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金刚经》说:无人相,无我相。谁说谁闻?
元音老人答:只是无相,不是无说,不是无闻,一切没有就落断灭空了。常住真心无相,犹如虚空一样。因空故,一切东西都能容得下。法身犹如虚空,但不能住在空相上,一住就有落处。说法也是,一有知见分别就有落处。所以,最后就以无说无闻来破言说的执著,归于无相灵活妙用。
元音老人答:只是无相,不是无说,不是无闻,一切没有就落断灭空了。常住真心无相,犹如虚空一样。因空故,一切东西都能容得下。法身犹如虚空,但不能住在空相上,一住就有落处。说法也是,一有知见分别就有落处。所以,最后就以无说无闻来破言说的执著,归于无相灵活妙用。
问:我修法后觉得胸口会发闷,如何避免?元音老人答:要注意三点:1、手印举起靠近胸口,手臂不能靠胸口。2、要呃气让它呃,泄下气就让它泄,打哈欠就让它打,不能屏住,呼吸要自然。3、身体往下弯会很疲劳。先睡好觉再打坐。..
问:请师父谈谈意生身?元音老人答:意生身个个都能出,它是从第七识生出来的。上面的眼、耳、鼻、舌、身、意封住它时,它就出不来了。现在我们六根不清净,乱动脑筋,见相著相,就把它封住了。等你清净到一定程度,它就自己出来了。做气功做得好的,心清净了,也能出来。不过只能出一个,还不能够要出就出。入三昧..
问:念起不随,是不是到了法身正位?元音老人答:念起不随是有点小成绩了,能受生自在了。但不演算法身正位,一定要断思惑,才能到法身正位。到了法身正位还要向上,要离开这个位子,著在这个位子还不行。修禅人:朗月当头时,尤是阶下汉。要月落时相见,才是全体圆明。..
问:《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元音老人答:圣人有位次,四圣六凡。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都是圣人,不是有差别吗?除此还有愿、悲、智、方便等缘起差别,方成之为利生的大用。..
念佛往生的条件:一心不乱《佛学常见词汇》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念佛人念到没有了见思惑,叫做事一心不乱;若念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时,叫做理一心不乱。编辑本段《佛光大辞典》1.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动摇之谓。华严经卷三十九(大一○八四二上):汝等应离诸疑垢,一心不乱而谛听。2.修念佛法门之际,以..
问:我们为什么要发愿呢?元音老人答:愿为一切事物成功之母。愿能成事。所以人如果没有愿,碰到困难就不肯修行了。我们心中心法第一印就是菩提心印,要发成佛的大愿。成佛必须靠众生,佛是福德、智慧两足尊。
问:明心见性的时候,会展现图像吗?元音老人答:它没有图像,也没东西,但不是断灭相,它了了分明。这个灵知了了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明白这个以后,要注意,不是到家了,而是正好用功夫,时时保护它。可以用佛号,也可以用咒来保护它。禅宗大慧杲祖师就是用我们心中心法大随求陀罗尼保护自己。禅师都会念咒的。憨..
问:悟个什么?元音老人答:三世诸佛也不识!还会么?。现在人根机太钝,修禅定不易开悟,唯有净密双修似较合宜,此诚无可奈何之事也。但遇有缘之志者,亦可摄受一、二以教之。
所谓见性者,明白也。明白妄心不可得,明白妄心是真心的妙用。见性是见无所见,没有一点东西的。譬如现在你们大家把念头一断,什么也不想,一切的现象都在你们的视线之内,但是你们没有着哪样东西哪个人,虽然有许多人很多东西,但见无所见,不知道谁是张三,谁是李四,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无念的灵..
(一)你要往生西方,而心裏总是恋着娑婆世界的妻财子禄,古人谓之抱桩摇橹,行动尚且不能,又如何与弥陀感应道交,打成一片,往生西方净土呢?所以,首先要放下一切,你不放下怎么行呢?玉琳国师曾说过:「想生西方的人放不下,是生不上去的。」假若恋着娑婆世界放不下,你就不要念《阿弥陀经》,还是..
