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一个精神生活的主宰者,我们从来没有发现它,反而被外在的一切所迷惑、所占有,被环境、欲望、种种的名和利所占有:我们的那个主宰,经常变成了被主宰者。所以一定要把它找回来,让自己做生命的主人,这就是学佛的意义。
相关推荐
生命
【生命】指自生至死的生命持续期间,有体温(暖)与意识(及潜在的阿赖耶识)同时存在,此即是一期生命的持续。此在佛教中,寿、暖、与识三者同时存在,互相支持,称为命根。换言之,暖与识维持一期寿命,二者之间有相互依存。报尽命终时,第八阿赖耶识离开身体,体温即不存在;反之,体温消失(如大出..
六师外道
【六师外道】为古印度佛陀住世时代,中印度一带势力较大的六种外道。外道亦作外教、外学,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是佛教称其他教派的名词。最早,这一名称并不含有贬抑的意义。它的原意是说:‘神圣而应受尊敬的隐遁者’,意思是苦行者、正说者。佛教自称内道,经典称为内典,佛教以外的经典称外典。到..
现世
【现世】现在之世。指人有生命之间。
戒学
【戒学】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慧学。乃学佛者所必修。戒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参阅‘三学’条。
不过中食
过中午十二时便不再食东西。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佛弟子当学佛行,断六趣因,故比丘每日均须不过午食。
五辛
五种带有辛味的蔬菜、即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学佛人要戒食五辛,因五辛中含有极充分的刺激性,熟吃能使人淫火焚身,生啖又易使人增高嗔恚,学佛人一有了欲念和嗔恚,便会蒙蔽智慧,增长愚痴,妄动无明,造诸恶业了。..
主命鬼
主人寿命之鬼神。地藏经说:主命鬼游行世界。
四生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
法师德贤《佛祖统纪》
法师德贤。临安人。赐号圆应。为儿时相者曰。他日当有官厄。唯出家可免。父信之。令往依叔父海月。月斥之曰。我翁孙相继家业始成。汝欲来此作主人耶。师遂去。暨落 复往天竺参净慧。大明教观之道。久之遂居第一座。有俗士谒净慧言。室女为崇所娆。乍啼乍哭。愿师慈救。慧曰。我首座可以治此。士往扣之..
德山宣鉴禅师《释氏稽古略》
朗州德山禅师。名宣鉴。简州人。姓周氏。丱岁出家。依年受具。精究律藏于性空寺。通贯诸经旨趣。常讲金刚般若。时谓之周金刚。不信南方宗禅之道。乃曰。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遂檐青龙疏钞出蜀至澧阳。路上买油..
亡名(唐洛阳广爱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释亡名。荣阳人也。居止洛中广爱寺。以精习毗尼慎防戒法。避其讥丑罕有缺然。上元中东归宁省。路及荣阳道宿于逆旅。方解囊脱屦。欲漉水盥尘。次有僧至。颇见貌刚而率略。与律师并房安置。其后到僧谓主人曰。贫道远来疲顿馁乏。主人有美酒酤满罂。粱肉买半肩。物至酬直。无至迟也。主人遽依请办。僧饮啖..
受请往讣是非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萨婆多,被请人,与僧同去,不白先入者堕。主人明日作食,今日自往者堕,除主人唤。若食后,主人不唤留,自住者堕。经营知事人,在僧后到者堕。食未嚫,去者亦堕;余人私行,直报同学者得。虽大界内,近寺白衣家,不白亦犯。若白还晚,令僧恼者吉罗。”(事钞记卷三八·五·一三..
五无堪能处
【五无堪能处】 p0270集异门论十三卷六页云:五无堪能处者:云何为五?谓阿罗汉苾刍诸漏已尽无复堪能故思断生命。无复堪能不与物盗心取。无复堪行非梵行,习淫欲法。无复堪能正知说虚诳语。无复堪能贮积受用诸欲乐具。阿罗汉苾刍诸漏已尽无复堪能故思断生命者:谓由彼因彼缘,故思断生命。阿罗汉苾刍,..
一客烦两主
禅林用语。指善于活用禅机之人。一个客人同时须要两位主人接待,就主人立场而言,表示该客人颇令人疲于应付。从容录第八十七则(大四八·二八三中):“后到明昭举前话(一客烦两主)。” p56
一杀多生
杀一人而救多人,乃菩萨为利益众生所作之善权方便。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载,菩萨虽守净戒律仪,但如见一盗贼为贪财故,欲杀众多生命,或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欲造更多无间业;菩萨为使彼恶人不受地狱之苦报,及救多数众生生命,遂以善心、无记心,或怜愍心杀害其命,宁可自己堕地狱,不令彼..
二诠
乃指表示事物意义之两种方法,即:(一)遮诠,即用否定方式来显示某一意义者。(二)表诠,即以肯定方式表示者。(参阅“遮诠表诠”6191) p218
十六玄门
真言宗用以解释梵字真言等诸字门之意义的十六种方法。即:(一)遮情,遮凡夫之迷情,觉法性之无相,不住一法,不着一相,无执无著,修行佛道。(二)表德,于一一法不论邪正,悉了本不生之理,于所见境界表显真言之功德。(三)浅略,即其意义浅显、内容简略。(四)深秘,言外含有深奥之意义,非其机不授之。..
恶贪
谓于他财物及所摄受。起贪等贪。执藏防护。坚着爱染。是名恶贪。复有恶贪规他生命。贪皮角等。饮血啖肉。如是二种。总名恶贪。
德山宣鉴禅师
鼎州德山宣鉴禅师,简州周氏子,丱岁出家,依年受具。精究律藏,于性相诸经,贯通旨趣。常讲金刚般若,时谓之周金刚。尝谓同学曰:「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后闻南方禅席颇盛,师气不平,乃曰:「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
宾位
见于〈主位〉。顾元庆《檐曝偶谈》云:“古者宾位尚右。《史记》陈平愿以右丞相让周勃语云:无能出其右者。及行尚西,《礼记》曰:‘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谚呼主人为东道。’则古人坐让右行尚西,亦甚明矣。后世不察,遂以东左为尊耳。”佛经尊右卑左。《观佛三昧经》云:“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从阎..
主位
忠曰:“室南乡者,以东为主位,以西为宾位。如方丈。 室东乡者,以北为主位,以南为宾位。如僧堂。 室西乡者,以南为主位,以北为宾位。 如库司。”《礼记?曲礼》云:“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鹤林玉露》云:“四方..
知法
在显教是指能了知各种经典意义的人,在密教是指能了知秘密之事相的人。
迷悟一如
1、迷与悟都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大家空的体性一样,故谓一如,这是空宗所显的意义。2、迷如冰,悟如水,迷悟同属一体,叫做一如,这是性宗所显的意义。
宿命
宿世的生命。佛说世人在过去都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与畜生,辗转轮回,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
宿命通
能知过去世生命,和做过什么事情的神通,为六神通之一。

