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凭,姓韩,平恩人,年十二出家。通贯经论,遍叩讲席,日臻玄奥。宏法魏赵之间。讲涅槃,华严,诸律论,目不寻文,洞中肯綮。居常福智双习。袒肩跣足,乞食自资。发愿回向,求生西方。齐天保十年三月十七日,卒于邺城西南宝山寺,年七十有二。临终,佛光满室,异香充庭。(续高僧传)
相关推荐
慧文(约六世纪)
慧文,一称慧闻;他的籍贯和生卒年月,传记不详。据《佛祖统记》卷六《慧文传》称他是东魏孝静、北齐文宣时(534559)行佛道者,另一说他是北齐时(550577)专业大乘的人。根据慧思自述的《立誓愿文》和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七《慧思传》,可知慧思生于515年,寂于577年,他自称二十岁到三十八岁遍历齐国,..
一心三智
(术语)三智于一心之上同时发得也。盖在别教,修空观得一切智,修假观得道种智,修中道观得一切种智,由如是次第之三观,次第发得三智。而在天台圆教,则三观融于一心,故即所发之三智,亦同时于一心证得,无前后并别云。原出大智度论二十七,彼文自为问答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
二祖北齐尊者慧文《佛祖统纪》
二祖北齐尊者慧文。姓高氏。当北朝魏齐之际(东魏孝静北齐文宣)行佛道者。第一明师。多用七方便(辅行云。恐是小乘七方便。自智者已前未曾有人立于圆家七方便)第二最师。融心性相诸法无碍。第三嵩师。用三世本无来去。第四就师。多用寂心。五凿师。多用了心能观一如。第六慧师。多用踏心内外中间心不可得..
国师
国师是我国历代封建帝王对于佛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给予的称号。我国高僧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嚆矢。据《佛祖统纪》卷三十八说,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诏高僧法常入宫讲《涅槃经》,尊为国师;国师的名称以此为始。同时又以沙门法上为大统(僧官),统治天下僧尼,亦..
慧文
北齐时高僧,俗姓高。师读大智度论三智在一心中得之句,又读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遂悟入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而立一心三观的法门,传于南岳慧思禅师,思再传智岂页,故师实为天台宗之始祖。..
九祖
(名数)天台宗之所奉者。佛祖统纪七所定。高祖龙树菩萨、二祖北齐之慧文、三祖南岳之慧思、四祖天台之智顗、五祖章安之灌顶、六祖法华之智威、七祖天台之慧威、八祖左溪之玄朗、九祖荆溪之湛然。
慧光《佛祖统纪》
慧光。北齐时居洛阳著华严涅槃十地等疏。妙尽权实之旨。一日有疾见天众来迎。光曰。我所愿归安养耳。已而净土化佛充满虚空。光曰。唯愿我佛摄受遂我本愿。即弹指謦欬。言气俱尽
法琳《佛祖统纪》
法琳。晋原人。常诵观经辄见一僧大身在前。北齐建武二年感疾。见宝树下一佛二大士像坐莲华上。琳大慰喜。夜半闻钟声。众就视之。即席而化 。
慧文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沙门慧文禅师。当齐高之世独步河淮。法门非世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厚。阅中论发明。论是龙树所说。故遥禀焉。是为台宗二祖北齐尊者(九祖传)
三祖僧璨大师尊者《释氏稽古略》
三祖僧璨大师尊者。不知何许人也。初以处士见二祖慧可尊者于北齐。可祖器之。为剃度受具得法。是年自北齐来司空山。遂隐于舒州皖公山。今所谓山谷山寺也。三十年其迹寖显。学者知求其道。隋开皇间。乃有沙弥道信者。福拜曰。乞大师发我解脱法门。祖曰。谁缚汝。曰无人缚。祖曰。既无人缚汝即是解脱。何..
慧文(二祖北齐尊者)《天台九祖传》
二祖北齐尊者。讳慧文德行未见本传当齐高之世齐是国号。高谓高祖渤海人也。姓高氏。齐大夫高奚之后。高欢次洋方受魏禅。都邺在相州。即北齐也独步河淮无竞化者。故云河北。淮谓南。行化于世法门非世所知明所证既深。非余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厚尊者法行于世。如履地不知地之厚。戴天不知天之高尊者用心..
中国佛教石经
中国佛教徒为使佛法永存,防止佛经被毁,仿儒家镌刻石经之例,把重要佛教经典刻于深山幽谷的摩崖上,或刻于石柱、碑版而藏之于石洞,以便永久保存。摩崖石经 刻于自然岩石上,一般认为始于北齐。以山东泰山经石峪的大字《金刚经》和泰山东南徂徕山映佛岩的《大般若经》最为著名。清钱大昕谓此二经皆北..
慧光律师
行事钞·序:“[慧]光律师,两度出疏。”资持记释云:“慧光,自[慧]光至[道]晖,皆北齐人。光依[道]覆学,初制疏十卷,后裁为四卷,故云两出。”(事钞记卷二·四一·一○)
九师相承
南北朝时代有定九师相承禅法次第之说。据止观辅行搜要记卷一所载,九师为明、最、嵩、就、监、慧、闻、思、顗。然摩诃止观卷一之上所记,第七为北齐慧文、第八南岳慧思、第九天台智顗,关于其他六师之所传则不明。释门正统卷一载慧文以前之六师相承,为明最、神最、嵩多、就多、监多、慧多,然正确与否..
响堂山石窟
又称响堂山寺。分为南北两窟,北响堂位于河南武安县,南响堂位于河北磁县,相距约十五公里。响堂山因洞内拂袖即能发出锣鼓铿锵之声而得名,又称鼓山、石鼓山、滏山。窟内雕刻精美,闻名遐迩,与天龙山石窟同为北齐佛教文化之代表。 石窟约凿建于北齐(550~575)。当时北齐有两个政治中心,一为邺都(..
三目斋
北人亡。至三日。必斋僧。谓之见王斋。法苑云。唐中山郎元休撰冥报拾遗记云。北齐仕人姓梁。将死告其妻曰。吾生所爱奴。并马皆为殉。既死家以土囊压奴。死至第四日。奴还魂言地府见郎主。被锁械人卫谓某曰。我谓同死。得你使唤。故嘱你来。今各自受。必告放你回。言讫驱入府。奴于屏外窥闻。官问卫者曰..
天台九祖
(名数)佛祖统纪于台宗立东土之九祖:第一祖龙树菩萨,第二祖北齐禅师,第三祖南岳禅师,第四祖智者禅师,第五祖章安禅师,第六祖法华禅师,第七祖天宫禅师,第八祖左溪禅师,第九祖荆溪禅师。龙树菩萨虽生于印度,然北齐禅师,依其中观论承其旨,故取之为高祖。..
慧光(北齐邺下)《净土往生传》
释慧光。俗姓杨定州义丰人也。年十三。随父入洛。见佛陀禅师。慕其有道。从受三归。陀以光有异相。必能宣荷胜法。勉之从佛。光既从事佛道。刻己力学。日记数千言。加又钩索渊致。若由宿悟。一时有所咨问。光必指引。泠然可听。定人号之圣沙弥焉。洎其受具。大翼圣教。时钦其德。往往解囊而施。岁无虚日..

