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网络
圖為宗薩欽哲仁波切於洛杉磯開許公佈的一尊蓮花生大師見即解脫佛像,具有巨大的加持力。
此佛像原由赤松德贊的小王子持有,莲师像的手杖曾在文革中遺失,后又新造一杖。
此尊殊勝的見解脫蓮師像,乃是蓮花生大士本人親自伏藏的五尊蓮師像之一。
由第一世蔣揚欽哲旺波在淨觀中發現,並派遣掘藏大師秋吉林巴取藏。
如今其中一尊蓮師像已經失落,另外三尊由宗薩欽哲仁波切供奉,还有一尊由二世蔣揚欽哲的弟子所供奉。
願见闻此像者,開啟自心,與莲师相應!
文章来自网络
圖為宗薩欽哲仁波切於洛杉磯開許公佈的一尊蓮花生大師見即解脫佛像,具有巨大的加持力。
此佛像原由赤松德贊的小王子持有,莲师像的手杖曾在文革中遺失,后又新造一杖。
此尊殊勝的見解脫蓮師像,乃是蓮花生大士本人親自伏藏的五尊蓮師像之一。
由第一世蔣揚欽哲旺波在淨觀中發現,並派遣掘藏大師秋吉林巴取藏。
如今其中一尊蓮師像已經失落,另外三尊由宗薩欽哲仁波切供奉,还有一尊由二世蔣揚欽哲的弟子所供奉。
願见闻此像者,開啟自心,與莲师相應!
真正的解脱,即佛的涅槃。
全方位明辨法在每个人的心里。无论你意识到与否,它就在那里。无论你学不学,它也在那里。问题在于你能否破解。一旦学了佛陀制订的标记,就可以自己破解,好比认字读书。举例来说,婴儿不懂事,生下就哭:“哇!”那是受蕴。他吃着不喜欢的,便扔了找更好吃的,那是行蕴。长大一点时,开始记事,那是想蕴。因此法就..
解脱就是明白与放下人的烦恼有两种,一种来自先天基因,叫做“俱生我执”,一方面来自后天的环境熏染,叫“分别我执”。后天的执著容易在见性后得以清除,叫“见所断烦恼”,因见觉悟之光,顿除后天的黑暗烦恼;而先天基因导致的烦恼习气,则要经过长期修行,才能脱胎换骨,清除干净,这便是“修所断烦恼”。当一个..
心中无欲真解脱。无欲并不是什么都不要,或什么都不做,而是忘我地无我地不为我地去要去做。只有到达无欲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热爱自然,融入自然,此时哪怕只是见到一片树叶,你也会感到深深的幸福和满足。..
●●●問:做善事只是修福,跟解脫生死沒有任何關係。這個觀念是否正確?慧律法師答:許多人弄錯了,光聽經聞法,開智慧,而福不修。諸位,沒有福的人,是沒有機會修慧的。今天,你先要有穩定的生活、穩定的收入,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談得上法身慧命。太多人誤會了,認爲聽經聞法就好,不必去修福,認爲..
佛学研究真实的宗旨,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彻底解决人生老病死的现实问题,抵达不生不灭、永恒安乐的理想境界——涅盘彼岸,实现超越生灭的涅盘,必须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真实不变的东西为依靠,这种东西从认识的角度而言,便只有如其本然、不依他起的绝对真实。根据凡有对法不相舍离的缘起法则,佛学确信:既..
说事说理千千万,认知见性最安全,一切不住随缘用,处处见性即佛天。千万不要把这些言语文字当成耳旁风,更不要当成是教育文化、知识学问,要用生命与一颗赤诚的心来领悟,要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来落实完成。最怕的是听时明白,过后当成耳旁风,遇事不能按照真理如法地落实,照样我行我素继续按照自己自..
文/观立轮回这个词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二十几岁开始,我就选择了佛教作为宗教信仰,一直不离不弃,虽然以前只是停留于信佛和拜佛之上,但对于每个生命都是从轮回中来,又要轮回而去是深信不疑的。当时,我悲观地认为:命运都是老天注定的,人人都要在轮回的漩涡中周而复始、难以幸免,从来没有想..
