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位祭司。他为人忠厚老实,谁家里要是有人结婚或办丧事什么的,他都会给人念经祈福。至于主人所给的报酬他则从不计较,祭司的妻子跟他一样,也是个善良厚道的人。夫妇俩虽然没有孩子,但他们把全村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时时关心照顾他们,经常为他们祈福。在同一个村子里有一个财主,此人为人贪心狠毒,整天想的就是怎样霸占别人的土地、房子和钱财。他的老婆也跟他同一副德性,小气、霸道,经常跟邻里吵架。村里的人见到他们都很害怕,时刻防备着以免遭他们的算计。有一次,财主找了个借口,对祭司大发脾气,随后强行霸占了他的房子,把祭司夫妇赶出了家门。可怜的祭司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在村头搭了一间小茅屋作为安身之地。这天,是象头神的生日,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节,庆祝象头神的生日,大家都向象头神许愿,祈求它保佑自己来年平安幸福。财主家财大气粗,家里准备了非常多的糖果点心等祭品,飘出来的香味全村都闻得到。他还用金子做了一尊象头神像,然后叫祭司来为他诵经祈福。可是连一分的工钱也不给,甚至连供品或者米、麦之类的东西也舍不得给一点。祭司心里虽然不平,但也拿他没办法,只好含着泪水默默地走了,继续到别人家里主持仪式。村上别的人家里虽然也很穷,但他们都尽自己最大能力拿些米、钱酬谢祭司。祭司夫妇就用这些钱买了一点点的供品,用大家送的米做了四个甜米粉团,然后又去采了些鲜花、绿叶。就用这些东西来祭祀象头神,仪式结束后,夫妇俩人各吃了一个甜米粉团,剩下的两个准备第二天分给村上的孩子吃。当天晚上,祭司夫妇睡得正香时,突然听到外面有哭泣声,把他们都吵醒了。祭司走出来一看,见到一个老头子在大雨中跌跌撞撞地一路哭着过来。老头子老泪纵横地对祭司说:“人一老就没人要了。儿子不孝,把我赶了出来,可怜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现在上哪儿去呢?我已经两天没吃饭,饿得连路都走不动了。”祭司非常同情他,急忙把他扶进屋内。祭司的老婆把家里惟一的一条干的纱丽给老人穿上,自己则披着一条刚洗过但还没晾干的纱丽。夫妇俩还拿出油在老人的手心、脚掌心使劲地搓。半晌之后,老人才回过神来,觉得全身暖和极了。祭司这时又把白天剩下的两个甜米粉团子拿出来给老人吃。饿了好几天的老人这时看见食物,激动得双手发抖,紧张之下,一个米团子从他手里掉到地上摔得粉碎,老人又气又恼,狠狠地往碎米团上吐了几口唾沫,然后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了起来。祭司的妻子连连安慰他,然后又把剩下的一个米团掰碎后喂给老人吃。吃完后又帮他洗了脸和脚。最后还让他睡在自己的床上,而自己则和丈夫打地铺。睡到半夜,老人突然大哭起来。老人发愁地说:“我由于好几天没吃东西,今天吃了米团子消化不了,这下肚子好难受。可是现在外面正下着大雨,我上哪儿解手去呢?”祭司的妻子给他拿来了一只坛子,说:“老人家,我们早给你准备了。”老人解完手后,大家又躺下继续睡觉。第二天早上,司晨鸟一叫,祭司的老婆就睁开了眼睛,准备起床给老人弄点吃的。谁知眼前的一切令她大吃一惊!她连忙叫醒祭司,祭司也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原先简陋的小茅屋变成了一座宽大结实的大耳房;墙壁挂钉上的破衣服,也换成了崭新的羊毛衫;昨晚老人掉下的碎米团子变成了一颗金光闪闪的宝石;老人解手的坛子里尽是一串串价值昂贵的珍珠;老人睡的破床也换成了一张漂亮舒适的大床,床头上放着一尊象头神像。祭司夫妇俩捧起神像,把它紧紧地贴在自己的头上。他们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心里都明白:所有的这一切肯定是象头神的恩赐。据说,在同一天晚上,那位老人也曾去过财主的家里想讨点吃的,结果却被财主夫妇俩臭骂了一顿,后来那位老人要解手,财主嫌他麻烦,把他痛打了一顿,推到路上淋雨。第二天,财主家突然天降横祸:正在做糖果的炉子飞出大火,把他家里的房子和所有的东西烧得一干二净。祭司夫妇好心有好报,他们的日子从苦变甜;而那个财主为富不仁,终受惩罚,由富变穷。
相关推荐
八万四千塔
(故事)谓多数之塔婆也。法华经药王品曰: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佛灭后阿输迦王作八万四千塔。
十事非法
(故事)佛灭后一百年,比舍离地方比丘称十个非法,因而引起第二结集之问题也。元来之性质,乃关于律者。
十梦
(故事)讫栗枳王之十梦与不梨先泥(波斯匿)王之十梦也。
九色鹿经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之经文极短,为叙述菩萨前世修业之本生故事,旨在教示修忍辱行。此外,康僧会所译之六度集经六卷第五十八则:修凡鹿王之本生故事与本经略同,然六度集经系阐明修精进之要。[开元释教录卷二、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三] p134 ..
天女散华
(故事)维摩经天女散华,华着舍利弗等之体去之而不能去。

