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者,数也。愿者,心念、祈盼也。
十二愿者:
一愿风调雨顺,二愿五谷丰登。
三愿皇王万寿,四愿国土清平。
五愿民安物阜,六愿福寿康宁。
七愿灾消祸散,八愿水火无侵。
九愿聪明智慧,十愿学道成真。
十一愿诸神拥护,十二愿亡者超升。
同时还祈愿:一切飞禽走兽,一切蝼蚁蛇虫,一切冤家债主,一切男女孤魂。四生六道,一切含灵。闻经听法,早得超升。
十二愿是道教徒日诵功课时,虔诚发心祈愿的功德事,也是修行、度人的具体表征。故历来道教徒均依此口诵而心维、奉道而行之
十二者,数也。愿者,心念、祈盼也。
十二愿者:
一愿风调雨顺,二愿五谷丰登。
三愿皇王万寿,四愿国土清平。
五愿民安物阜,六愿福寿康宁。
七愿灾消祸散,八愿水火无侵。
九愿聪明智慧,十愿学道成真。
十一愿诸神拥护,十二愿亡者超升。
同时还祈愿:一切飞禽走兽,一切蝼蚁蛇虫,一切冤家债主,一切男女孤魂。四生六道,一切含灵。闻经听法,早得超升。
十二愿是道教徒日诵功课时,虔诚发心祈愿的功德事,也是修行、度人的具体表征。故历来道教徒均依此口诵而心维、奉道而行之
行:行为;蕴:蕴聚。行蕴是指:行为的聚集。就如无数滴水聚集而成为海,同样,无数行为的聚集,形成了行蕴。行为包含:想法,口语的行为,以及身体的行为,简称则是:身、口、意。而身、口、意的行为则是衡量意念强弱的标尺。举个例子:你讨厌一个人,这种讨厌的只是一个念头,而讨厌的程度你可以忍受..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十二因缘释迦牟尼成佛后就开始宣扬他所体悟出来的“佛法”,其最初说法史称“初转*轮”。“初转*轮”的主要内容是“四谛”、“十二因缘”,这也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称为“四圣谛”、“四真谛”。“谛”是真实不虚的意..
马鸣(Aśvaghoṣa,公元1、2世纪),古印度佛教诗人、剧作家,与迦腻色迦王是同时代人,生于中天竺一个婆罗门家庭,原为婆罗门教信徒,后随著名佛教学者胁尊者出家,在东天竺、北天竺宣传佛法。马鸣不仅是一个佛学家,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写过不少诗作和剧本。现存主要作品是叙事诗《佛所行赞..
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即是辟支佛。因此缘觉乘也叫做独觉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较声闻乘为高深,称为中乘,而下于佛..
声闻和缘觉二小乘,常被称为二乘。声闻乘是依四圣谛之理而起修,而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这是二乘的不同处。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换句话说,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说明。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
第三十九章 世人颠倒妄想 妄成十二众生内容提要:世尊对阿难说:你的心念对本来无住之色相,住色生心,便立世界,便见众生。妄识轮转,颠倒相生,从而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以及色界生、无色界生、有想生、无想生、非色界生、非无色界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虚妄轮回而有卵生,杂染轮回而有胎生,执着..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世人颠倒妄想 妄成十二众生内容提要:世尊对阿难说:你的心念对本来无住之色相,住色生心,便立世界,便见众生。妄识轮转,颠倒相生,从而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以及色界生、无色界生、有想生、无想生、非色界生、非无色界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虚妄轮回..
药师十二神将是指守护诵持《药师经》者之十二位护法神。又称十二药叉大将、十二神王等,依佛典所载,这十二位誓愿护持药师法门、饶益众生的神将,在昼夜十二个时辰,及四季十二个月份,轮流率领眷属守护众生。十二神将的形象与我国民间流传的十二生肖有关。佛典记载,佛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
药师佛十二神将是药师如来的分身,或其眷属,是围绕于本尊的守护者,又称十二药叉大将,或十二神明,是顺应药师如来之十二大愿而化现之羯摩神。在《药师本愿功德经》内曰:‘世尊!我等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依佛法僧,誓当负荷一切有情,作为义利饶益安乐。今蒙佛陀之威力,得闻药师如来名号,不..
一、标准行持: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遍数不限);诵经后接念十二药叉大将名号108遍(越多越好)。南无宫毗罗大将,南无伐折罗大将,南无迷企罗大将,南无安底罗大将,南无頞你罗大将,南无珊底罗大将,南无因达罗大将,南无波夷罗大将,南无摩虎罗大将,南无真达罗大将,南无招杜罗大将,南无..
2、祈求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念药师咒一百零八遍或多念,然后念十二神将大名,一百零八遍,或多念更好。至心诚意,最后不念时,手印从顶上散开。十二神将大名:官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頞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披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
一、前言在以前笔者一听到『药叉』名,就会联想到那就是修罗或罗刹之类的「东西」,一定是专行扰乱生灵、好勇斗狠,给人恐惧害怕的「坏家伙」。直到真正学佛,接触了「本愿功德经」及相关书籍后,才对「药叉」的误解有了转变。又于二年前,药师山道场请人替十二药叉大将雕刻造像及目前替十二药叉大将修..