心地法门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咒,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没..
《金刚经》思考题宗性法师第四学期思考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我们整个修学佛法的联系。提示:为什么出这么一个题目?这个题目非常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整个《金刚经》的核心,怎样把这句话跟我们修学佛法联系起来,我想这是我们毕生要去实践的。那么我留给大家一个题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以下经句更是其中精华,读通此经,即可开悟。(文中部分释义来自南怀瑾先生)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六..
《金刚经》是救命真经◎ 梦 参这部经在我们一般的说为救命真经,这个救命不是救我们的色身性命,是救我们的法身慧命,所谓救命经因为我们都迷了,迷了我们的真心,迷了我们的性体,这部经能启发我们,能够使我们恢复本性。金刚金刚是宝贝,咱们都知道金刚钻石它能破坏一切物质,咱们经常说金刚钻啊,就..
答保定刘建才、明慧两位居士1993年书信:建才仁者慧鉴:11月24日函悉,所问各点,奉复如下:二、修心中心上座修定,下座修慧,故不坐时以“观照”为主。返观自心(心念),如光普照,故叫“观照”;若观时心念不起,常觉不迷,便是“觉照”,总之,都是“观心”功夫,意思一样。观心是根本法门,但非“定”不易起观,故修..
徐恒志居士就萧平实之著作答刘东亮居士书(选自心灯文库)1.2001年4月25日某佛教杂志编者按:最几年来,台湾萧平实先生的著作在大陆渐渐传开,甚至有些佛教团体开始筹资印行他的著作。他的著作中有许多令人疑惑的地方,而初学者又往往莫衷一是。出于对法的尊重,年初,刘东亮居士特将自己得到的一套萧平实先生..
答石家庄张孝谦居士孝谦仁者慧席 :手教及尊作两幅,均拜收。才华横溢,不胜敬仰!知曾阅读拙作《般若花》,可谓文字因缘,至祈指正为盼!知正修“六字大明咒”,甚好!此法简单易修,而三密相应,功效卓越,祈仁者一门深入,久必有成。余在拙作已详,不复一一。谨复顺叩道绥!愚学人徐恒志拜启2000年6月12日孝谦仁者..
论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徐恒志上师答某居士书(一九九一年三月)某某居士:由《上海佛教》编辑部转来仁者所写《答唐代复礼法师的提案》一文,颇有见地,值得讨论。兹略述拙见如下:一、烦恼无始有终问题按此问题并不难解,在《圆觉经》金刚藏菩萨章,菩萨问佛:“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
答芜湖卜年华居士年华仁者:12月28日手书收悉。近谅贵躬健康,道心纯熟,一切吉祥!仁者在学法过程中,以般若为先导,每日诵持《金刚经》,能做到一心无住,事来应付,事去不留,便能获得实际受用。如心情开朗,便是效果。在持诵经咒过程中,妄念纷飞,这往往是进步的表现,譬如暗室打扫,尘埃飞扬,势所必然,只要坚持..
答哈尔滨张春喜居士智喜仁者慧眼:2月5日手书敬悉。前书可能遗失,今奉复如下:一、本来面目,空空寂寂,但又了了分明,若只有空寂而无灵明,岂不成为顽空。故当一念不生,“说是一物即不中”时,却灵光独耀,灵知不昧,“明”和“见”是无分别智慧,不是有分别的意识。二、见光见佛,可能有幻相出现时,只是不理不着..
答石家庄刘东亮居士东亮仁者慧眼:11月6日信已收悉。兹复如下:一、知拙作准备再印,固是好事,但一切随缘,仁者勿过于操心。知《随笔》将于明年在《禅》刋刋出,藉供大家参考,一得之愚,或者不无小补也。某居士处已电告一切。二、修行之事,总在见缝插针,越忙、越麻烦,越要定力应付,能边修边做,便能应付宽绰,..