杨柳观音的故事
杨柳观音的传说据说有一天,观音菩萨听说中州地区民风很不好,百姓愚昧无知,贪财好利。慈悲的菩萨决定前去度化那些愚人。乘着祥云的观音菩萨来到中州地区的太室山。当天夜里,她托梦给当地的百姓,说是明天观音菩萨要经过此地,点化有缘人,解救百姓的苦难。第二天,当地的百姓纷纷谈起了昨夜所作之梦..

阎摩罗王的故事
原型为印度神话中的“阎摩罗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死神之王,但在中国道教创造中将阎罗王收编归为其中一位的十殿阎王,结合民间传说将其与历史人物结合的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扬。佛教也将十殿阎王概念吸收,由此佛教神话中阎罗王冥界之王的神职被剥夺,佛教的阎罗王也成了和本..

优婆离的故事
优婆离出生在一个叫首陀罗的民族,但是这个民族在当时的社会被视为最卑贱的民族,出生在这个民族的人要么做奴隶,要么务农,再不然就打工,他们严重地受到当时的社会歧视,那个民族就好像粪土一样,让人不屑一顾。可是即便如此,他的父母还是竭尽全力的想给与他最好的,在他长大之后,他的父母尽量的为..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二 盲眼夫妻与明眼夫妻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二:盲眼夫妻与明眼夫妻小湘是眼盲的人,娶了一个同样眼瞎的妻子。这对夫妻一天除了挣几个钱过生活之外,相亲相爱一辈子。真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刻骨铭心,从不彼此嫌对方。丈夫看不到妻子,而妻子也只能朦胧看到丈夫的影子而已。他们甜言蜜语过一生。相..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三 林三不贫变贫,方湘不富变富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三林三不贫变贫,方湘不富变富有一个人叫林三,他每月挣了不少的钱,他却哭得很惨。实际生活已经很好过,但别人以为他很可怜,他的家中用物应有尽有。于是当施主发心救济米的时候,他就有一份。而他总以为他是这个世上最惨的人。又一个人叫方湘,他每日挣了此前林三少一半的钱。他却..

黄柏霖:敬人者人恒敬之,领导离世员工伤心
黄柏霖:敬人者人恒敬之,领导离世员工伤心这个地方,「敬人者,人恒敬之。」我最近刚好我们的好朋友,我常提到的升恒昌企业的副董事长吴锡显先生,突然在八月二十七日,因为血管剥离舍报,那么七十一岁。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企业家,跟江松桦董事长,都是从事利他的菩萨工作。所以他往生,老法师也给他..