在药师经中,南无十二药叉大将听完本师佛的开示,明白了药师佛十二大愿之慈悲微妙,再逢「救脱菩萨」向「阿难」解说九种横死的因缘之后,十二药叉大将即时同声面佛起誓:『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负荷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
药师十二神将又称十二药叉,是药师如来特有的护法系统。药叉就是金刚力士,可分为天行药叉、空行药叉、地行药叉。其意译为勇健,显示其是勇敢强有力者,不被一切催伏,缺能催伏一切。也有称为疾捷,以三种药叉现威德自在,人间天上,往来迅速,迅疾如风而名之。无论大、小乘佛教,护世四大天王,俱足善..
十二因缘是对缘起论的最好解释,关于世界的由来佛陀提出了缘起论,而在人生过程的形成和变化的具体问题上,佛陀在缘起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它将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一、无明,指心的无知,包括不明善恶、不明佛法教义,这是..
十二因缘是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它们之间因果相随,三世相续,永无间断,使人沉沦生死海,不脱轮回。佛将它看得十分重要,认为这是成佛证道的基础。可许多人并不拿它当回事,包括佛的侍者,多闻第一尊者阿难!我们知道,阿难位列佛陀十大弟子,号称多闻第一。那时候佛身边有一千二百五十阿罗汉,按..
流通分十二 立名付嘱护法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古文]“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①。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注解]①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对此,《大宝积经》第七十二卷有详细记载——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无“习气”,每个众生的习气都有来由,端看此..
主料: 木耳、腐竹、白果做法:1、黑木耳、腐竹放入水中泡软,白果去壳和皮,放在热水中泡一会儿。2、锅里放少许油烧热,放入黑木耳,因为会爆,盖上锅盖。3、放入白果,大火炒到白果变色。4、放入腐竹、盐、蘑菇精,大火炒匀,盖上锅盖焖一会儿即可。..
天寒时节,一锅热乎乎的菜暖人心。这道砂锅白菜冻豆腐,口味清淡、制作简单、汤鲜味美,非常适合冬季吃。主料:白菜适量、冻豆腐1块、红薯粉丝1小把。配料:植物油、盐做法:1、食材洗净备用2、将白菜切块,冻豆腐切块,姜切末备用。(可再放些姜,会更暖和)3、铁锅中倒入一点油,油热后将葱放入锅中煸..
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上一些美食,作为待客的零食,有糖油饼,素油饼,咸甜排叉,枣发糕,花生糖,炸卷果,还有混糖馒头等等,今天介绍一道:香脆萝卜素丸子。材料:各种萝卜,(除了象牙萝卜,这种萝卜水气太大,不宜油炸。)分量:3.5千克其它:香菜、芹菜、全麦粉适量。调料:糖、盐、五香粉、素..
今日道历道历:四七一三年2016年8月20日星期六农历丙申火年 七月小 十八日丙申火(孟秋)月 甲戌火胃满日此日干支:甲戌 建除十二神:满日宜:沐浴、理发、会亲友、塑绘、开光忌:开市、入宅、动土、破土、安葬彭祖百忌:[甲不开仓 戌不吃犬]时辰: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
三品沙弥的缘由我们说到这梵语,梵语是印度以前古时的语言,他们认为印度的梵文,是梵天所作的,所以称为梵文,以梵文所发的语音,则叫做梵语。所以沙门、沙弥是梵语,沙弥是出家之道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说,出家须从沙弥开始。沙弥在佛陀初期僧团当中,本来是没有的,沙弥的出现应该是佛陀未出家之前..
道医有一个简单的养生秘诀,这个养生方法,非常简单但特别实用,小编把这个养生方法分享给各位,让大家一起受益。这个养生方法怎么做?其实特别简单,就是用手掌去搓脚心,为什么搓脚心呢?因为脚心有一个穴位叫涌泉穴,这个穴位主肾,常常揉搓按摩可以壮肾,不要小看一处涌泉穴,它可疏通十二经络。简..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正念分明”,有很多人把正念仅仅理解为是念阿弥陀佛。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个地方。正念,包括他愿往生的念还在占主导地位。这个正念 —— 信、愿、行三者,他能够保持愿往生心,这也是正念。不一定非得是要念“..
岁星绕日一周需时为地球绕日之十二周,史称黄帝命大挠,作甲子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字,每字代表地球之一年,亦即岁星(九大行星中之木星)绕日一周轨道十二分之一,由子至亥十二年一小循环;昔人以为过短,复加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拼..
何谓天人感应道教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能够相通,人天的世界是相应的。天有什么,人也有什么。天中有日月,人身有阴阳。天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脏。简单说,人是天的副本。也以此萌生出中医医学的理论。有关天人感应的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天地与人体相类。《云笈七签》引《真文经》之说..
沐浴就是要把身上的一些尘垢除尽。另外沐浴能起到一种疏通经脉和气血的作用,尤其在沐浴时的搓揉,是对身体的一一种按摩,所以道教的养生法中还有一种浴叫干浴。所谓的干浴就是在睡觉前用手摩擦四肢及胸腹等,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当然,在道教中的沐浴还有一层与众不同的方法,那就是不仅..
卧起就是指睡卧和起床。药王孙思邈说: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卧起定要有规律性,如果没有规律性就说明自己的睡眠或工作不规律,不规律自然很难正常地进行起居,不能正常地起居,对身体的健康自然会是有影响的,如在(管子》中说: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果而寿命损。..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