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众:末学如何解行并重,来找到世间法中物质的累加与出世法中物质递减的平衡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单刀直入,信愿称名,求生极乐,直出生死轮回。世间法里面你要奉行净业三福,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要敦伦尽分,要完成好你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
在这个前提之下,信愿念佛,念得越多越好。你念佛念好了,智慧开发了,道德操守提升了,世间法也会干得很好。这是相得益彰的。
平衡点就在于以佛法提升世间法,以世间法的功德作为往生的资粮,就可以了。
信众:末学如何解行并重,来找到世间法中物质的累加与出世法中物质递减的平衡点?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单刀直入,信愿称名,求生极乐,直出生死轮回。世间法里面你要奉行净业三福,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要敦伦尽分,要完成好你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
在这个前提之下,信愿念佛,念得越多越好。你念佛念好了,智慧开发了,道德操守提升了,世间法也会干得很好。这是相得益彰的。
平衡点就在于以佛法提升世间法,以世间法的功德作为往生的资粮,就可以了。
(一)业是啥?大家学佛都经常提到“业”这个东西,那么业到底是啥呢?这个概念仔细推究起来挺麻烦,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有人把我们所有的行为(造作)叫做业,比如身业、口业、意业都是业。二呢,所有的行为都是会产生一定的力用的,这由行为所产生出来的力用叫做业。如果把行为叫做业呢,业的力用就叫业力..
问:我听说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但不念阿弥陀佛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就凋谢了,是这样吗?《妙法莲华经》的化城,与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一样的吗?大安法师答:是的,念佛的时候,极乐世界会显现莲花,是真实不虚的。这是由于我们当下这一念心,也是含裹着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
大安法师开示:持名念佛是福中之福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就会把重心放在自己这一面,我如何有多善根多福德。这种理解,用通途教理的理解,你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但是在净土的..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佛说阿弥陀经略解》释义:“无有众苦者,无三途八难等诸苦也。对娑婆极苦言之,故云极乐。”“苦”有逼恼义,不喜欢的事情和不想要的东西逼到头上来,让我们烦恼、痛苦,感觉很不好,这就是苦的内容。众苦..
人死了总是要安葬的,这是活人对死人应尽的义务。佛教安葬死者的方式,《涅槃经》、《净饭王泥洹经》、《毗奈耶杂事》等佛教典籍中都有记载,一般有“三种”、“四种”之分。“三种”指火葬、水葬、野葬,“四种”指火葬、水葬、土葬、林葬。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分成许多宗派。各宗各派的葬式是有差异的..
如何慰问病人?优波离有一次请佛陀详细的解说过。有病的时候,虽在病中,如何病得合乎戒法?问病的时候,如何问得合乎戒法?优波离很关心这个问题。曾经,优波离跟随在佛陀身后,见到一个病比丘卧在粪秽之中不能自起;优波离又知道有一次一个病比丘卧在路旁,有一比丘明明看见,却特地绕道而行,不愿看病,..
佛陀回乡,在王城中普洒法雨,种子入地,就会发芽生长,释种的诸王子,听了佛陀说法以后,有些竟然要跟佛陀出家。王子当中,有的是获得父母允许的,有的父母不准许,他们相约偷偷的出走,到尼拘陀树林中找到佛陀,出了家以后再说。就这样,有七个王子要出家,跋提、阿难、阿那律、均在其中。为了出家必..
1、优婆塞: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叫作优婆塞。梵文 upāsaka。曾译作邬波索迦、乌婆塞、伊蒲塞等。知意译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道、善宿男等。受了三归依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2、优婆夷: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梵文Upasika。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
优婆塞:梵文 upāsaka,在家信佛、行佛道复并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叫作优婆塞,曾译作邬波索迦、乌婆塞、伊蒲塞等。意译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善宿男等。受了三归依制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优婆夷:梵文Upasika,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
我们有一期《净土》杂志刊登了一则因果故事,是真人真事。作者是位法医,同时是名佛教徒。他在工作中遇到一起矿难事故案件,进行调查取证时,接触到了该案被缉拿的责任人——一个山西的煤老板赵某,五十多岁,身材魁梧,性格强硬。案件处理过程中,赵某因病住进了公安医院。刚进院的时候,他身体还蛮强..
供养神佛造像需用“御守盐”调和清水为神像、神龛清洗。每月农历十八日或特别大事来临前需要祈福,此时将要写的话书写在御守宣上之后放入瓷制的苏摩钵焚烧, 苏摩钵是不同的人不能混用,因为每个都要按照不同的人生日在结印册上添加结印:农历3到5月出生添加“故实除蝗,八重冰梅,九叶铃莲”3个结印。..
很多人都有念过经,但是还是不会念经。所以有时候我常常说他们念经是念给佛听的。这个经本来就是佛讲的,但是我们还是念给佛听。所以比较有趣。有句话叫做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达到有口无心,不是很容易的。第一,念经时,我们一般眼睛看,嘴巴念,耳朵听。很多人就注重嘴巴念,和眼睛看,却忽略了耳..
问:家人长期赌博、借高利贷,强迫弟子还债,弟子明知这是因果,但在念头、境界上转不过来,非常痛苦。请问如何用平常心接受因果,解决心中的无奈和焦虑?答:那你要是知道因果就没事了,你就尽心尽力替他还就好了,还完了,他就不找你;没有还完,总是要还。债真的是要还,你要还不完,来生还要来,来生..