有很多人总是迷惑在身体和灵魂的解脱上,说什么我以后死了去解脱。真正的解脱不是身体死亡的变异,而是内心无束的光明,真正的成佛,也不是单指你去到另外一个世界,而那个世界叫做佛国。佛国,是指你身心处于佛陀般的觉悟与慈悲。极乐世界就是无苦的世界。而此世界不在他方,而在于你的自心。当你的内..
佛法讲的解脱,不是身体外在的解脱,好像要换件不同的衣服,或是转换一个身份才能解脱。修行成就的解脱,全然是心的解脱。你的心在面对老病死的时候不会恐惧,在面对人我是非等等烦恼干扰的时候,能够用智慧去化解、超越烦恼的束缚,这就是解脱,不需要离开生活,也不需要离开当下的身份。如果你的生活..
【经典原文】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经文解释】善哉,赞叹之词也,言好者,阿难自能说出生死之根源也,自性本具,故无有始。由一念妄想而成众生,故曰众生从无始来,即由始初成众生而有生死,以至如..
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有十个等级,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真正了生死是哪一地呢?了生死就是出六道轮回,四果阿罗汉已经出生死轮回了,那菩萨要达到什么级别才能出去呢?要七地菩萨才完全了生死,真正的超越六道轮回。所以出轮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非常难。七地菩..
这个解脱是得到一种真正的自由,无拘无束,所以解脱了。解脱什么呢?解脱六道轮回这种生死的苦恼。以前有一个和尚向一位有名望的高僧请法,他说:“请问上座,怎么样才能得到解脱?”这位高僧对这和尚说:“现在谁把你绑住了?”说完了这句话,这个和尚即刻就开悟了,“噢!原来没有人绑住我呀!是我自..
内心创造和谐才是真正的解脱觉真法师在中国文化中,古人强调修身齐家。首先是修身齐家,而后才是治国平天下。那时,讲五伦,守五常,重孝道。富贵人家,克绳祖武,桂兰齐芳;贫寒之家,菽水承欢,不弃糟糠。嫁过去,白头携老;娶回来,终身不二。所以,古时候,数代同堂,儿孙绕膝,瓜瓞绵棉,天伦共享..
◎ 李新华解脱是心灵的解脱,那么心灵中要解脱的是什么呢?是什么紧紧束缚着心灵?心灵的束缚来自生存意志的压抑。生存意志要求不断占有,要求不断地吐故纳新的生存;心灵意志要求和谐、知足、自由、欢乐,要求无压力的生活。那么生存意志与心灵意志矛盾的焦点在哪里呢?生存意志上升到意识的是根本分..
大愚法师作的“解脱歌”,是步永嘉禅师“证道歌”原韵附和的一首歌。大愚法师平生著录很少,除了“解脱歌”外,就是临隐居之时不辞而别留下了一首告别诗。“解脱歌”很珍贵,把我们修法怎样用功,怎样证道都说得很清楚,对我们修道很有帮助。‘永嘉大师“证道歌”调古神清,有足多者’,永嘉禅师的“证道歌”大..
大愚法师作的《解脱歌》,是步永嘉禅师《证道歌》原韵附和的一首歌。大愚法师平生著录很少,除了《解脱歌》外,就是临隐居之时不辞而别留下了一首告别诗。《解脱歌》很珍贵,把我们修法怎样用功,怎样证道都说得很清楚,对我们修道很有帮助。永嘉大师《证道歌》调古神清,有足多者,永嘉禅师的《证道歌..
论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 太 虚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拂逆之境,若欲解脱出离,则有讲求佛法之必要。此不但讲求佛法为然,凡吾人所云为动作,皆因解决现前困境而发动,如饥求食,寒求衣,住求房屋等。又因求食遂连带求谷米而讲农作烹饪等事。人生之苦多矣!自呱呱堕地后,..
要想解脱一定要看破财和色梦参老和尚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清了,这就叫修行。以后,逐渐的你再不堕三恶道。恶业既然消失,善业自然就增长,这两个是相..