唐德美《净土圣贤录》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隋开皇中,观化京师,受持戒律,日以礼忏为务,常诵万五千佛名。大业中,住京师慧灵寺,普兴福业,多诸感应。唐武德初,居会昌寺,于院西造忏悔堂,行般舟三昧,终夏不坐。或止口过,三年不言。或行不轻,通礼七众。断绝世想,专念西方。持佛号,终身不辍。贞观十一年十二..

修行中自在排在第一
修行中自在排在第一◎ 大 愿《证道歌》上法身觉了无一物你要看清楚,当我们的心安在生命本然纯净状态的时候,这个是法身觉了。《证道歌》这四句话就是启示我们:修行首先要法身觉了,也就是觉悟到生命就是价值。今天我们大家听这么久,哪怕你什么都没有学会,你就真正地相信,真正地深信生命就是价值,..

唐慧日《净土圣贤录》
慧日,姓辛,东莱人。唐中宗时,得度。见义净三藏,诣西域求法,心慕之。于是泛舶渡海,经三年,得达天竺,礼如来圣迹,寻求梵本。日既阅历艰苦,深厌阎浮。思何国何方,有乐无苦,何法何行,能速见佛,遍问天竺三藏,皆劝修净土法门,日闻已顶受。渐至北印度健驮罗国,王城东北有大山,山有观世音像,有至诚祈请者,每见大..

