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伦禅师(宣隆禅师)证四果的故事

孙伦禅师(宣隆禅师)证四果的故事

孙伦禅师(宣隆大师) ──摄于1947年摘自《宣隆大师传》宣隆大师的生平故事(此详尽生平故事,乃已故宣隆大师口述的一个记录。)精神与肉体(名色)在生死轮回中不断生灭变化,其间内外逼迫、..
佛陀:布施给不同的受施者产生的果报不同

佛陀:布施给不同的受施者产生的果报不同

佛陀说每个人每天都应当如此思惟:“我是自己的业的主人。我是自己的业的继承人。我由自己的业产生。我是自己的业的亲人。我的业是我的归依处。无论我造了什么善业或恶业, 我都是它的继承人。..
佛陀:“一切都不可攀缘执着。”“看的时候,只是看;听的时候,只是听”

佛陀:“一切都不可攀缘执着。”“看的时候,只是看;听的时候,只是听”

佛使比丘:请以最简单的话,说明佛教的讯息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佛陀的一句话来回答:“一切都不可攀缘执着。”一切都不可以攀缘执着,这是佛陀自己所宣说的格言。我们不必浪费时间来搜寻三藏,因..
阿姜查开悟前后战胜性欲和持著的故事

阿姜查开悟前后战胜性欲和持著的故事

摘自:莲花中的珍宝——阿姜查·须跋多传(编注按:以下三个故事是按照阿姜查自传的时间顺序来呈现的,开悟前被淫欲干扰,开悟当晚的情况,以及开悟后,神圣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让他深陷于钵盖的..
《百业经》中一个饿死的小驼背阿罗汉

《百业经》中一个饿死的小驼背阿罗汉

摘自《百业经》白话版小驼背开始了一个正规比丘的生活方式,有时与僧众一起去受供,有时独自去城里化缘。但即使他与僧众一起受供,也经常得不到食物,而其它的比丘都吃饱喝足。有时是轮到他时,..
摩诃迦叶传(马哈咖沙巴)

摩诃迦叶传(马哈咖沙巴)

摘自《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一章 马哈咖沙巴早年佛陀在般涅槃前拒绝任命继承者,他劝比库们要以「法」与「律」为师,因为实践解脱道所需的教法都包含在他四十五年的说法里,他们可从中寻找。似佛..
佛陀描述在世亲证涅槃的重要经文

佛陀描述在世亲证涅槃的重要经文

應部35相應95經/摩羅迦子經巴利语原文tato tvaṃ, mālukyaputta, na tena. Yato tvaṃ, mālukyaputta, na tena; tato tvaṃ, mālukyaputta na tattha. Yato tvaṃ, mālukyaputta, na tattha..
泰国的九大圣僧

泰国的九大圣僧

转载自网络,作者不详。他们分别是龙普托、阿赞曼、阿赞多、龙普多、龙波Ngern、龙波登、龙波班、龙波术、龙波蜀以下分别为大家简单介绍,顺序按照图片从左到右,由下至上。九大圣僧龙普托2125-..
一位非凡的女性:蒂帕嬷的故事

一位非凡的女性:蒂帕嬷的故事

一位非凡的女性:蒂帕嬷的故事——摘自《佛陀的女儿》序幕JackEngler于1977年春夏,在加尔各答采访了多位有证悟经验的女性修行者,其中包括蒂帕嬷……在我和蒂帕嬷谈话开始,我问她:“当我试图..
阿姜李-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上)

阿姜李-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上)

[作者]阿姜李尊者[英译]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Keeping the Breath in Mind and Lessons in Samadhiby Ajaan Lee DhammadharoTranslated from the Thai by Thanissaro Bhikkhu目录阿姜李尊者:..
阿姜李-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下)

阿姜李-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下)

[作者]阿姜李尊者[英译]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Keeping the Breath in Mind and Lessons in Samadhiby Ajaan Lee DhammadharoTranslated from the Thai by Thanissaro Bhikkhu第八章、观察与评..
孙伦大师的教导

孙伦大师的教导

孙伦(宣隆)大师  (缅甸)无明令你想要或渴爱某些事物;当你渴爱某些事物时,你就会迷恋它们;接着,你会努力去取得它们;经过一番努力后,你自会得到它们的。无明是Avijjā,渴爱是Tanhā,..
慧解脱阿罗汉与俱解脱阿罗汉

慧解脱阿罗汉与俱解脱阿罗汉

作者:玛欣德问:请问尊者,北传佛教有慧解脱阿罗汉与俱解脱阿罗汉两种分法,说慧解脱阿罗汉不需要修深定即可证阿罗汉果,有这样的修法吗? 这两种阿罗汉有什么不同呢?  玛欣德尊者答:阿罗..
阿姜放-育提可:觉知之心  呼吸(下)

阿姜放-育提可:觉知之心 呼吸(下)

觉知之心[作者]阿姜放-育提可[英译]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呼吸(续)有一年,阿姜放在曼谷因皮肤病看中医,住在阿育王寺,一群八戒尼与在家众每晚来跟他学禅定。其中有人向他报告自己在禅定中..
阿姜放-育提可:觉知之心  接近觉知

阿姜放-育提可:觉知之心 接近觉知

觉知之心[作者]阿姜放-育提可[英译]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接近觉知“不管你体验到什么,只要对它有觉知。你不必模拟它。原始的心是无相的。它是对一切的觉知。但是一旦与内在,外在的事物作了..
阿姜放-育提可:觉知之心  呼吸(上)

阿姜放-育提可:觉知之心 呼吸(上)

觉知之心[作者]阿姜放-育提可[英译]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呼 吸我父亲来访达摩萨地寺时,我说服他与阿姜放一起坐禅,由我担任翻译。开始前,我父亲问,他是基督徒这件事,是否对禅定有障碍。阿..
坦尼沙罗尊者:亲身实践——关于禅那境界(回忆阿姜放)

坦尼沙罗尊者:亲身实践——关于禅那境界(回忆阿姜放)

亲身实践——关于禪那境界(回忆阿姜放)[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  我最初开始跟我的老师阿姜放学习时,他递给我一本禅修小册子,便让我去寺院后山上坐禅了。这本小册子是他的老师阿姜李写..
阿姜放-育提可:觉知之心  附录  词汇表

阿姜放-育提可:觉知之心 附录 词汇表

觉知之心[作者]阿姜放-育提可[英译]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附录: 七步骤——来自阿姜李《念住呼吸》有七个基本步骤:一、起始作三次或七次长呼吸,随着入息、默想『佛』,随着出息、默想『陀』。..
阿姜放-育提可:觉知之心  实证

阿姜放-育提可:觉知之心 实证

觉知之心[作者]阿姜放-育提可[英译]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实 证[对一位禅修遇到难关的弟子的谈话录音。] 一旦心确立在呼吸上,接着你要尝试把心从它的所缘中——也就是呼吸中——分离出来。要..
阿姜李-达摩达罗:从少做起  从少做起

阿姜李-达摩达罗:从少做起 从少做起

——对禅定初学者的开示集[作者]阿姜李-达摩达罗[英译]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从少做起Starting Out Small1959年5月17日佛陀的力量巨大,远远超出人界天界一切生灵。他的身体巨大,那是说,我们..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