓非有、非无,非异、非不异,非我、非无我,非常、非断,如是等论。
【境事差别十相】 p1289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三页云:又由十相,应当了知境事差别。一者、已生诸行,系属命根住因差别。二者、有色无色诸行,展转相依住立流转差别。三者、无色诸行,无常法性,入门差别。四者、心诸杂染依处差别。五者、一切诸行,一切品类,总皆是苦差别。六者、净不净业果受用门差别。七..
又作去秽真言。入厕前后所唱之真言有五,其中去秽咒为“唵 跋折罗曩伽陀 娑诃”。[洞上伽蓝杂记] p1603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