清浦文荣《净土圣贤录》
浦文荣,吴江人。中年,归依接待寺僧祥谦,秉受五戒。发心念佛,求生西方,数十年日课佛号不辍。有二子,一出家胥江禅院,亦常至父舍。父子兄弟,同心念佛。嘉庆十八年,文荣年七十,感微疾,自知时至。命二子同称佛号,合掌而逝。室中异香,竟日不散。(染香集)..

唐明浚《净土圣贤录》
明浚,姓孙,齐人。常诵金刚般若为业。永徽元年二月十二日夜,暴卒,心尚暖,周时复苏。云,初见二青衣童子,将至王所,问一生作何业。答云,但诵金刚般若经。王曰,功德不可言。师可更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令二青衣送之还寺。浚自是精勤愈倍,至二年三月卒,寺众咸闻异香。(续高僧传)..

清沈贞女《净土圣贤录》
沈贞女,沈雪峰居士之女也。幼时听父母讲因果,即戒杀放生。稍长,闻议婚,辄涕泣不食。问其志,云俟经义稍通,须出家为尼,父即赞许。且初通文字,仅读金刚、弥陀、心经、大悲咒,尚不通其义,惟一心念佛而已。及母没,即长斋。二十一岁之五月,偶患时症,缠绵二十余日。其父时时嘱其念佛观佛,一心西向。至三十日早..

清潘万宗《净土圣贤录》
潘万宗,吴江黎泾港人。中年丧子,发出世心,诣南海佛顶山,求藏悟和尚剃染。悟公曰,尔有母在,未可也。况修行不在出家,得一良友,不时熏习,足矣。万宗乃已。晚年,长斋奉佛。下体素患癣疾,至是忽升头面,甚重,欲赴水自尽。方外友定川止之曰,疾从业起,业由心生。如其含怨沈波,则迷根深植,后生益苦,可不惧耶。若..

清百不管老媪《净土圣贤录》
百不管老媪,失其姓,杭州人。尝问于孝慈庵道源和尚曰,修何法门,一生决离苦海。和尚曰,无过念佛。然念佛不难,而难于持久。持久不难,而难于一心。汝若能一切不管,专心持名,至诚发愿往生,临终佛来接引,即得离苦海矣。媪欢然拜谢,归,即将家事,委子妇等,辟净室供佛,修持其中。年余,复问和尚曰,自蒙开示,弟子..

清罗氏《净土圣贤录》
罗氏,宁波慈溪人。长斋数十年,礼拜持名,无一日闲。嘉庆初,随夫姚惠成,徙居杭州北新关,货烟筒为业。贸易之暇,勉夫念佛,惠成由是亦持长斋。道光九年,三月四日黎明,谓夫曰,可入城招女婿来,为我念佛。其婿张怀静,向师吴允升,奉佛维谨。惠成往招,适因事稽阻。至日午,曰,吾不能待婿矣,具汤洗沐,趺坐念佛。日..

清蔡鹏九《净土圣贤录》
蔡鹏九,字资万,苏州西洞庭山人。世为贾,鹏九则好二氏书,与高人逸士游。后遇唯然和尚,劝修净业。始诵佛经,举放生会。已而持长斋,自号虚白居士。无何得疾,以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八日,终于家。先一夕,洗浴。将旦,集家人与诀,谓曰,世间眷属,报尽则离。图久长者,当结法缘,若辈勉之。众哭。曰,勿哭,为我齐声唱..

静坐与禅定
静坐与禅定◎ 徐恒志静坐一法,佛法叫坐禅,也可叫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的世间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等的世出世间禅;有九想、八背舍、九次第定等的出世间禅,以及自性禅,一切行禅,清净净禅等的出世间上上禅,已如前述。总的说来,有深禅定,方有实智慧;有实智慧,才能自..

清达纯《净土圣贤录》
达纯,字粹修,号悉檀,姓朱,嘉兴桐乡县人。自幼剃染,住嘉兴觉海寺,精修净业,一十六年。建西方三圣殿,春冬启念佛期,远近观感,缁素云集。尝行般舟三昧二次。一夕,梦中,见大莲华从空而降,自此知见超卓,辩才无碍。彭二林居士,逖闻道行,延住流水居,及文星阁,领众念佛,日课严密。常演讲云栖弥陀疏钞,及天台教观..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