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今生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大安法师答:你应该想到,你今生一定要求生西方,如果你不能往生西方,最痛苦的不是你,最痛苦的是阿弥陀佛啊!他看到今生你闻到了净土法门,又轮转了,阿弥陀佛如箭入心啊!他最痛苦。所以为了安慰阿弥陀佛的心,你好好念佛。你只要好好念佛,阿弥陀佛保证你往生。所以往生了你快乐,阿弥陀佛比你更快乐。你这样去想,决定往生。
问:今生不能往生,最痛苦的是谁?
大安法师答:你应该想到,你今生一定要求生西方,如果你不能往生西方,最痛苦的不是你,最痛苦的是阿弥陀佛啊!他看到今生你闻到了净土法门,又轮转了,阿弥陀佛如箭入心啊!他最痛苦。所以为了安慰阿弥陀佛的心,你好好念佛。你只要好好念佛,阿弥陀佛保证你往生。所以往生了你快乐,阿弥陀佛比你更快乐。你这样去想,决定往生。
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
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众生之眼,能令众生避开生死的痛苦。
又名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
【宾吒罗】此云集欲。适入寻出,虽复在中,而无痛苦。
指观一切众生与自己同一体,视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
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有老病饥渴寒热等等的痛苦。
痛苦的本性,俱舍论说有三种,即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
贪嗔痴等烦恼叫做惑,因惑而造作种种的善恶业,因业而招感无数的生死和痛苦。经云:因惑造业,因业受苦。
1、四道之一。2、佛道的总称,因佛道乃是出离痛苦而得解脱的正道。
别解脱戒,命终以后就没有了。所以说比丘命终不能穿着袈裟火化,只能穿缦衣,因为命终之后不是比丘了。世间上有些人着相,本来是居士,他命终了,还要求给他现个出家相,头一剃,甚至于穿袈裟,这个是不行的。戒律要受过了才得的,受一个戒很困难,我们这里想传戒,困难很大。不能说临终剃一个头就是比..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行之为艰,知道,但是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他一念一念,还不是至诚心,还不是恳切心,还是带着很多世间的名利心,或者虚假的心。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以这样的心去念,就不能跟佛感通。注意至诚恳切,就专念这句“南无阿弥佗佛”,时时刻刻..
禅宗自达摩祖师来我们震旦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那种圆顿快捷,确实别开生面,令上根利智当下得益,而从六祖慧能以后,禅宗一派的这种根机日益地陋劣,直指一法,不能相应。所以从南岳怀让禅师和青原行思禅师二祖之后,就转为用机锋转语。离开这种理路,就怕修禅之人以解义为悟,把解义一路堵住,..
问:请问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大安法师答:这个观点完全是一种妄念的产物。怎么能说吃素体力就跟不上呢?吃素是最好的营养啊,蔬菜是阳光的食物,能够使我们体力充沛啊!有些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就是吃素的。再看动物中吃素的大象、牛、马,它们的耐力那么好啊。而那些吃肉的动物,如虎、..
问: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不念时还有杂念。这是工夫不到家,那么继续念佛,能否达到不念时也不起杂念呢?大安法师答:你怎么知道你念佛的时候就没有杂念呢?你念佛的时候还是有杂念的,我们是心意识在念佛,我们的行蕴,念念迁流,只不过是比较微细,旋转得很快,我们意识不到而已。我们整个的都是在杂念..
可能我们学哲学,往往他就把它分成二分法,或者是唯物,或者是唯心。但实际上这个物和心它是不能分离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一切客观世界都跟我们的心有关系的。我们《起信论》讲的:世间上的世界,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念头所建立的,这个念头就是我们的心,离开念头就没有..
