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是专门研究咒语和它的意思。佛教分成五宗: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就是专持戒律的;密宗,密就是秘密的,彼此互不相知;净土宗,就是专持名号,念这个“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这叫净土宗。 这五宗里边,有的人就说禅宗最高,有的人就说教宗最高,有的人又说律宗最高,修密宗的,就说我密宗最高,修净土法门的,就说净土法门这是最第一了、最高了。实际上,这个法是平等的,没有高下──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谓高,就是个人私见,自己欢喜哪一种,就说哪一种是高。 现在我们讲这个密宗。一般人所知道的密宗,就是喇嘛教。其实密宗不是秘密的,在这个显教里头,显密圆通──显教里头也有密宗,好像〈大悲咒〉、〈六字大明咒〉都是密,〈楞严咒〉那更是密。所谓“密”,就是彼此不知道。 那么,不明白的人就认为这个秘密的东西是最好的,因为它不是公开地传。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就更神乎其神,说:“这不能讲给你听了,我这密宗啊,密宗不能讲给你听。”你不能讲给人听,为什么你又要说呢?为什么又要说“我不能讲给你听”啊?你根本就是密宗,就是不说就好了,为什么又要说我不能说给你听──我不能讲给你听,你不能讲这又是讲了。你不能讲这是不是讲?这也是讲。这为什么他要这样说呢,就因为他不明白佛法,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密宗”。 所谓“密宗”,我现在告诉你们,这个咒啊,并不密。所谓密宗,就是你念这个咒啊,有你的灵感,我不知道;我念这个咒呢,就有我的灵感,你不知道。这彼此互不相知它的功能──它的功能和它的力量,不知道,这叫密宗。并不是这个咒是密宗,那个咒的力量才是密。这是密宗的意思。 那个咒,既然是密了,你就不应该传给人。你传给另外一个人,这已经不密了。同样的,六祖和惠明有这么一番对答: 惠明:“上来所说,密意,若有秘密嘛,还有比这秘密的吗?” 六祖:“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你看,这说的明明白白的嘛,你能说出来的就不密了,能传给你已经不密了。你要是密就不应该传。密在汝边嘛,密在你那个地方。这就是说的这个秘密。 我相信就是密宗的法师,他也对这个密宗怎么样解释法他不知道,他只以为这咒是秘密的。但是什么咒都可以传给人,什么咒都可以说,没有不可说的咒;要不可说的他就没有法子传给你,是不是啊?我们讲这个真理,因为它可以传给你,这就不是密宗了,这就不是密了。 密,没有法子传的。那个密就是那个力量。没有人有法子告诉你说这个咒有什么力量,你念怎么样怎么样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你自知,旁人不知道,所以这叫做“密”。那个力量是个密,那个感应是个密,那个功能是个密,并不是那个咒是个密。现在你们大家都明白了吗? 那些不明白佛法的人,一定认为我说的不对。我说的不对,我也要这么样说;你说的对,你就没有法子这么样说,你根本不懂你怎么会这么样说。我更不懂,我更糊涂,不过以前我师父教我教得很明白的,所以把我这个糊涂人也变成会说密宗的〈六字大明咒〉了。 这个密宗,分成五部──东西南北中。东方是金刚部,是护持正法的;宝生部是南方;莲花部是西方;羯磨是北方;佛部是中央。要有时间哪,这个〈楞严咒〉讲这五部讲得最详细。 所以世界上,要有一个念,会念〈楞严咒〉,这个魔王也不敢出现的;要没有人会念〈楞严咒〉了,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个魔王啊就都会到世界上来了。为什么呢?没有人管他了,这五部就都不工作了,所以魔王就出世了。要有一个人会诵〈楞严咒〉,魔王也不敢出世,所以我们希望多一点人念〈楞严咒〉。我们第一个暑假班,我第一个考试就要考〈楞严咒〉,看看谁把〈楞严咒〉能先背得出。结果就有两个人考上合格了,后来又有许多人会诵咒了。
相关推荐
七系付法传
《七系付法传》,又名《宝源录》,是明末西藏的佛教学者多罗那他(1575~1633)就他所得的印度佛教密宗主要各系传承编撰的一部历史著述。全书共分九分,记述了佛教密宗中七个主要修法的传承源流,对于一些著名的大师分别作了详略不等的传记。这七系是:一、大手印教授,二、拙火,三、羯摩印,四、光明教..
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的一个根本出发点。这个概念在初期大乘经如《宝积迦叶会》、《无量寿经》等中已明显地提出,随着大乘空宗、有宗、密宗教义的发展,它的含义越来越丰富,而在菩萨行和一切密宗的修法中提高到极重要的地位。菩提心的意义,据龙树的解释是: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
一生入妙觉
在这一生中就能登入妙觉之佛位。天台宗说三论唯识等各宗的法门,非经三大阿僧祇劫不能达到佛位,而天台宗的圆顿妙觉,若信之行之,即能在这一生中由凡夫的地位,一跃而登于妙觉之佛位。他如密宗等亦主张三密相应,即生成佛的。..
八叶肉团心
密宗叫人类的心脏做八叶肉团心,因为它的形状好像一朵合莲花。
不空
(705-774)南印师子国(即今之斯里兰卡)人。唐玄宗开元八年到长安,翻译密宗经典,为密教祖师之一,与金刚智、不空,并称开元三大士。
五部秘经
密宗所依之五部经典,即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只经等加要略念诵经或菩提场经,便成五部。
四种念诵
指密宗之四种念诵。一、音声念诵,即发声念诵;二、金刚念诵,即声在唇齿之间;三、三摩地念诵,即定心一境而观真言之文字;四、真实念诵,也是定心一境而观文字的实相。
十弟子
即十名弟子。又称十大弟子。密宗行灌顶等仪式作法时,须有十名(或谓数人)年少之沙弥手持法具等,随于导师大阿阇梨之后,此十人即十弟子。或谓此系比拟于释尊之十大弟子者。 p437
十六观门
(一)指依观无量寿经所载十六观,为往生西方极乐之十六观门。(参阅“十六观”396) (二)密宗依显教九次第定之顺逆观,就无尽法界与无余众生界之说,而立十六观门。如菩萨修禅时,于九次第定中逆顺出入定散超间,奋迅游戏无不自在。诸如来渐次证入大悲藏发生三摩地,亦复如是,或观无尽法界,以一切心为..
明王
密宗诸尊的称号,如不动明王是。明代表智慧,这些明王为化度恶神恶鬼,有的现忿怒身相,以智慧力去催伏魔障。
金刚萨埵
菩萨名,因执持金刚杵,故又名金刚手菩萨,密宗以大日如来为初祖,此金刚萨埵为第二祖。
结印
手结印契。密宗的修法,要手结印,口念咒,意观想,这样才能做到三密相应。
真言宗
依秘密真言而为宗,故名真言宗。又真言属秘密藏,为如来三密中之语密,故又称为密宗。
真言阿阇梨
密宗传授秘法或是为人灌顶的法师。
密宗
又名真言宗,此宗主张三密相应,所谓三密,即身、语、意三密,就是手结印,口念咒,意作观想,靠三密的加持,可以即身成佛。
善无畏
(637-735)中印度人,唐玄宗开元四年到长安,翻译密宗经典,为密教祖师之一,与金刚智、不空等并称开元三大士。
上乘密宗
(流派)上乘之名,通于诸大乘,为显秘密宗之上乘,而云上乘密宗。
元辰星
(术语)或曰元神星。可称为本命星之里星者。于本命星祈寿命,则于元辰星,祈官位荣禄除病恼除忧患等。又修本命星供时,宜向此元辰星之方,供养佛菩萨。本命星为阳星,则元辰星为当于其第八之星,本命星为阴星,则元辰星为当于其第六之星。如子年为阳,丑年为阴,寅年为阳,卯年为阴,可以类推。子年生..
五向
(术语)密宗之五悔也。约回向之名而曰五向。见诸仪轨诀影三。
苏悉地羯罗经
(经名)译曰妙成就业经,三卷,唐输婆迦罗译。密宗三部经之一。说苏悉地之法。真言经一百余部内,虽皆说速疾成就之法,而此经独为其至极,故名妙成就法。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是梵语,「释迦」翻译成中文就叫「能仁」。怎么叫能仁呢?就是能以仁来爱人,以仁爱这种的心来教化众生。「能仁」也就是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能拔除众生的苦,而给众生快乐。悲能拔苦。悲有三种:一、爱见悲。爱,就是这..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浅释》专辑(七)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浅释》专辑(七)宣化上人讲述1.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2. 佛告阿难,你现在所说:“见性是在你的前面”,这个义理是错误的。阿难认为见性与身心是异体,故有见性在前之疑惑。佛不直答,而只以万物是一体以破之。3. 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