学医与学佛
学医与学佛“学医与学佛”一文,是郭惠珍医师在中国医药学院,为医王学社讲演,由李宜玲学长整理而成的讲辞。明伦月刊于一九八七年三月份,一七二期起,分五期连载。本文是郭医师的现身说法,她以行医者的实际经验,配以学佛者的慈悲胸怀,侃侃道出庶庶众生的苦痛与迷茫,可说是句句肺腑,字字血泪。凡..

相由心生到底有何意义
在佛教之中,一切存在都可以称为相,也就是说,相包含有一切存在,而这些存在,其本质都是本心所产生幻象,换句话说,这些相并不真实,是虚幻之相,而不是实相。因为实相,就是产生这些相的如来本心。因此,所谓的相,在佛教的概念里,其实都是虚幻的存在,也就是说,一切我们世俗之人认为实在的东西,..

圆光观音的意义是什么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圆光观音〞〝应身相〞为圆光观音的〝化身相〞既是〝梵王身〞!《普门品》曰:「应以梵王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因其法像背部呈现炽盛的圆光火焰而得名。逢刑戮时念之。取法华..

圆光观音有什么意义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明梵身者。梵即色天主,名为尸弃,此云顶髻。璎珞明四禅皆有王,此言梵者,应是初禅顶,犹有觉观语法得为千界之主也。观音修白色三昧,不取不舍,不取故不。随禅生不舍故应,为梵王说出欲论,四句现身,以权引实。色界天有大梵天王管领二千世界,无有爱欲,..

学佛要依止什么
当我们对人对法都没有智慧的抉择的时候就马上谈百分之百服从这是有风险的。我们百分之百服从的是圣言量,是祖师的思想,这没有风险。这个诚敬,真诚恭敬一切的荣耀要归向阿弥陀佛!《无量寿经》也说了,要把阿弥陀佛作为大导师,当我们在信愿持名的时候,我们就在跟阿弥陀佛沟通。 这个净土五经就是指向..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