黄柏霖:从小培养忍让、谦让的心
黄柏霖:从小培养忍让、谦让的心我们这边有一个艺人刚往生,一个非常杰出的舞台剧家(舞台的作家,编剧家)往生。他的儿子从小,他的父亲就教这个小孩子说,别人都说,儿子,我不能让你输在起跑点上。对不对?。但是这位舞台的编剧,这位导演,他就跟他儿子讲:「儿子,我要你输在人生的起跑点上」。你看..

客家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盛行于福建西部和广东东部等地。将水豆腐切块炸成金黄色,把大豆蛋白素肉块、香菇、做成的馅“酿”入其中,上锅蒸熟,再浇上煮好的汤料勾芡即可食用。 材料:板豆腐(五件)、素火腿或素鱼(各四两)、香菇2两、大白菜(六两)、调料:葱(两棵)、姜(一 片)、调味料:盐(1/8茶匙)、生粉(一茶匙)..

一如观音的故事
三十三观音之一,其像坐于云中莲座上,立左膝,作乘云飞行之状。一如观音:右手持说法印,能制伏雷电等魔扰。相传,隋末的一天夜里,洛阳城,陈府添了一口男丁。全府上下无比疼爱这个孩子,为他起名为“陈袆”。小陈袆从小俊朗聪慧,有一日,陈府宴请宾客,家中鸿儒显贵满座,有一位身穿白衣身材高挑的..

药上菩萨的故事
其实我们都知道药上菩萨和药王菩萨是兄弟,而且他们俩是同时成菩萨的。我们若是想要学习药上菩萨的话,我们事儿可以找一些关于药上菩萨的故事的,这样我们可以更能好的学习修行药上菩萨。药王菩萨,医术很高明,没有治不好的病,有一次,他娘的眼睛疼,吃了好多药不见好转,兄弟两人只好干着急。这一天..

因陀罗的故事
因陀罗(Indra)是古印度神话中的雷电之神和众神之王。在吠陀时代,他是最重要的神灵,光是在《梨俱吠陀》中就有250首关于他的颂诗,远远超过其他神灵。因陀罗有许多称号:“天神之王”“宇宙之王”“慈悲者”“赐予者”等等。《百道梵书》说因陀罗是仙人迦叶波的儿子,也有其它说法说他的父亲为帝奥斯,..

因陀罗:什么是因缘故事
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理,称之为因缘故事。因缘是梵语尼陀那的意义,汉译为因、所因、因缘、缘起等,因缘之作用即缘起。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理,称之为因缘故事。《五分律》中说,“诸法因缘生,佛陀说法因缘”,因而,因缘也是..

他们是怎么修得福报的?三则因果故事的启示
他们是怎么修得福报的? 三则因果故事的启示现代因果实录(二)7.半块饼子 人人都想发财,有的人则能够抓住机遇,心想事成;有的人虽然也能随机而上,努力奋进,却拼搏一生终难成就;还有的人虽然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却不长久,一个失误成千古恨。十多年来就在妙法老和尚跟前听到不少人请教这方面的问题,我..

叶衣观音的故事
叶衣观音,身黄色,三面六臂,各具三目,头发挽成三髻,戴五佛冠,身佩众宝饰璎珞,以树叶为衣裙,右足内蜷,左足伸,以菩萨如意坐姿安住于莲花月轮上。传说,长安城里有一家“何记粥铺”,粥铺何老板心地淳厚,乐善好施,心胸豁达,碰上没带钱的,或者钱不够的,何老板从不计较,他还常常施舍流落街头..

云岩昙晟禅师的生平故事
钟陵建昌王氏子(高僧传。生有自然胎衣。右袒犹缁服)少出家于石门。参百丈海禅师。二十年。因缘不契。后造药山。山问。甚处来。曰百丈来。山曰。百丈有何言句示徒。师曰。寻常道。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山曰。咸则咸味。淡则淡味。不咸不淡是常味。作么生是百味具足底句。师无对。山曰。争奈目前生死何..