宣化上人:千手千眼(十一)
出玄入牝上座啊!你现在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你还找什么房子?◎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以前有个老修行,就修「出玄入牝」的功夫。什么叫出玄入牝?就从头顶上,有个小人可以出去,又可以回来。回来,就叫牝;出去,就叫玄。他各处去参方修行,这一天走到一个庙上;庙上有个老师父带着一个小沙弥..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浅释》专辑(十)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浅释》专辑(十)宣化上人讲述1.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2. 佛说:阿难,假若没有光明,就叫不能看见。即应该连暗亦看不见才对,如果可以看见黑暗,好像上面瞎子说:只见黑暗。这只是无光明而已,怎可说无见呢?3. 阿难。若在暗时。不..

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浅释(1)
妙法莲华经受持发愿偈(缘聚禅莲徒儿至诚唱诵)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时临末法,众生福薄。明师难遇,正法难求。我等末世行人,当遵佛遗教,以戒为师,实行实做,自觉觉他,荷佛家业,住持正法。佛法为慈舟,正见为导航。正知正见,乃修学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缘我等发心每日汇集大德开示、佛陀经典浅释..

宣化上人:千手千眼(十六)
莫生染污心你要知道,这妄想一打,就是个染污心,就不是大悲心。◎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念〈大悲咒〉、修持大悲法的人,切记不要生那种desire ( 欲念 ) 的妄想。护法善神都跟着修持的人,你一生那种的思想,他都知道:「这个人……,嘿!我不可以保护他!这么样子!这么搞法!这怎么可以呢?」..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
用科学解释佛法为什么不可行?
所谓科学,不外是用分析、归纳的推理方式来观察、解释自然的现象,从理论而言,是属于逻辑的范围;从实用而言,是有系统的组织。能够言之成理,属于逻辑的科学;能有实际的功用,则是经验的科学。不过,逻辑的理论科学不一定能够发展成为实用科学,虽然它是实用科学的基础,却必须通过实验而证明其为可..

宣化上人:业重情迷堕地狱;业深情痴作饿鬼;业重情浓转畜生
业重情迷堕地狱;业深情痴作饿鬼;业重情浓转畜生;业轻情浅生善道六道轮回,就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按照业的轻重和情的深浅来判断。所谓‘业重情迷’,这种人死后堕地狱。所谓‘业深情痴’,这种人死后作饿鬼。所谓‘业重情浓’,这种人死后转畜生。业越轻,情越浅,便往生..

宣化上人101条法语
[1]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予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2]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3]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4]我们修行,群居防口,独坐防心。..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