济群法师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人格来自生命的积累,同样是贪心,有些人贪吃,有些人贪色,有些人贪财。这些贪心引发的负面情绪也各不相同,有的会带来焦虑,有的会带来恐惧,有的..
济群法师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人格来自生命的积累,同样是贪心,有些人贪吃,有些人贪色,有些人贪财。这些贪心引发的负面情绪也各不相同,有的会带来焦虑,有的会带来恐惧,有的..
亲鸾圣人曰:烦恼具足之凡夫,火宅无常之世界,万事虚假,无有真实,唯有念佛是真。烦恼具足的凡夫,贪得无厌,或嗔或暴,从早到晚牢骚满腹,此种凡夫所思所为,全部是谎言。这个世上,商界、政界、社会生活每天都在变。身处激烈动荡的世道,预卜明天何其难。如此世间没有什么是靠得住的,没有可信的。..
解脱后的心境◎慧 律执著带给人束缚,使我们不得自在。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脚镣,行动无法自由。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著,摆脱身心的桎梏。因此,解脱者的心境是坦荡荡、不忧不悔的。对于已经做过的事情,不起追悔;面对未来,也不噜忧心忡忡。一切都只是行所当行、受所当受;称得上是真正的..
出家人是创造智慧财富的人。出家人能够放下万缘,让身心清净,让大脑冷静,能具有智慧,是不是人群当中的明灯啊?智慧是不是财富?答案是肯定的。清净莲花目如来的像法中,距离圣贤的时代远了,很多人就开始造恶业了。这里面也是告诉我们,出家人的重要性。罗汉是谁?罗汉就是出家人,修道证果的出家人..
中国人用词是很精确的,我们说:我喜欢禅修,喜欢打坐,或者说欢喜禅修有什么不同吗?有。喜欢你还没有相应,那是一种习气,甚至于可能是偷懒,什么都不用干,你就盘腿打坐就好,管它是不是睡觉和昏沉都可以,这是喜欢。欢喜打坐是什么?你打坐,上坐就相应,内在的这种喜悦升腾起来了,这是欢喜;然后..
◎ 希阿荣博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所谓苦苦,就是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离死别。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会把它们误认为是别的东西而想去追求、亲近。变苦是指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因其本质为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
◎ 智 旭超生脱死法门,不可以聪明凑泊,不可以意气承当,不可以情见夹杂,不可以粗疏领会。先须专求己过,无责人非,见贤思齐,见恶内省,法法消归自心,时时警策自心,将定盘星认得清楚明白,然后看经可,坐禅可,营福可。如眼目未明,存心未笃,则看经必堕口耳活计,坐禅必堕暗证深坑,营福必成魔家..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五)解脱长者寄第五具足方便住尔时善财童子,思惟诸菩萨无碍解陀罗尼光明庄严门。深入诸菩萨语言海门。忆念诸菩萨知一切众生微细方便门。观察诸菩萨清净心门。成就诸菩萨善根光明门。净治诸菩萨教化众生门。明利诸菩萨摄众生智门。坚固..
出世解脱之善因──八关斋戒(四)之不杀生三鬼神持戒.天地清宁《大般涅槃经》卷十六载,释尊在一旷野的丛树下静坐时,遇一纯食肉血的旷野鬼神,此鬼神每天杀一人来食,佛慈悲故,为此鬼神广说法要,但这暴恶、愚痴、无智之恶鬼不受教法,佛惟有化身为大力鬼,摇动他的宫殿,令他不安,这恶鬼于是带同他的眷属走出..
出世解脱之善因──八关斋戒(七)之不偷盗中《别译杂阿含经》卷十六载,有一比丘在俱萨罗国林中修行,因眼视不明,请医者替他沾治,医者教他嗅莲花香可以得愈,比丘于是觅得莲花池,端坐池边闻莲花香。天神看到后,对他说:「你为甚么偷花香呢?」比丘说:「我并没有伤害花的根及茎,怎可以说是偷呢?」天神说:「你..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