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网络,作者不详。

未到地定-地大-粗重感初禅-地大盛,可被火大灭-轻盈,灼热感(烧融了,不再粗重)二禅-火大盛,可被水大灭-很亮的光(不再灼热)三禅-水大盛,可被风大灭-平静如池水(不再发亮)四禅-风大盛,不被四大扰-透明、稳定如退潮(池水蒸发)

「此心极光净」

心:有分心光:二禅(光音天)净:三禅(遍净天)

风大极盛,风大表运动,运动频率最大时,即为不可见光,频率极高,波长极短。

猜测:四禅应为三相点,可以固态(地)、液态(水)、气态(火)并存。且其散发的电磁幅射频率极高(风大),一刹那可以穿透整宇宙。

结论:

有分心是此生心相续、无明的最后面貌。

它非常亮(火大)、纯净(水大)、甚至透明(风大)、轻盈(地大)。

当禅修者锻炼有分心至四禅,可以随心所欲控制四大,谓之神通。

然而,这都与解脱无关。

解脱是以智慧了知「三法印」-无常、苦、无我。

解脱就是对四大(色)以及心+心所(名)不断的辨识出:

生灭(无常)逼迫(行苦)最后认知一切名与色皆非我、我所(无我)

放弃造作(心的功用就是造作,即行),达到解脱(慧解脱、心解脱)的过程。

其中慧解脱是识蕴已不再与行蕴缠结,不为行蕴所缚;行蕴还有残存的我执在运转(造作),但不增生想、受,亦不增生色。

心解脱是行蕴已不再生,因此心(造作者,即行)已不再生灭。

重点是,只要识蕴不再与行蕴连结,就是解脱。原因是十二缘起已经不再生,转而还灭:

十二缘起再生:无明 - 行- 识 - 名色 ..

断十二缘起:无明 -行- | (识不生) | (名色不生) ..

进一步的教导是八解脱,

有色者见诸色:初禅内无色想,见外诸色:二禅倾心于清净:四禅超越色想,灭有对想:空无边处超越空无边处:识无边处超越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超越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超越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

--长部第16经

阿難!有這八解脫,哪八個呢?有色者見諸色,這是第一解脫。內無色想者見外諸色,這是第二解脫。只傾心於清淨的,這是第三解脫。以一切色想的超越,以有對想的滅沒,以不作意種種想[而知]:『虛空是無邊的』,進入後住於虛空無邊處,這是第四解脫。以一切虛空無邊處的超越[而知]:『識是無邊的』,進入後住於識無邊處,這是第五解脫。以一切識無邊處的超越[而知]:『什麼都沒有』,進入後住於無所有處,這是第六解脫。以一切無所有處的超越,進入後住於非想非非想處,這是第七解脫。以一切非想非非想處的超越,進入後住於想受滅,這是第八解脫,阿難!這些是八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