佛陀已经把熄灭怒火的工具传授给我们,那就是:念念分明地呼吸与走路、拥抱愤怒、深层地观照认知的本质,以及深入地看到对方深受其苦,也需要帮助等不同方法,这些都是由佛陀直接传授且是非常实际的方式。所谓念念分明地“吸气”,就是清楚觉知空气如何缓缓地进入体内;而念念分明地“呼气”,就是清楚..
问:如何帮助毁谤三宝、不信因果报应的家亲眷属?答:这要有智慧、耐心,自己做出修行的好榜样,让家里人很明显的感触到,你学佛前与学佛后,确实不一样,他们自然就会赞叹,就能够受感化。换言之,家亲眷属还毁谤三宝,不信因果,还侮辱你,说你的闲话,说明自己修行功夫不够,德行不能感化他们。过去..
据说释迦佛的法运是一万两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也有人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所谓「正法」,乃以发出离心、发菩提心而来学佛的。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因为见到人生之中,有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为了替众生寻求一条解脱之道,而发心修行。因此,所..
十 如何寻师择法于是普觉菩萨⒈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
十一 如何安立道场于是圆觉菩萨⒈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作..
正宗分一因地如何发心于是文殊师利菩萨⒈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⒉,右绕三匝⒊,长跪叉手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⒌,因地法行⒍,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⒎,远离诸病⒏,能使未来末世众生⒐,求大乘者不堕邪见⒑。作是语已,五体投地⒒,如是三请,终而复始⒓。[注解]⒈ ..
二 如何即幻离幻于是普贤菩萨⒈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普贤菩萨问:身心既如幻,能知亦是幻,将幻还除幻,何必要修幻?)若诸幻性一切尽..
三 如何是正方便于是普眼菩萨⒈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⒉。云何思惟⒊?云何住持⒋?众生未悟,作何方便⒌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与慈悲,..
不断由小觉小悟进入大觉大悟,或者说,透彻明白生命真相,这叫“觉”。每个当下都在觉,就进入“正觉”,正觉是在每个当下,你的心不会被境界所转。不然我们的心都常常被境界所转,什么境界来了,马上就起了什么反应、个性想法,或是保护自我,习气通通都出来了。所以,进入正觉的人,心始终住在清净专..
无上正等正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出自《金刚经》,含义是“彻悟一切宇宙奥妙圆融圆通无滞无碍之觉,”佛学和佛教大德高僧们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本身不确切,其中的“正”字缺乏圆融圆通,缺乏浑沌,刚而不柔,热而不凉,是走了极端。..
现在单身人士非常多,有的是女嫁不出,有的是男娶不到,许多人向来自藏地的仁波切们求助,仁波切们也非常慈悲,要求他们多念作明佛母心咒:嗡 格 热 格 雷 舍 索 哈如果有些人家庭关系不好,也可以祈祷作明佛母。古印度有一个名叫俱生的国王,他有一个美丽的王妃,俱生王特别宠爱她。后来王妃年老色衰..
既然是福报,那么既可以消去,也可以修的,所以说遇见是缘,能相处多久是这就看福报深浅了。如何求姻缘想要求得一段好姻缘,那是有善巧的方法的,怎么可以求得呢?值得推荐这一个咒语——作明佛母心咒,一个爱情婚姻美满的咒语!唵ong 咕 gū 噜 lū 咕 gū列 liè 啥 lìn 梭 suō 哈 hā作明佛母是观音..
斋僧的功德是很大的,很多的法师都是开示过的,近代禅门宗匠虚云老和尚云:“佛、法二宝,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因此斋僧功德最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如法斋僧呢?诸事,发心为要。供佛斋僧,你是否真的舍得?我们对供品是否舍掉了吝啬和贪心,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
尊胜佛母是释迦牟尼佛无上顶所化现的,为三面八臂相:正面及身是白色,微笑的佛母相,天心开佛眼,是无上智慧的本尊。右面黄色,是观世音菩萨无量慈悲的示现。左面蓝色,是金刚手菩萨忿怒降伏的示现。尊胜佛母与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三者合一,具足无上智慧、慈悲、忿怒降伏的圆满功德。因为是如来无..
譬如劫浊,我们知道劫浊就是时代不好、时代混乱,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知道时代不好是一种共业,那我们就要转共业,大家齐心都朝好的方向去想,朝清净的方向去做,依照《华严经》净行品所指示的那些方法,凡事都朝光明面、朝正向去思考,如果大家都这样想,这个世界就会变成清净的世界,那么就会把劫..
五浊恶世一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和“五不正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平常已知道“五浊恶世”的整体意思,关于五台山五浊在此稍许解释:劫是劫波,一因果的完成叫劫,也可以说受这些因果感报叫劫。见是显现在眼前的一切。其次是烦恼,依于因果感报,当它显现时所生起..
什么是劫浊? 智者大和尚在《法华文句》中解释:劫浊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最长的是火、水、风三大灾过完为一劫,最短的是一刹那。一劫由无量个小的刹那组成,本没有时空的范围,是因为有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而假立了一个名字,所以叫:“劫浊乱时”如何离开劫浊?如果心离开了时间,就没有劫浊..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