答哈尔滨杨振刚居士振刚仁者:嫂夫人之逝世,难免悲哀,但仁者须知这个世间,一切一切都是苦、空、无常、如幻如化无不都在变化中,不能尽如人意。正由于嫂夫人逝世,让您早日明白人生苦空,不断变化,使您能信仰佛法,明白真理,解脱生死轮回,成就无上佛道,转坏事成好事,是在仁者的奋发图强,心无所著,不使自己陷..
答南通秦居士某某仁者:来信收到,信中说,一看便了,观心很好,但不能执相,不管什么现象现前,一概不理,反反复复总是有的。都要看作是进步现象。当妄想断处,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不执一物,自然有个好消息。但此时“一念不生,了了分明”也不可执,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连虚空也粉碎,还要这两句话作什么?总之,刻苦..
答烟台范业信居士业信仁者:手书敬悉仁者已臻“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分明”的境界,即是认识本来面目,也即明悟自心,见到本性。但此光景正是由禅宗破初关,进入悟后起修的破重关境界,故有时能觉照得住,有时则事后才觉照,必须勤于照顾,不断在事上磨炼,处处与自己奋斗,才能上上升进,到佛地位,才是常寂常照。此阶..
答南通王居士某某仁者:函悉。您能勇猛精进,虔修心中心大法,十分难得。现已修1300多座,而不明心地,其原因是只顾到修定,未用功修慧;虽用功证体,但未曾真正起用,故修心中心法必须上座修定,二小时中万缘放下,死心塌地,增加定力,但下座时,必须修慧,时时以观照力,(上座定后,自有慧照的力量)返观自己本性,于一..
答南通钱居士某某同学:10月3日来信收到。你是一个很有品德和智慧的人,所以对于一门学问的研究,很专心用功,非常难得。现将问题简复如下:1、在静坐中呼吸较粗,这是一定的过程,随着呼吸的逐步调和以及妄念的逐步减少,呼吸也便渐渐细微,渐渐不知不觉。但这是自然地进行的,不要强制。(可细看《静坐入门》14..
答牧牛老人(魏鸿勋老居士)鸿老大德长者法座:五月二十日手教拜悉。此次辱蒙枉顾寒舍畅叙所怀,深感您老人仁厚慈祥,虚怀若谷,令人有高山仰止之赞叹。所赐佳作《心经体会》[后由徐老定名《心经蠡测》,编者注]过去油印本上亦曾拜读重印本,启我茅塞,其乐何如。不料展阅未及一半,适有外地道友来访,欲得此书,不..
答保定胡智金居士智金同学慧鉴:来信和照片收到,知您善根甚厚,在学佛道路上前程无量!知已经 某师灌顶授以心中心密法,因缘不可思议。此法原出《大藏经》,属于无相密法,如果根机相当,做到离相无住,便是《金刚经》所说的无相境界——佛境。每座坚持二小时,只管口持咒,手结印,意则一切不管,妄念来时,随来随..
答青岛金慨夫居士慨夫仁者道席:接2月23日手书,敬悉。仁者拟再版元音上师《大手印.安心法要》,使能流通全国,广利有情,用意至善,甚为钦仰!兹经与上海佛学书局联系,据告:1、先将样本及委托书派人送至书局谈妥封面,纸张、本数等有关事项,由书局报价,双方议定成交。2、协议后约三四个月即可交书。3、上报批..
答浙江温州清凉寺觉融法师觉融吾师道席:案例纪实三则,已听读,(目力不行,叫别人代读。)宋某着相取境,害人不浅!阿国师随缘指点,自是禅者风貌,可佩!惜识者不多,可为深叹!近来目力、脑力、体力逐渐衰败,虚度九十,老而无用,惭愧惭愧。仁者用科学观点,阐明佛法,不胜敬佩!际此新年及新春佳节,敬祝众生易度,少..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