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佛陀,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乃觉悟真理者。也就是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成就等正觉的大圣者。为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住持

原为久住护持佛法的意思,后指掌管一寺的主僧。我国初时并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百丈怀海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

行堂

佛教丛林中,每日用斋时,为大众添饭菜、茶水者,称为行堂。

 

老参

长期于禅林中参禅办道者,或长期从事参禅修业者。又称为旧参、久参。

 

沙弥

沙弥,乃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为五众之一、七众之一。在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的出家男子称之。《摩诃僧只律》卷二十九,以年龄区别沙弥为三种:

驱乌沙弥:年龄在七岁至十三岁之间,已具有驱走晒谷场上乌鸟的能力。

应法沙弥:年龄在十四岁至十九岁之间,出家得度,依一定的仪式受持十戒。

名字沙弥: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者。

以上三者合称三沙弥。

 

沙弥尼

初出家受持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女子,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尼,故译称勤策女。为五众之一、七众之一。

 

沙门

意译净志、勤息,为出家者的总称,通内、外二道。亦即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的出家修道者。

 

愿以此阅读、转发、随喜之功德普皆回向,善根增长,往生极乐!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