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道是道家核心。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一种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道的自然而然的,因此人要符合道的规律,像水一样柔中带刚,随其自然、自然而然的生存,不要妄加人为的因素。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功告成。不自以为大,所以为天下王,实际上是在强调因循自然。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有和无可以互相转化,难和易是互相形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显现的,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高的善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5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
学习知识要每天都有所增加,修道(或者悟道)却要每天不断减损。减损了又减损,以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就无不为。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做人无非两个过程,知道别人,了解自己,前者能让你取长补短,而做到后者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8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缺陷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最方正的东西好像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宏达的声音没有声响;最大的象却没有形迹。
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创造了东西却不占有,做出了功绩却不自恃功劳,养育了东西却不主宰它的命运,这才是深妙的德。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福祸总是相依, 所以一定不要因为一时得失而迷失自我。
文章
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道德经》
知足者富《道德经》里讲:知足者富。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有个人在岸边钓鱼,他钓鱼的技术十分高超,一会儿就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一尺多长,可是钓者却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海里。围观的人十分惊诧,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看来是高手啊。一会儿,钓者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
2个月前
文章
读《道德经》,感悟老子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像宝塔之巅的明珠,璀璨夺目。照耀着我国的古老文明。《道德经》这部不朽著作,即是道教的思想源泉也是道教的代表之作。老子在短短五千言中,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智慧,探究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现代社会提供了值得..
2个月前
文章
修道要明理,至少这三条得搞明白!
修持并不是说什么都不管,告诉意守小腹就意守小腹,让炼小周天就炼小周天,让静坐就静坐,它更要明理,要用智慧,才能往前走。所以人比大象更有本事,尽管人没有大象的力气大。要明理,就应该需要研究些什么?一、明天地人的存在,是要先清楚我们个体。但人却不易看清楚自己,也不知精、气、神到底都是..
2个月前
文章
《道德经》:小善如大恶,大善最无情
《了凡四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宰相吕文懿辞官还乡,那时全国人民都很敬重他公正廉洁,把他当做泰山北斗。有一个乡亲在外喝醉的时候却对吕文公破口大骂,有人告发了这个乡亲,吕公却发了善心,不予追究。但是一年后,这个人犯了更大的错,被关进监狱,判了死刑。吕公心中愧疚,当时只是觉得要宽容..
2个月前
文章
《金刚经》中最精华的十句话!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以下经句更是其中精华,读通此经,即可开悟。(文中部分释义来自南怀瑾先生)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六..
2个月前
128
文章
李炳南:净土精华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次第,一步深过一步,净土法门也是如此。莲社在台中已经二十多年了,在从前也有成就的莲友,他..
4个月前
词典
五参上堂
又作五日上堂、五日升堂、五参升座。略称五参、五上堂。谓禅林中,每隔五日住持即上堂升座,为众僧参问之禅院仪制。禅苑清规卷二有载,五日升堂激扬宗旨。初于每月一、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等六日上堂说法。其后以初一(旦)、十五(望)为祝圣上堂日(称旦望上堂),乃成一月四回之上堂;又旦望..
5个月前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