我们念佛为了什么? 念佛就是要作佛。作佛的心就是菩提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众生能发成佛的心,就叫菩提心。如果我们的菩提心发不起来,念这个名号又有什么作用呢?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大菩提心的结晶,我们要跟这个名号感通,也要发这样的心。我们发心原来是为了修行佛法,但是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
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想得到利益很难。为什么? 我们的烦恼太重,环境对五欲六尘的诱惑太大。在这个世间想大彻大悟、断见思惑、当生成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其进道也难”。尤其是靠自力修行,想了生脱死是难于上青天。然而净土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法,是依“信愿持名”感通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
问:值此末法时期,善知识难遇,众生不知念佛,弟子曾发愿帮一不信宗教的人进入佛门,但并不如愿。我是否可以放弃此愿?请开示。答:这样的末法时期,确实众生的业障很重,而且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随着人口的增多、生存资源的匮乏、善法的隐没,以后众生就更会用恶法来武装自己——恶人以恶..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进一步要开导他不要怕死。一般众生都是贪生怕死的,死亡临近的每时每刻都怕得要死,恐惧。这时候要建立净土的信心,这信心、愿力里面就包含着厌离娑婆、..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庄严的环境中,人们内心的虔诚容易被引发。对佛像应该当做佛来看待..
香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香蕉是很普通的一种水果,每天吃根香蕉不仅对健康有帮助,同时还能促进肠胃的消化。香蕉虽说是普通水果,但是也有饮食禁忌。1、芋头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皂角甙等多种成分,所含的矿物质中,氟的含量较高,具有洁齿..
碰到紧急关头能将念头放在佛号上是不容易的。我在北京认识一位学佛二十多年的老居士,有一天到我这儿说他很惭愧。问其原因。他说今天骑着自行车回去,正好一辆货车迎面而来,很危险似乎要撞到他的时候,他冒出来的第一念却是——我的妈!而不是阿弥陀佛。“生死关头能提起佛号”这事是开不得玩笑的,需..
问: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大安法师答:对,这个《阿弥陀经》最后讲到十方诸佛都在称扬赞叹,不仅称扬赞叹阿弥陀佛,也称扬赞叹释迦牟尼佛,他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在佛菩萨的眼里来观照这个世间,是非常苦难的..
问: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族,在五欲炽盛的社会中争得一口饭吃,又不忘记弥陀的宏伟接引大愿,让我真正体会到堪忍,每当想到这些眼泪都情不自禁的流下来,而第二天又要在社会中打拼,努力工作,请问,像我们这样烦恼散乱念佛功夫不得力的罪恶生死凡夫,那还在弥陀救度的范围中..
问:弟子开一个饭店,开饭店当然以赢利为目的,弟子不杀,可是饭店人杀,弟子为了赚钱也要说假话,这个是弟子犯戒吗?弟子要怎么办,请师父开示?大安法师答:碰到你这个问题也是感觉到真谛、俗谛之间的一个矛盾。从世间人来看,开个饭店当然是要赚钱,不赚钱的商人那不是傻瓜吗?所以开饭店是要以盈利为..
起信之障 —— 认知起信之障,我们先谈这是个难信法。佛在很多经典说,这是一个极难信之法。那极难信之法,佛还要说,不断地说,说明还是有生起信心的可能性。如果佛见证到这个极难信之法说出来,没有一个众生能够相信,我想他也不会去说。那肯定说的这个极难信之法,还有一部分有般若善根的、有净土缘..
《涅槃经》里有一个公案:有一位优婆夷(女居士)非常有信心,经常供养僧众。当时有位比丘生了重病,听说需要人肉才能够治疗,这个优婆夷呢,听到之后,就割了自己的肉,切成肉羹,进行供养。后来比丘的病就好了。但这位优婆夷割肉的那个地方却生疮化脓,非常疼痛。在痛苦当中,她就情不自禁地称唤着南无..
居士: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感兴趣,对净土法门漠然,这是什么原因?大安法师:年轻人学佛,多有好奇务胜者。是故一入佛门便对谈玄说妙之法,颇有好乐。加之自己稍有些文化知识,常以上根利智自许(或口头谦虚,内心如是自肯),这是可理解的正常现象。而老头老太太,文才不足以..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比较近,公元1741——1810年。他所住持的寺院在北京红螺山资福寺。在那个时代,资福寺是我们中国净土宗的一个中心地带,就是因为那里出现了一代祖师——彻悟大师。印光大师对彻悟大师非常推崇,他在出家五年之后,专门到红螺山资福寺去参学,入念佛..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