众宝观音的故事
古时江北地区民风刁悍,不知礼义,只贪财物,只要有利可图,为盗为娼都心甘意愿。观音决定点化他们,于是化作一胖和尚,带着无数金珠宝物,入了这班贪得无厌之徒的眼。歪徒一哄而上,将众宝物抢个净光。这帮人拿宝物到集市上去卖,不料宝物瞬间变成灰尘。这群无赖即围打胖和尚,直打得手酸脚软,方才住..

竺法兰和四十二章经的故事
「佛说四十二章」是这部经的一个别名,别名里边又分出来这部经是人法立题。人,佛是人;四十二章经,是法,所以叫人法立题。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佛的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是佛的语录,把佛所说的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部经。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的语录。这是..

观辉居士:楞伽经白话解卷一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 第二章 如幻众生自心生之三
第五节 三有苦灭 爱业缘灭 自心所现幻境随见经文复次,大慧,妄想三有苦灭,无知爱业缘灭,自心所现幻境随见,今当说。白话解你们,诸位菩萨都修行有素,有很高的造诣,都明白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中种种虚妄的景象并非实有,不会因此再产生苦恼,也不再受无知爱业的因缘干扰,正在这个时候,在三昧中还会随时..

坐鹿罗汉有哪些故事
坐鹿罗汉,梵名 Pindola-bharadvaja,又称宾度跋罗多尊者,亦称宾度跋罗堕阁,曾乘鹿入皇宫劝谕国王学佛修行。“宾度罗”是印度十八姓之一,是贵族婆罗门的望族,“跋罗堕阁”是名。这位罗汉本来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权倾一国,但他后来发心去做和尚。优陀延王亲自请他回转做官,他怕国王固执,遂遁..

赵州禅师的故事
赵州禅师(778年~897年),法号从谂,祖籍山东临淄,出生地曹州(今山东菏泽),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

赵州禅师的行传故事
赵州从谂和尚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 卒于唐干宁四年(公元897年亦即唐亡前十年),山东曹州人,俗姓郝,从小在本州的扈通院出家(依《古尊宿语录》),另一说为青州临淄人(依《宋高僧传》)。未受戒便抵池阳,参南泉,拜南泉普愿为师,后于言下悟理,乃往嵩岳琉璃坛受具足戒后,仍近南泉。八十岁左右,..

大安法师:心求安宁、治疗绝症、冤亲债主、无四相修一切善、减肥
问: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心非常浮躁,怎么都静不下来,也想念佛求得内心安宁。要怎么样才能做到?我对佛一点都不懂。答:心里的浮躁,是这个时代众生共同的特点,因为整个社会都浮躁。那怎么办?要想使这个狂躁的心静下来,还唯有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名号里面有无量寿,无量寿就是让我们心稳定下来..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十七 别错过最好的良药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十七别错过最好的良药 时人都谓发达发财好,乃至不惜任何代价而为之。湖人陈大且带着一班人,走南闯北,没夜没日,努力工作,自己率先发了财。但惹了一身病。问医查不出病因,却浑身不舒服。心急至师处。请开示。师曰:“心身劳累,病必生,何不放下。”陈曰:“放不下心,我发达了..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三姑夫的故事
作者:心上莲花群囡囡的妈三姑和三姑夫虽是那个年代很少见的自由恋爱而结婚的,但有句话说爱情是盲目的,从三姑父婚后的表现来看,我的可怜三姑当时的确是被爱情蒙蔽了双眼。他们的恩爱日子没过多久,就进入了“颠簸”模式。三天一打两天一闹成了常态,回忆那几年三姑家的日子,真可谓家宅不宁,四邻不..

5个放生神奇小故事
我学佛时间挺长,可因交通工具和经济的原因,放生的次数不是很多,总的算来,亲自参加的也就十来次吧,可这十来次,就发生了四五次不可思议的景象!一切安顿妥当,居士两边排,出家师父锣鼓罄铃响起来,开始了放生仪轨,带头的出家师,恭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驾临,柳枝沾清静水洒净,诵经咒之类的,我..
评论
发表评论