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 参
面对无惭无愧的人,
不应对他生厌离心、嫌怨心,
也不要把他当恶人看。
应发悲愿,愿他舍离这种无惭愧心。
如果你看见人家犯错误,
而感觉自己很好,还指责人家,
这就完全失掉了菩萨的精神。
众生有种种根、种种欲、种种性,
你若住大慈道,具足悲心愿力,
就能解决一切。
摘自《平常语甘露味》
◎ 梦 参
面对无惭无愧的人,
不应对他生厌离心、嫌怨心,
也不要把他当恶人看。
应发悲愿,愿他舍离这种无惭愧心。
如果你看见人家犯错误,
而感觉自己很好,还指责人家,
这就完全失掉了菩萨的精神。
众生有种种根、种种欲、种种性,
你若住大慈道,具足悲心愿力,
就能解决一切。
摘自《平常语甘露味》
[出大弥陀经]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刹。所以..
【正愿五种】 p0504瑜伽四十五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所修正愿?当知此愿、略有五种。一者、发心愿。二者、受生愿。三者、所行愿。四者、正愿。五者、大愿。若诸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最初发心;是名发心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往生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中;是名受生愿。若诸菩萨、愿能无倒思择诸法;..
放生是一件非常殊胜的善举,自古以来赞叹放生和倡导放生的大德不胜枚举,他们的共同赞叹就是对放生功德的最好诠释。然而善众们所求的愿望却不一定因放生个个圆满,有的善众感应明显,例如邓淑坤十几年的腿疾通过半年时间放生基本痊愈,也有没感应的,放生积极但自家生意并没有因此大发市利,于是便不再..
原文“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
与“秽土”、“秽国”同义。刹,梵语ksetra,意译国土。指此娑婆世界为凡夫所住,系秽恶不净之国土。唐代迦才所撰净土论序中,即有“永辞秽刹”之语。 p6586
指三昧耶形。即诸佛菩萨表示本誓之幖帜,显示救度众生之心愿。[性灵集卷七](参阅“三昧耶形”583) p1974
【除遣能障现观粗品我慢】 p0912 瑜伽三十四卷十八页云:复于如是诸有诸生增上意乐,深生厌怖;及于涅槃随起一行,深心愿乐。彼于长夜,其心爱乐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为诸色声香味触等滋长积集。由是因缘,虽于涅槃、深心愿乐;而复于彼不能趣入,不能证净,不能安住,不能胜解;其心退转。于寂静界、未..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